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閒看一些論壇, 有一個蠻有趣的討論分享 …
拜現代製造/經濟技術環境所賜, 我們手上的東西已經不太可能由單一供應商所提供了, 汽車也是, 望遠鏡也是. 大廠牌的鏡商可能下包生產製造, 也可能從各個不同下包商取得零件, 自己組也可能請別人組…
應該很多人都有聽說… 例如:
Stellarvue (
http://www.stellarvue.com/telescopes.html) 的”鏡筒” 是龍鵬提供的, 也許一些光學相關零件也是
Astro-Tech (
http://www.astronomytechnologies.com/listing.asp?o=11388&b=t) 很多型號可能整隻鏡子都是龍鵬做的
MEAD 5000 APO應該就是 JOC 集團 (
http://www.joctech.com/joctech/index.asp 有好幾個投資股東, 看起來有夠大…) 大觀 (MAXVISION) 做的, 6000 系列APO 可能是昆明聯合光學(
http://united-optics.com/Products/Telescope/Telescope.html) 代工的?
Explore Scientific 根本就是 JOC 在北美的品牌;
景德目鏡看起來就跟昆明聯合的一模一樣, 鏡子應該也有些型號用龍鵬的CNC, 說不定光學系統也是…
信達是skywatcher的老闆, celestron 也是信達的吧? Orion 早期的雙片ED鏡應該也是信達做的, 新的triplets 不知道是誰做的?
所以呢, 有可能兩家廠牌公司出的APO, 是下包給不同(或相同)代工廠, 而零件原料又來自同一家公司… 而消費者最後買到的價格卻天差地遠…
我相信這些大製造商 (龍鵬, 信達, JOC, 昆明聯光…) 其生產供應鏈可能幾乎相同, 那無聊就想到2個問題... 兩個廠商常常掛在嘴邊的問題…
第一, 既然供應鏈差不多, 有沒有可能廠牌業者可以要到比較優的品質料件? 常常會聽到說…我們牌子大, 悠久有歷史所以供應商會給比較好的零件… 以現代大量生產的製造模式, 認為可能性不大… 如果你也待過製造工廠, 可以想想, 可能有生產線願意生產不同等級的產品而增加生產規範甚至生產線嗎? 量應該不可能太大喔…
第二, 廠牌業者說, 我們的雖然跟別家一樣給人代工, 但是我們家的產品賣出前都會做過實際的星點測試, 什麼什麼測試, QC 比較好. 這也是一個很難相信的疑問, 要做”有效”的星點測試需要有 seeing 很棒的天候條件, 你相信他們真的每支產品都做過? 或有效? 所謂 QC, 寧願相信代工廠內的QC比較有用吧?
也不能說品牌公司都在唬爛騙錢, 倒是覺得 “產品保固”, 與”售後服務” 就是品牌公司的價值所在, 它們如果能把有問題的產品換到你滿意, 那應該就很好了. 大致上相同代工業者生產的, 不會相差太遠…VIXEN ED100sf, Orion 100ED, Skywatcher ED100 都是信達生產的; 龍鵬 70~72mm, AT 72ED, SV 70ED, 景德 ZS 70ED…應該都是龍鵬做的, 他們應該都算是同胞兄弟吧?
所以…胡言亂語一堆後想表達的是…能夠了解你買的鏡子每一部分是來自哪裡? 誰做的? 當然可以給我們”衡量”或者說”比較”, 值不值得花那些錢, 如果A與B牌相同規格的鏡子是出自同一家代工, 價錢卻差了50%, 服務與保固也一樣, 那為何買貴的呢? 或…如果價錢都一樣, 反正是同一家代工廠做的, 當然選售後服務口碑最好的囉.
以上都是從網路上竊取別人智慧拼拼湊湊的, 如果不宜放在版上, 請版主速速移除…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