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天文台建於2011年末,是一所位於澳洲的私人遠程天文台。天文台由一群香港天文愛好者操作,主要從事業餘深空天體拍攝。現時玉衡團隊的成員包括劉劍明 (Angus Lau),文毅 (Noodle),和湯兆昇 (昇仔)。團隊拍攝深空照片除用作自娛外,亦希望藉著瑰麗的星空照片,向大眾介紹現代天文知識,發揮天文科普之用,讓人們可在繁囂的都市生活中,窺探宇宙之美。
玉衡一詞出自中國古籍《尚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尚書正義》孔穎達疏:「璣衡者,璣為轉運,衡為橫簫,運璣使動,於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漢世以來,謂之渾天儀者是也。」蔡邕:「玉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視星辰。蓋懸璣以象天而衡望之,轉璣窺衡以知星宿。」玉衡也是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恆星,是斗柄的第一顆星,亦稱作北斗五,即希臘星座大熊座的ε星,英文名Alioth。古人以觀測北斗繞北天極的周日運動,以掌握四季的變遷,為農民授時,璿璣玉衡皆為北斗主星,自古被視為授時中樞,王者之道。在漢代,璿璣玉衡被引伸為渾天儀,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儀器之一;而玉衡,就是渾天儀中央用於觀測星宿的窺管。
天文台位置: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庫納巴拉布蘭 (Coonabarabra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天文台座標:東經149度11分36秒,南緯31度16分34.4秒
主要儀器:
TEC 180mm f/7.1 APO 折射望遠鏡
SBIG STL-11000 CCD攝像儀
QSI-583 CCD 攝像儀
Astro-Physics 3600GTO 赤道儀
Sirius 3.5米圓頂天文台
http://www.jadescope.com/NGC7293 螺旋星雲
位於寶瓶座的螺旋星雲 (Helix Nebula),編號NGC7293。因為它獨特的外觀,所以亦被稱作上帝之眼 (Eye of God),或索倫之眼 (Eye of Sauron)。NGC7293離我們只有約700光年,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狀星雲。因此雖然它的主體結構只有約3光年闊,視覺上已經有半個月亮的大小。
跟大多數行星狀星雲一樣,NGC7293是一顆類太陽恆星的殘骸。在它的中心位置,可以找到這顆瀕臨死亡的恆星,它已經演化為一顆熾熱的白矮星。強烈的輻射激發四周的雲氣,使它發出燦爛的光芒,是典型的發射星雲。NGC7293擁有異常複雜的環狀結構,這些環狀雲氣都是這顆恆星在不同的死亡階段所釋放出來。它的主環結構其實是由兩個成直角佈置的橢圓雲氣環所組成。估計約1.7光年闊的內環形成於6,600年前,約2.5光年闊的外環則形成於12,000年前。而更外層的暗淡雲氣,相信是較早時恆星還是處於紅巨星階段時所釋放的。
在NGC7293的內環裏,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徑向排列的彗星狀結構。科學家估計,在NGC7293裏可以找到多達二萬多個這樣的物體。每一顆彗頭的質量與地球相若,但直徑卻有數個太陽系那麼大。這些結構的成因,現時還未有定論。其中一個假說認為它是由兩組不同溫度、不同密度的雲氣碰撞所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