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大陸找到一些 stellarium 檔案內設定方式
原始來源 from here
http://tieba.baidu.com/f?kz=7293052191. 中文化
在 config.ini和fontmap.dat中修改。
注意:config.ini 在%USERPROFILE%Application DataStellarium目錄下,不是Stellariumdata default_config.ini。
找到config.ini中的[gui]段,將其中的base_font_name設 置為字體檔案名(字體要先複製到data目錄下,此處以msyh.ttf為例)。
然後,將Stellariumdata fontmap.dat按如圖方式修改。保存之後,在Stellarium中將語言設置成中文就可以了。如果調整成中文後字體大小不合適,可以在fontmap.dat中修改(字體檔右邊的數位)。
目前應該不須要做
2. Stellarium中的圖像。
圖像主要在Stellarium extures和Stellarium
ebulae default中,skycultures和landscapes中也有(星座想像圖和地景)。nebulae目錄中是星雲的圖片,暫不討論。
textures 目錄中的大部分圖片都是行星的圖片,把它們替換成其他的圖片就可以改變行星的顯示效果。不過,行星的圖片是在datassystem.ini中指定的, 修改ssystem.ini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star16x16.png,它是恒星或行星顯示成光點時使用的圖片
3. 行星數據
Stellarium的行星數據都在Stellariumdatassystem.ini中。
每個小節是一個天體。
[moon]
name = Moon
parent = Earth
radius = 1737.4
halo = false
color = 1.0,0.98,0.96
tex_map = lune.png
tex_halo = NULL
coord_func = lunar_special
lighting = true
albedo = 0.12
rot_periode = 655.7198811
rot_rotation_offset = 38
rot_obliquity = 23.45
rot_equator_ascending_node = 0
name就是行星的名稱,此例中為moon。
parent是行星的中心天體。
radius是天體半徑,單位為千米。
halo 是否顯示光暈。(設置為true時,天體周圍會顯示出光暈,光暈圖像由tex_halo鍵值指定。)
color 不用說了,顏色。(R,G,B格式)
tex_map 行星的圖像。
coord_func 軌道計算方式,ell_orbit是一般方式,comet_orbit是彗星方式,其他是針對於較著名天體的特殊計算方式。
lighting 天體如果是反射恒星的光,則設置為true;如果是自行發光,則為false。
albedo 反照率。
rot_開頭的都是軌道參數。
hidden:如果設置為true,則在其他天體上看不到該天體。
oblateness:該天體的扁率。
rings: 該天體是否有環。
ring_outer_size:環外圈的半徑(單位:千米)。
ring_inner_size:環內圈的半徑(單位: 千米)。
tex_ring:環的圖像。
rot_開頭的是自轉參數。
rot_periode:自轉週期,單位為時。
rot_obliquity:黃赤交角。
rot_precession_rate: 歲差(單位:角度每世紀)
軌道參數在此不再贅述,這裏有很完整的資料。
http://www.stellarium.org/wiki/index.php/JPL_HORIZONSssystem.ini的內容到此結束,下面還有地景、星空文化等內容。
地景:
其實地景的製作在幫助檔中已有詳細的介紹,但我估計大部分人都沒有幫助檔,所以還是說一下。(這一部分的內容將有大部分來自幫 助檔)
Stellarium的地景有三種方式:
1 單幅魚眼方式:使用一幅魚眼全景圖片。
2 單幅球形方式: 使用一幅球形全景圖片。
3 多幅圖片方式:使用幾張從360°條狀全景圖片分割出來的圖片和一張地面圖片。
地景實際上是 Stellariumlandscapes下的一個子檔夾,其中存放landscape.ini和PNG格式圖片檔。
1.魚眼方 式:
Trees 地景是單幅魚眼方式的地景僅使用一幅圖片,圖片的中央是觀測者的正上方(天頂),觀測者的腳下(天底)是圖片四邊的內切圓,內切 圓外面的部分(四角)將被忽略。
圖片檔必須為 alpha 透明的 PNG 格式,其透明部分將被 Stellarium繪製為天空。
由 於這種方式的圖片難以製作,在此不作過多介紹。
Stellarium自帶的Trees地景是單幅魚眼方式。
2.單幅球形 方式
單幅球形全景方式使用一種更加常用的全景圖片。Stellarium自帶的Moon地景使用這種方式。
它的 landscape.ini是這樣的:
[landscape]
name = Moon
type = spherical
maptex = apollo17.png
