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瘋起嘻
|
|
« 回覆文章 #15 於: 2011-10-16 21:58:31 » |
|
把其中一段轉載出來,緬懷菜菜貓精彩的一生
轉載自ı台灣天文台70年
文/ 蔡鴻彰 我生於民國四十年代, 當時的臺灣正值政局動盪,朝不保夕,但是有一 群來自本地、大陸的天文界精英,因緣際會,組成了臺北市天文同好 會,在當時的臺北市中山堂頂樓天文觀測室,推廣天體觀測活動,成員有日 據時代的天文臺工作者蔡章獻先生,本地工廠老闆林挺生先生、政治家游彌 堅先生、黃啟瑞先生,大陸來臺將領楊森先生、上海佘山天文臺高平子先 生...等等.。什麼樣的興趣讓這些背景不同的人能熱衷投入, 忘記彼此的差異 呢 ? 那就是對宇宙事物的愛好了。浩瀚的宇宙讓人自覺渺小,謙虛互對。 天文臺雖僅如斗室之小, 但來此聚會觀測,令人眼界開闊,心胸舒暢, 頓覺人生短促,財富權勢,亦如過眼雲煙般... ,臺北天文臺,教化了好幾代的 愛好者,我何其幸運, 成為被教化,後來亦有機會參予教化別人的一員...。 1971年我就讀臺北中山北路三段上的大同工學院電機系, 因為圓山 天文臺就坐落在中山北路四段圓山飯店前, 從我教室就能望到, 走路過去 不需要二十分鐘。 我第一次拜訪圓山天文臺時, 接待我的是陳正鵬先生, 記得當時掏 出來繳入會費的錢被發現是一張五十元的偽鈔, 於是我在天文臺上的第一 課是 "如何鑑識偽鈔"。 當時天文臺有口徑四十公分的蓋賽式反光赤道儀天文望遠鏡。 每週六 晚上開放參觀, 是由蔡章獻臺長, 陳正鵬或盧世斌操控, 感覺三位各有 長才, 臺長找星極快, 陳兄說事如數家珍, 盧先生機械與光學的技術一 流, 所以我就成了最早到, 最晚回,週週報到的常客,如果觀眾多了, 我就權充小兵, 叫觀眾排隊, 不可喧鬧等。 久而久之小兵磨練成班長,臺長就讓我操作全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經 常面對滿室觀眾暢談星空奇景、外星人, 四次元時空,可說是過癮之至。 天文臺內有個小販賣部,賣星座盤,星圖,及少見的天文圖書,也受 理同好會的報名事宜。 天文臺的展示廳還只有一間教室大, 除了掛圖, 相片, 天球儀模 型, 就是那張鎮臺之寶蘇州天文圖最受矚目, 此外別無任何立體互動的展 示項目。 1973 年左右, 由於一些大專天文社團常到天文臺辦活動, 天文臺變成人 才培育工廠, 在臺長及盧先生的指導下, 學生學習磨製天文望遠鏡片, 打造赤 道儀, 在此之前天文望遠鏡都是管制進口的, 自製成功還登上許多報紙版面。 1974 年我有幸得到蔡臺長的信任, 能住到天文臺的一小房間, 從此 展開了三年多以臺為家的生活,在晚上天文臺人員下班後, 就可為來訪的 民眾與學生開門, 幫助他們一睹星空的奧秘。 在這期間四十公分反光鏡不敵潮濕氣候鍍膜氧化退光, 所以換上五藤 25公分折光鏡, 並也將小圓頂四吋折光鏡換成五藤五吋鏡, 人員編制也多 了, 像技士阮國全先生, 技工郭煌烈先生都到任, 還有幾位工友, 這樣 就有餘力發布新聞, 編製天文通訊, 也能不間斷的觀測太陽黑子, 描繪 火星表面, 由於我對電腦電子技術比較熟悉, 所以在天文計算, 儀器自 製修理方面比較投入。 不同於一般公家機關, 晚間也隨時為民眾服務, 從電話回答西邊天空 出現的飛碟(金星), 至特殊天象像火星大接近, 中秋例假, 更是員工會員全 員出動協助開放。 那時蔡臺長夫人就會弄一些可口點心,慰勞大家的辛勞。 有了天文臺, 天文愛好者就不斷的加入, 像早期建造圓山天文臺的黃 時和, 林坤山, 師大天文社的張景良, 文化天文社的傅學海, 光武工專 的曹永杰, 一些小學生像就讀劍潭國小的陳培堃也來此, 彼此透過不斷交 流激盪而迅速茁壯, 然後散佈開來。這些人又到各地播下天文的種子, 在 更廣大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後來經由臺長的努力, 政府終於撥款在圓山增建天象館, 有更多空 間與更豐富的內容作推廣活動, 再隨著基隆河的整建完成, 天文教育館又 擴大遷建到基河路現址, 館長也由蔡章獻, 阮國全先生換到老友邱國光先 生, 迄今已有四十年了,相信在代代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 天文同好的支 持擁護下,天文教育館會發揮更大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