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天文館消息
http://www.tam.gov.tw/ct.asp?xItem=1248915&ctNode=12623&mp=104051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發布日期:2010/9/15
木星這顆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即將在9月21日19:36達到衝的位置,也就是以地球為中心,太陽和木星分別位在地球兩側、相差180度之處,這是一年來木星最接近地球、最大、最亮且整夜可見的年度最佳觀測位置。此時木星亮度-2.9等,視直徑49.9角秒,距離地球約3.953951AU(約5億9150萬2648公里)。
木星目前位在雙魚座與寶瓶座交界處,傍晚入夜後便可在東南方天空看見一個亮點,午夜時在天頂偏南之處,天亮前位在西南方低空;午夜前後木星仰角最高,大氣擾動少而最易看清木星表面特徵。以小望遠鏡觀察木星便可輕易見到木星最大的4個伽利略衛星,若用口徑大一點的望遠鏡觀察,還可見到木星表面的亮暗條紋與著名的大紅斑,甚至是其他雲系特徵。若無望遠鏡的人,不妨在9月下旬之後到明年年初,挑個晴朗的星期六晚上,到臺北天文館利用口徑20公分的望遠鏡來觀賞木星。
但幾乎年年都有的木星衝,今年多了幾個特色:(1)今年是1963年~2022年之間最大、最亮的木星衝;(2)木星與天王星相當接近,木星衝後幾小時內緊接著發生天王星衝;(3)恰逢金星達最大亮度,除日月外最亮的兩個天體將在傍晚的東西方天空對望(東方木星、西方金星);最後(4)木星的南赤道暗帶消失,望遠鏡下所見木星與以往不同。
47年來最大的木星衝
由於木星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當衝發生在木星軌道近日點附近時,木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比其他年份更近,稱為「近日點衝」或「大衝」;木星公轉一週約11.86年,故每約12年左右便會發生一次木星大衝。然而每次大衝時的狀況不盡相同,今年的木星大衝是過去47年來最大、最亮的一次,前一次與此相當者在1963年10月8日,下一次與此相當者則要等到2022年9月27日。此外,雖說這次是47年來「最大」的木星衝,但其實木星視直徑也僅比平常的木星衝大了1~2%而已,肉眼分辨不出來差別。
而從地球上觀察時,木星軌道的近日點方向恰好在雙魚座與寶瓶座之間的春分點附近,因此每次秋分前後的木星大衝發生時,鄰近的秋季星空中幾無亮星,非常容易辨認木星。
天王星緊接在後
第一顆以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天王星,近期與木星位置相當接近,相距不足1度。9月21日晚木星衝之後,天王星緊接著在9月22日凌晨0:58衝,亮度5.7等,視直徑3.7角秒,距離地球約19.088187AU(相當於28億5555萬2117公里)。因亮度不若木星,在10月底之前,都可利用明亮的木星來尋找它附近帶點藍綠色的天王星。
金星最大亮度
一向有超級明星之稱的金星即將在9月21日~10月5日期間,達到2009年1月以來的最大亮度-4.8等,是太陽與月亮以外最亮的星體;視直徑約45角秒,與木星相差不多,但比木星還亮許多;甚至在天空清明的狀況下,用肉眼就可在白天看見金星!日落時位在西南方天空,與剛從東方升起的木星,兩者都呈現亮白色,但一東一西,兩相對望。以望遠鏡觀察金星,可見金星呈現眉月形,擁有絕佳視力的人甚至可不必借助望遠鏡,就可辨識出它的形狀。但金星仰角日漸降低,在10月中旬以後就已經太接近太陽,無法再見到金星與木星這兩大明星東西對望的景象了。
南赤道暗帶消失
表面的明暗條紋是相當著名的木星特徵,尤其是南北半球各有一條位置幾乎對稱的暗帶,最為明顯。然而木星從2009年底開始,位在南半球大紅斑附近的南赤道暗帶就逐漸消失,至今尚未恢復;而北赤道暗帶則比往常還寬且暗。根據研究,南赤道暗帶約平均每3~15年會消失一次,每次消失的持續時間不同,科學家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也無法預測恢復的時間。
詳細圖文資料可至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天象預報項下取得,歡迎多加利用!(
http://tamweb.tam.gov.tw/bew/TW/content.asp?mtype=c1&idx=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