這 種方式使用的圖片是一張由多幅照片拼接成的全景圖。
圖片的下部是地面的360度環視,上部的透明部分會被繪製為天空。
下面說地景的關鍵檔:landscape.ini
該文件有兩個節, [landscape] 和[location]。先 說 [landscape]。
[landscape]下的type是地景的關鍵,它可以設置為三種值,spherical為單幅球形方 式,fisheye是魚眼方式,old_style是多幅圖片方式。
name是地景的名稱,maptex是單幅球形方式或魚眼方式中的圖 片,author是作者名,description 是描述。
再說[location]。[location]中只有4個鍵,用來描述地景的位 置,planet是所在行星,latitude 是緯度,longitude 是經度,altitude是高度
最後再說多幅圖片方式的地景,因為它實在是太複雜。
前面說過,這種方式的地景,type是old_style。
以 Stellarium默認的Guereins地景來說明:
[landscape]
name = Guereins
type = old_style
nbsidetex = 8
tex0 = guereins4.png
tex1 = guereins5.png
tex2 = guereins6.png
tex3 = guereins7.png
tex4 = guereins8.png
tex5 = guereins1.png
tex6 = guereins2.png
tex7 = guereins3.png
nbside = 8
side0 = tex0:0:0.005:1:1
side1 = tex1:0:0.005:1:1
side2 = tex2:0:0.005:1:1
side3 = tex3:0:0.005:1:1
side4 = tex4:0:0.005:1:1
side5 = tex5:0:0.005:1:1
side6 = tex6:0:0.005:1:1
side7 = tex7:0:0.005:1:1
groundtex = guereinsb.png
ground = groundtex:0:0:1:1
fogtex = fog.png
fog = fogtex:0:0:1:1
nb_decor_repeat = 1
decor_alt_angle = 40
decor_angle_shift = -22
decor_angle_rotatez = 0
ground_angle_shift = -22
ground_angle_rotatez = 45
fog_alt_angle = 20
fog_angle_shift = -3
draw_ground_first = 1
解 釋:
nbsidetex = 8 側面景象的圖片有8張。
tex開頭的都是側面景象的圖片。
nbside 與nbsidetex設置成相同數值。
side開頭的是圖片放置方式,格式為
圖像:橫向放置方式:縱向放置方式:橫向重複數:縱向重複數
兩 個放置方式是個很有意思的參數,經我測試,設置為0-1的數時圖像是正的,設置為
1-2的數時圖像是倒的,而且越靠近1圖像被拉得越長(有點像透 鏡成像的規律……),設置為2以上數時會出現多個重複的倒像。這兩個參數一般應該設置為0,該地景中可能是為了視覺效果,將縱向設置為0.005。
後 面的重複數是將該圖片重複的次數。例如將最後一個參數設置為10,該圖片就會被壓扁,從上到下重複10個。
groundtex是地面圖 片,ground是放置方式;fogtex是霧氣的圖片,fog是顯示方式。
nb_decor_repeat = 1 每 張側面圖在全景圖中重複一次。
decor_alt_angle = 40 不詳。
decor_angle_shift = -22 側 面圖片從-22度開始繪製。
decor_angle_rotatez = 0 側面圖片的水準旋轉角是0度
ground_angle_shift = -22 地 面圖片從-22度開始繪製。
ground_angle_rotatez = 45 地面圖片的水準旋轉角是45度。
fog_alt_angle = 20 不 詳。
fog_angle_shift = -3 霧氣從-3度開始繪製。
draw_ground_first = 1 如 果是1,則先繪製地面圖片。
Stellarium 0.9.x和0.10.x的星空文化檔格式有些不同,這也是最麻煩的地方。
先說一下它們相同的地方。星空文化是 Stellariumskycultures下的一個子檔夾,其中可能有很多檔(如western星空文化就有近百個檔,其中85個是星座想像 圖),但關鍵的檔只有4或5 個:info.ini,constellationship.fab,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star_names.fab。 有星座想像圖的還會有constellationsart.fab。
0.10.x版會有description.en.utf8和 description.it.utf8,它們是“顯示”設置視窗“星空術語”標籤下星空文化的描述。Stellarium的檔果然很奇怪,這兩個檔 竟然是HTML格式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Stellarium的星空文化所用的文字檔案都是UTF-8編碼,如果編輯時誤保存成了 其他編碼,會導致檔中的中文無法顯示。
