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echnews.tw/2019/09/09/could-microbes-be-affecting-venus-climate/這項研究是由柏林工業大學天文與天文物理學中心的研究員 Yeon Joo Lee 帶領,整理了金星特快車、破曉號、信使號及哈伯望遠鏡累積的資料,發現金星大氣在 365 奈米紫外線波段的反照率具接近十年週期的變化:最大值發生在 2006~2007 年,2011~2014 年最低,2016~2017 年的反照率恢復到 2008~2009 年水準。研究也根據大氣能量收支情況進行模擬,結果顯示反照率的改變足以使太陽能加熱率從 -25% 提升到 40%,進而導致高層大氣風速產生變化。
在地球,大氣能量來源主要來自太陽輻射通過大氣層後,地表再加熱大氣而來;金星卻恰好相反,大部分太陽輻射都會被大氣吸收。目前初步判定金星的反照率變化是因高層大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引起,另外也發現高層大氣有未知成分的懸浮微粒,在大氣中形成暗斑,可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線和一部分可見光。關於暗斑的成分眾說紛紜,候選物質包括氯化鐵、一氧化二硫等,但光譜特徵都無法完全與觀測相符。
研究共同作者之一 Sanjay Limaye 曾在去年提出暗斑是由微生物所構成的可能性,他指出懸浮微粒的大小與地球微生物相似,並認為金星大氣微生物可透過鐵和硫的化學反應在大氣生存。雖然這想法很吸引人,但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