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219&f_ART_ID=383969【聯合報╱本報記者 鄭朝陽】
都會區民眾對「滿天星斗」的天文景象記憶越來越模糊,夜晚抬頭仰望,天空總是亮得不利尋找銀河系的各種星座,城市光害阻礙了觀星這項生活樂趣。
環保署曾委託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調查北、中、南都會區的「天空輝光」,發現台灣地區6成人口居住的地方,夜晚的天空亮度是自然亮度的9倍,超過7成的人晚上被天空輝光擋住視線,看不到銀河。
林憲德表示,天空輝光就是向天空發散的人造光源,這些向上射出的光包括水平仰角以上的直接光源,以及由地形地物反射向上的間接光源,從高樓往下看,越多燈具裸露的光源,輝光越嚴重。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孫慶成指出,這些上射光碰到大氣中的塵埃等細懸浮微粒和水氣,會產生散射,這些「亂彈」的光集合起來形成輝光,使得夜間靠近地面的天空蒙上一層微微亮光,特別在惡劣的天氣與空氣汙染的狀況下,亮度更高。
孫慶成說,這種光線散射的過程稱為「雷厲散射」,波長比較短的藍、紫色光線,比波長較長的黃、紅光容易散射,這種情況也可以解釋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孫慶成表示,天氣晴朗的白天,當日光經過大氣層時,與空氣中的微細分子發生雷厲散射,因為藍光的散射比較激烈,布滿了整個天空,因此使天空呈現藍色,但是太陽本身及其附近呈現白色或黃色,是因為人們看到更多的直射光而不是散射光,所以日光的顏色(白色)並未改變。
孫慶成說,日落或日出時,太陽幾乎在人們視線的正前方,此時日光穿越大氣層的距離比較長,遭遇的散射媒介也比較多,以致日光中的藍光大量散射,只剩下紅橙色的光,這就是日落時太陽周圍呈現橙紅色的緣故;而雲也因為反射太陽光而呈現紅色。
天空輝光隨都市化的腳步逐年惡化。林憲德表示,根據美國軍事衛星收集的資訊,1993年到2000年間,地面光害增加24%,學術界透過衛星資料合成地球夜空亮度,北美、歐洲以及東亞等先進國家的大城市,天空亮度已是自然亮度的9倍以上,全世界約有2/3人口居住在有光害的地區,1/4的人無法直接以肉眼觀看銀河。
林憲德說,天空輝光已嚴重影響天文觀測,原本人的眼睛在完全不受光害的夜空下,可看到的星光度接近7等,在照明較多的城市近郊可看到的星光度接近4等,而在光害嚴重的大城市中心,大概只能看到亮度2等的星星。一旦天空亮度提高10倍,也嚴重威脅天文台的觀測活動。
例如1888年成立的日本東京天文台原址設在東京麻布,多年來已因光害三度遷址,遠赴無光害的美國夏威夷。
對岸的上海天文台也正考慮遷到位於海拔1千公尺的新址。
孫慶成認為,肉眼看不到銀河,孩子如何從小就瞭解宇宙的浩瀚,進而培養寬闊的心胸?又如何藉由探索宇宙的神奇,瞭解生命的意義?改善人工照明、減少天空輝光已是急迫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