實際 上,info.ini,constellationship.fab,constellationsart.fab,star_names.fab在兩個 版本的Stellarium中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info.ini是一個非常簡單的ini檔,在0.9.x中只有一項,就是該星空文化的名稱。在0.10.x中也只有3項,另外兩項是作者名和描述網 址。
用“記事本”就可以編輯這個檔了,唯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存成UTF-8編碼,不能是ANSI。
恆星的名稱資料
star_names.fab中儲存的是恒星在該文化中的名稱,如北落師門。
這個檔格式很簡單,現舉一例:
75097|北極 一,太子
72607|北極二,帝
70692|北極三,庶子
69112|北極四,後宮
62572|北極五,天樞,紐星
113368| 北落師門
左邊是HP星表編號,右邊是恒星名稱,中間是一個|(在英文輸入法下Shift+)。最後保存為UTF-8編碼
在Stellariumstarsdefault下有一個name.fab,其內容是恒星的通用名稱,如θ_And之類。它的格式與 star_names.fab是相同的。
星座設定
constellationship.fab的內容是星座連線,它的格式也很簡單。
在該檔中,每一行是一個星座的定義。一個星座的多個 參數由空格分隔:
004 3 72603 74392 74392 76333 76333 74785
005 5 89341 90496 90496 92041 92041 92855 92855 93864 93864 93506
(以 上兩行來自chinese星空文化)
Cnc 5 43103 42806 42806 40843 42806 42911 42911 40526 42911 44066
(此 行來自western星空文化)
它的格式是這樣的:
星座識別字 連線條數 連線1起點 連線1終點 連線2起點 連線2終 點 …………
星座識別字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數位,但Stellarium自帶的星空文化除了western的星座識別字是3個字母外,其 他文化的都是數字。
連線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恒星的HP編號。
接下來說constellationsart.fab。這個就直接從幫助檔中複製了。
每個星座假像圖的詳細參數,每一行定義一 個星座假像圖,包
括11個參數,參數中間以空格分隔:
1 星座名稱縮寫(3個字元的星座名稱縮寫)
2 圖片檔案名,圖片 保存的目錄為“.../skycultures/<星空文化
名稱>/”,檔案名區分大小寫,並必須帶有副檔名“.png”。
3 恒 星1在圖片中的x座標(圖元值)
4 恒星1在圖片中的y座標(圖元值)
5 恒星1的HP(伊巴穀)星表編號
6 恒星2在圖片中的 x座標(圖元值)
7 恒星2在圖片中的y座標(圖元值)
8 恒星2的HP(伊巴穀)星表編號
9 恒星3在圖片中的x座標(圖元 值)
10 恒星3在圖片中的y座標(圖元值)
11 恒星3的HP(伊巴穀)星表編號
(注意,這回沒有省略號了)
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這在0.9.x和0.10.x是不同的。而且更麻煩的是,中文幫助檔裏也沒有說。 0.9.x版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還能在官網上找到說明,但0.10.x版的 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則搜遍整個官網也找不到。
0.9.x的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格式是這樣的:
105 雷電
106 壘 壁陣
107 離宮
108 離瑜
(以上四行來自chinese星空文化)
Boo Bootes
Cae Caelum
Cha Chamaeleon
(以上三行來自western星空文化,其中的英文在顯示時會通過Stellarium的語 言檔翻譯)
左邊是星座識別字,右邊是星座名,中間用空格或跳位字元分割。
(附注:我用的0.9.1版據測試可以這樣。但 據官網上的資料,0.9.0版有以下限制:星座識別字必須是三個位元組;中間的分隔符號必須是五個空格。我沒有0.9.0版,無法測試。)
0.10.x版的constellation_names.eng.fab多了一列,格式大約是這樣:
Aql "Aquila" _("Aquila")
And "Andromeda" _("Andromeda")
(以上兩行來自western星空文化)
003 "" _("Coiled Thong")
004 "" _("Wings")
(以上兩行來自chinese星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