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O J030947.49+271757.31 遙遠 blazar耀變體
==
NASA的費米望遠鏡發現迄今為止最遙遠的耀變體
http://it.sohu.com/20170131/n479749586.shtml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證認了5個最遙遠的伽馬射線耀變體(blazar)——一種具有由超大黑洞驅動的強烈噴射的星系。從最遙遠的一個耀變體發出來的光線在宇宙14億歲時,或者說接近10%的宇宙現在年齡的時候,開始了它駛向我們的旅程。
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已知的5個最為遙遠的伽馬射線耀變體。費米探測到的光線在宇宙20億年的時候離開了這些星系(耀變體)。這些星系中的兩個孕育有十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對目前超大質量黑洞這些怪獸能長多快的觀點提出了挑戰。
“盡管它們很年輕,這些遙遠的耀變體中仍宿有一些已知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文學家Roopesh Ojha說,“這些黑洞在宇宙歷史中發展得如此之早,挑戰了現有的關于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形成和生長的觀點,而我們想要找到更多這樣的天體,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過程。”
Ojha于1月30日星期一,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展示了這些發現,同時一篇描述這些結果的論文已被提交到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耀變體占據了費米大天區望遠鏡(LAT)探測到的伽馬射線源中的大約一半。天文學家認為它們的高能輻射是由物質從吸積盤落向具有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時,被加熱和撕扯而發出的。落入物質的一小部分被改變方向成為一對(兩束)粒子噴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朝相反的方向向外爆發噴出。當其中一束噴流正好幾乎朝向我們噴射的時候,耀變體在各種形式(各個波段)的光都表現得很明亮,包括最高能的光——伽馬射線 。
https://youtu.be/mU3AV7BN1nMhttp://astronomynow.com/2017/01/31/nasas-fermi-discovers-the-most-extreme-blazars-yet/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80%E5%8F%98%E4%BD%93耀變體是一種密度極高的高變能量源,被假定為是處於寄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耀變體是目前已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並已成為星系天文學的一個重要話題。
耀變體是眾多活躍星系中的一種,也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GN)。不過被稱為耀變體的星體並非都完全相同,其仍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高變類星體,也被稱為光學劇變類星體(為類星體中的一類); => 光學劇變類星體一般由數個罕見的、明亮的電波星系組成,其發射的可見光的變化幅度在一日內可達到50%
第二種為蝎虎座BL型天體。 => 蝎虎座BL型天體,簡稱BL Lac object或BL Lac),是一類位於活動星系核心部位的天體,其名字來自其原型蝎虎座的天體BL。特徵如下: 亮度變化極大,可以在幾個星期內增亮100倍; 光譜類似類星體:一般缺乏發射線和吸收線
另外還有少量耀變體可能屬於「過渡耀變體」類型,即兼具光學劇變類星體和蝎虎座BL型天體的某些特徵。耀變體(blazar)這個詞由天文學家埃德·施皮格爾於1978年創造,用以指稱上述兩類天體的集合。
類星體 Quasar = 似星體、魁霎或類星無線電源
是一類離地球最遠、能量最高的活動星系核。類星體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度被稱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觀察角度:1.觀察者與噴流呈90度交角時的情況:電波星系/西佛星系;2、3.觀察者與噴流呈90度內交角時的情況:類星體/西佛星系;4.觀察者處於噴流「下游」:耀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