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科學家推行星新定義,冥王星等110個太陽系天體或可被列為行星
科學家推行星新定義,冥王星等110個太陽系天體或可被列為行星
2024-05-17 17:04:54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科學家推行星新定義,冥王星等110個太陽系天體或可被列為行星  (閱讀 1972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951



« 於: 2017-02-20 12:20:01 »


科學家推行星新定義,冥王星等110個太陽系天體或可被列為行星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86297.htm
月球可能升级為行星嗎 ?
NASA 的專家日前呼籲學界檢討行星的定義,認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一樣,擁有行星的特徵,應被重新定義為行星。如果國際天文聯會接受他們的論據,不但冥王星可回歸行星之列,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NASA“新視野”號冥王星探索任務總指揮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眾對行星一詞往往先入為主,對其他非行星不感興趣。為符合更嚴謹的科學定義和增進公眾認識,他們提出在地球物理學的框架內重新定義行星,即強調星體內在物理特質,而非外在的環繞特性。報導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4239526/Top-Nasa-scientist-wants-Moon-turned-PLANET.html

 NASA scientist who sent the first spacecraft to Pluto wants the moon upgraded to planetary status
« 最後編輯時間: 2017-02-23 08:01:41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951



« 回覆文章 #1 於: 2017-02-20 17:16:48 »

2015 年

月球變行星?新定義可能改變月球地位
 2015-11-18 10:21:22

如果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讓·呂克·馬戈研究的關於行星定義的新提議得到採納,月球將當之無愧地被視為一顆行星。
 
自2006年來,「行星」一詞的意義一直是人們不願提及的痛處。當時,在一番匆忙爭論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採納了一個新定義,即行星必須近乎球體,
而且質量大到足以吸積或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其他物體。即便對賦予冥王星矮行星地位相當滿意的天文學家也對這一定義存在疑慮。
其標準模糊,並僅適用於太陽系。因此,該定義在成文後便將在其他恆星周圍發現的數以千計的世界排除在外。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讓·呂克·馬戈說:「我想要一個既適用於太陽系也適用於外行星的分類法。」

目前,馬戈提出了一種數學定義。他在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本周於馬里蘭州國家港灣舉行的會議上概述了這一定義。
他說:「我希望它是嚴謹且易於實施的,使我們不必等到星際旅行才能獲得高解析度圖像。」
他計算出一個天體需要多少質量才能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關於清除軌道中物體的標準。超過這一臨界質量的行星將足以清除或吸積引力俘獲區內的任何較小物體。
在恆星質量和行星軌道大小已知的情況下,能夠利用一個相當簡單的公式計算出這一臨界質量。

這一公式導致了一個奇怪的後果。馬戈將一對質量均超過這一臨界質量的繞軌天體定義為雙行星。
因此,本網站在會議期間向馬戈提問如何界定地球和月球。在迅速掃了一眼圖表後,馬戈確認月球超過了臨界質量。
因此,根據他提出的定義,月球也是一顆行星。

他還說:「但是,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小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尚未定義『衛星』一詞。他們若對此作出定義,將影響其在雙行星和衛星方面的決定。」
馬戈說:「當然,這只是一個提議。我不知道它是否會被認為有效,不管人們是喜歡它、討厭它或者是漠不關心。」

在2018年於維也納召開的大會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有機會再次討論該問題。

至於太陽系其他天體,馬戈的標準令行星與矮行星間產生了巨大鴻溝。冥王星將保持其矮行星地位,
因為它在柯伊伯帶中的夥伴太多了;

最不像行星的火星的質量是具備軌道清除能力所需質量的50倍;
而穀神星這顆矮行星的質量僅為所需質量的百分之幾。

對於那些認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首先在軌道清除方面提出要求本身就是個錯誤的人,馬戈的提議肯定不會使他們感到滿意。
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察·賓澤爾更願接受早先提出的一項建議,即球體是主要標準——這將使更多天體成為行星。

這也意味著,除了少數幾個測量值尚不夠精確的特例,所有已知外行星都是貨真價實的行星。
此外,馬戈的提議使「球體」這一存在問題的問題變得多餘了:任何質量超過臨界質量的天體都是如此巨大,
以致其重力使之必然成為球體。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科技世界網)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RxjDz.html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951



« 回覆文章 #2 於: 2017-02-20 17:18:00 »

https://read01.com/POyjOa.html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這種定義未來可能被徹底顛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日前呼籲學界檢討行星的定義,認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一樣,擁有行星的特徵,應被重新定義為行星。

如果國際天文聯會接受他們的論據,不但冥王星可回歸行星之列,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NASA「新視野」號冥王星探索任務總指揮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眾對行星一詞往往先入為主,對其他非行星不感興趣。

為符合更嚴謹的科學定義和增進公眾認識,他們提出在地球物理學的框架內重新定義行星,即強調星體內在物理特質,而非外在的環繞特性。

報導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

行星是什麼意思?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太陽系包括太陽、地球和另外8顆行星。整個太陽系是由散布在太空里的大團氣體和各種微粒物質在旋轉中形成的。中間大團的物質和氣體以太陽為中心聚攏起來,分別形成了地球和其他8大行星。那麼行星是怎麼形成的?其實對此各界一直就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那就跟隨天氣網小編一同了解吧!

