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g.163.com/dy/article/H1H9D56K0552XKGT.html?spss=adap_pchttps://www.scimonth.com.tw/archives/5804核融合一直是個被賦予眾望的能量來源,但截至目前一直無法到達有效率的門檻。舉例來說,被NASA送上火星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Curiosity Rover),所依賴的電源就是來自同位素輻射的熱能,這樣的發電能量可以勝任執行簡單的觀測任務,但是若要擔負起更大的或更遠的任務,就得需要更多的電力。而且太空旅行的發電設備也有重量與體積的限制,用大型發電設備於太空旅行是不切實際的,於是NASA在多年前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發,希望能夠用比較簡便的裝置來產生核融合。如今晶格束縛核融合有了一定的進展,不但有望解決太空旅行的技術問題,個人也非常看好能夠成為地球上解決能源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晶格束縛核融合的研發,除了NASA是重大功臣之外,加州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也在這方面有成功的進展,而幕後的推手不乏其人,包括Google也大力支持。這些好消息都給室溫型核融合帶來了曙光,也讓人開始了解冷核融合失敗的原因,而且付諸體諒。
當然新方式的核融合何日能達到商業運轉的地步,仍有許多議題與技術有待下一步的研發後,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