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Guo
流星
文章: 48
|
|
« 回覆文章 #7 於: 2017-01-10 17:27:11 » |
|
> 不過我很好奇的是他宣稱他可以玩超長焦(10m)以上極軸對到萬分之一度,比導星的效果好(很久以前的映象是她嫌棄導星有某些問題), > 但是我看天文同好大多還是用導星的方式拍攝,不曉得是不是導星的精準度就已經足夠大部分的天文攝影了,而他要求的精準度是另一個層級(?)
看焦距. 如果短焦距, 極軸對的準, 曝光時間不太長, 赤道儀夠好的話, 是可以不導星. 但我覺得導星設備和其他設備比較來價格九牛一毛, 不自動導星是找自己麻煩, 還要擔心拍出來星點狀況. 極軸校正用 QHY PoleMaster, 我可以在野外20分鐘內做到 < 0.5 角分 (省下 drift align 的時間).
> 最後想請問一個問題,學生社團可以用哪種經費負擔的起的方式,去達到"星野攝影"一書中讀出雜訊遠大於其他雜訊的情況(單張900s)的情況。
單張 900s, 如果感測器沒有冷卻裝置, 一定是熱噪訊蓋過所有其他雜訊. 像 Canon 60D 在 ISO 1600 時 read noise 才 2.5e, 要蓋過 read noise 太簡單了. 但我長曝曝一曝整個畫面都亮起來 (熱噪訊)
曝光時間我建議先開 ISO 800/1600 (降低 read noise), 然後看當地的光害和器材能曝多久就曝多久 (光害太嚴重的話曝一曝畫面就爆了, 建議背景亮度不到直方圖1/3), 但曝到十/十五分鐘以後改善就很有限了. 另外要考慮的是, 如果曝光時間長, 也要花較長的時間拍 dark frame (同曝光時間和溫度, 一般建議拍10張以上, 我是看過有人放冰箱拍啦..)
能曝多久主要取決於赤道儀等級, 極軸準度, 設備重量, 和望遠鏡焦距. 經費有限的話就拍廣角短焦距, 對於追蹤的需求較低.
個人經驗 (以下都自動導星): AZ-EQ6 / 350mm / 極軸普通準 / 4min / 6kg = 90% ok AZ-EQ6 / 350mm / 極軸很準 / 8min / 6kg = 100% ok AZ-EQ6 / 1500mm / 極軸普通準 / 40s / 12kg = 50% ok AZ-EQ6 / 1500mm / 極軸普通準 / 120s / 12kg = 20% ok AZ-EQ6 / 1500mm / 極軸很準 / 120s / 12kg = 60% 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