 太陽系天體中,除九大行星外,許許多多的小行星聚集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廣闊空間裡。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52天文單位,木星則是5.2天文單位。絕大多數小行星都集中在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裡,平均值為2.77天文單位。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小行星帶。也有少量小行星的軌道長徑比火星小,甚至比金星還小;另外一些小行星的軌道則跨出了木星軌道。據估計,小行星總數在50萬顆以上,其中的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小行星帶內。

小行星的起源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科學家。很早就有的爆炸說認為:火星與木星之間原來有顆大行星,後來爆炸了,小行星帶就是大行星爆炸後的碎片。可是,這顆假設中的大行星為什麼要爆炸?能量從何而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合理的解釋。

另外一種碰撞說假定現在小行星帶所占的空間中,原來存在5~10個與穀神星大小不相上下的「行星」,由於不斷地碰撞而形成大量碎片。

第三種半成品說,這是近數十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假說,認為正當其他行星形成時,目前小行星帶所在的區域由於缺少最必要的條件,成為半成品——小行星之後,就沒有再繼續發展為大行星。小行星帶究竟是怎樣形成的?這還是有待研究的課題。

最新的說法是行星是從黑洞中產生的。並為此找到了確鑿的證據:銀河系中央的小型黑洞能夠超速「噴射」行星。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只有特大質量黑洞才能以超速噴射行星。研究人員稱,實際上小型黑洞要比特大質量黑洞噴射更多數量的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雲,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951



« 回覆文章 #3 於: 2017-02-23 08:02:01 »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635

科學家從天體的物理本質來定義「何為行星」,如果這項建議獲得通過,那麼不僅冥王星將翻盤,還有穀神星等其他矮行星、甚至凱倫(Charon,冥衛一)和我們月球在內的約110個太陽系天體將會被列入行星家族,或者說,幾乎所有太陽系中比恆星小的「圓形」天體都會被列為行星。
 
  冥王星自1930年發現後,便不斷處在是否可列為行星的爭議中。最終,在2006年8月召開的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會員大會中,經天文學家舉手表決後,將它從「行星」改列為「矮行星」,隨同並列的有1號小行星穀神星和彼時發現不久的鬩神星。儘管被踢出行星家族,但繼續為其請命者不在少數,而且行星與矮行星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界,行星的唯一明確定義居然只是繞太陽公轉,令人無所適從,所以相關爭議並沒有停下。更遑論同樣的狀況應用到太陽系以外之處,對那些不繞恆星公轉、自由漂流在銀河系空間的類似天體該如何定義,也是個大問題。
 
  10年後的今日,新視野號(New Horizon)任務科學家K.D. Runyon等人指出他們提出的行星新定義,可以同時滿足科學歸類和大眾直覺,一次解決持續近百年的行星爭議。相關論文請見http://www.hou.usra.edu/meetings/lpsc2017/pdf/1448.pdf。
 
  他們的行星地球物理(geophysical)定義為:亞恆星(sub-stellar)質量天體,沒有核融合反應,但自身重力足以讓它形成接近球形外觀,能以無關乎其公轉軌道參數的三軸橢球體予以描述之。或者,簡而言之,就是「只要比恆星小的圓形天體」就是了。這項定義著重在行星本身的物理本質,而不是它與其他天體交互作用的物理性關連。因此,在此定義下,有約110個太陽系天體都符合這樣的定義,包含了冥王星等矮行星,也包含了許多繞行星公轉的衛星。如右上圖。
 
  根據他們的提案,這樣的新定義因為比較直觀,而且是強調行星天體本身的物理特性,故而較受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所喜愛。此外,這樣的定義其實也已經在使用中。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28



« 回覆文章 #4 於: 2017-02-24 14:35:21 »

只要是比太陽還小的 圓形天體就稱呼他是 行星 , 這說實話我不是很贊成...
太陽系內如果有 110個行星的話 , 不要說小學生背不出來 , 我想大部分的天文學家也都背不出來的...
這樣的定義 一點都不美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951



« 回覆文章 #5 於: 2017-02-24 15:35:19 »

其實 只要讓冥王星回去行星 就好拉 . 冥王星有其歷史定位  .
iau 那群科學家 也不是 全都學行星的,  一堆學宇宙學 星際分子類 是否該去參加表決??
何況 跟本就不該表決通過 ,  通過後為了解決問題  科學家弄出矮行星 才是天大笑話 . 
 傷了美國人的心 .  只要 冥王星回去行星 就沒有其他問題了, 其他繼續回去當小行星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