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 J1008-57
==
Largest Magnetic Fields in the Universe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7/130726043406.htm科學家模擬出黑洞崩潰前產生強烈磁場
http://roll.sohu.com/20130723/n382364561.shtml宇宙八大最强磁体:超新星残骸为黑洞提供能量
1.中子星:磁场强度是地球100万亿倍
2.磁星:从10万英里处消除信用卡信息
http://it.21cn.com/discovery/a/2013/0628/07/22385163.shtml中子星发现罕见物质 外形似意大利面
近日天文学家表示,一种名为“原子核意大利面”(nuclear pasta)的罕见物质状态似乎只存在于名为中子星的超级密集的天体里。在中子星里,原子核如此紧密的挤在一起以至于它们的排列方式类似于意大利面的形状——有的呈扁平状就像千层面,而其它的呈螺旋状就像意大利螺旋面。这些形态很可能显示了恒星最大的旋转速度,根据这项最新研究表示。
“这样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中子星内——宇宙中除了黑洞外最密集的天体。”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的天文学家乔斯·彭斯(Jos Pons)这样说道。这种最新的物质状态是由理论学家数年前提出的,但从来没有实验性的证实过。现在,彭斯和他的同事利用了一种名为脉冲星的中子星的旋转速率而提供了“原子核意大利面”存在的第一批证据。
脉冲星会释放成对的光束,就像从灯塔放射出的射线。随着脉冲星的旋转,光束会旋转不断进入和淡出视线,使得恒星看起来像在发出“脉冲”,从而使得天文学家能够计算恒星的旋转速率。
研究人员已经观察了十几颗脉冲星,但是没有发现一颗脉冲星旋转周期超过12秒。“原则上来说,这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应该观察到更长的周期。” 彭斯说道。更长的旋转周期意味着这颗恒星旋转速度更慢。
然而意大利面的物质状态可以解释为什么脉冲星缺少更长的旋转周期。研究人员意识到如果恒星内部的原子核重组形成意大利面的形式,这种物质将会增加恒星的电阻率,使得电子很难穿越物质。这将导致恒星的磁场消散速率远比预想的更快。正常来说,脉冲星通过发射电磁波减慢自己的旋转速率,这会引起恒星失去角动量。但如果恒星的磁场已经受到了限制,正如产生了意大利面物质时,它们将无法强烈的发射电磁波,因此旋转速率无法减慢。
这使得脉冲星维持在最低的旋转速率,或者最大的旋转周期。“将观测到的天文学效应,也就是存在最大的旋转周期极限,与内部外壳需要产生意大利面物质层相联系,就是所谓的将观测结果与理论相联系。” 彭斯说道。
===
「磁星」(Magnetar)是中子星的一種,它們均擁有極強的磁場,透過其產生的衰變,使之能源源不絕地釋出高能量電磁輻射,以X射線及伽瑪射線為主。磁星的理論於1992年由科學家羅伯特·鄧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湯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在其後幾年間,這個假設得到廣泛接納,去解釋軟伽瑪射線復發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規則X射線脈衝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觀測天體。
目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3%81%E6%98%9F=====
德國製造出迄今最強人工磁場 是地球的183萬倍
http://jgospel.net/news/tech/%E5%BE%B7%E5%9C%8B%E8%A3%BD%E9%80%A0%E5%87%BA%E8%BF%84%E4%BB%8A%E6%9C%80%E5%BC%B7%E4%BA%BA%E5%B7%A5%E7%A3%81%E5%A0%B4-%E6%98%AF%E5%9C%B0%E7%90%83%E7%9A%84183%E8%90%AC%E5%80%8D._gc34192.aspx天文学家观测到中子星“进食”场景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930.shtm欧洲XMM牛顿天文望远镜最近观测到遥远宇宙中一颗中子星亮度突然增加了1万倍。天文学家分析认为,当时这颗中子星正在“吞食”一块比它体积大无数倍的气体物质。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残骸”,不仅密度超大,一块针箍大小的中子星物质质量超过5亿吨,磁场强度也同样惊人,超过地球磁场的万亿倍,其超大的引力能“俘获”许多“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