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ownews.com/2010/03/21/327-2582282.htm根據美國航太總署(NASA)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近距離飛掠泰坦(土衛六,Titan)時,太空船受到泰坦的微小重力拖曳的觀測資料,科學家認為泰坦內部應該是非常低溫的狀態,以致於冰和岩石無法明顯分層,通通混合在一塊兒。這顯示泰坦的演化方式與地球等類地行星或像木星木衛三(Ganymede)這樣冰層和岩層明顯分離的冰衛星不同,但可能與木衛四(Callisto)很類似。
泰坦是土星最大的衛星,科學家早已知道泰坦內部約有一半是冰,另一半是岩石,但他們需要重力資料來計算冰和岩石究竟是如何分佈的。
從這次觀測結果顯示,泰坦內部的溫度從來不曾升高到讓冰可以融化的地步,所以只有在最表層厚約500公里的地方幾乎是純冰,這層純冰以下一直到很深的的內部,都是冰和岩石混合存在的。這表示在太陽系早期,泰坦成形的很慢,可能花了100萬年左右才變成今日的模樣。
雖然這個觀測結果並未提及泰坦表面以下之處是否有個液態海洋,但科學家表示,這是有可能的,然而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確認到底有沒有液態海洋的存在。目前有一組利用電波進行觀測的科學家,希望能從土星引起的泰坦潮汐現象來確認這個液態海洋究竟是否存在。(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