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熱核推進火箭+ 核電推進NEP +核熱推進NTP+DRACO計劃
熱核推進火箭+ 核電推進NEP +核熱推進NTP+DRACO計劃
2024-11-26 06:04:45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2] 3 4
  列印  
作者 主題: 熱核推進火箭+ 核電推進NEP +核熱推進NTP+DRACO計劃  (閱讀 41635 次)
TT
行星
***
文章: 224


« 回覆文章 #15 於: 2015-10-14 17:34:39 »

如果要到火星使用 sep 會不會很花時間 Huh? 
所以 nasa 要使用 ntr 方式 ?

關鍵其實不在於「時間」,因為來回火星的「最佳路線」就是兩年出現一次的霍曼轉移軌道,飛行時間都是 200 多天,要在火星上待差不多 500 天

你用更好的火箭用更高的速度離開地球,在軌道允許的前提下是可以提早完成飛行,但是代價是你要「減速」更多才能進入繞火星軌道
所以多出來的Delta-V不是只有一份而是兩份,除非你整艘船做火星大氣煞車入軌、或是直接進入大氣降落/燒毀、或是把人丟下火星後運輸船就直接 flyby...

Robert Zubrin (Mars Society 創辦人兼總裁) 在 NASA 的演講裡有說,如果你有更好的火箭可以用,你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增加任務酬載來增加科學實驗內容與安全係數,而不是嘗試縮短飛行時間
已記錄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16 於: 2016-01-18 20:43:35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67821.htm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新闻局局长安德烈·伊万诺夫说:“核动力飞船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我们可以有较大的把握说,工作将按项目如期完成。”

他解释说,目前已研制出结构独特的核燃料元件,其结构保证了在高温、温度大梯度变化、高辐射条件下核燃料元件能正常运转。未来太空飞船核动力模块的反应堆堆体也成功完成技术试验。伊万诺夫还表示,在这些试验里,反应堆堆体承受住了超过常规的压力,并且在主要金属、环形焊接处、圆锥形连接段进行了3D测量。

报道指出,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前一段时间曾表示,2018年将展示核动力装置中核反应堆的试验样品,核动力装置是实现太空开发的必要部件。

据悉,研制中的核动力装置的反应堆将产生热能,将其通过涡轮机转化为电能。电能驱动的电离子推进器将通过电场加速离子流,从而产生喷射推力。该核动力模块的工作将使用循环闭合回路,因此核反应物质将不会溢出到外部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17 於: 2016-02-01 09:21:00 »

http://finance.sina.com/bg/tech/sinacn/20160131/15491406942.html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對於飛船而言,電力系統是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它們必須能夠在極端環境條件下仍然保持極高的可靠性。然而,隨着現代飛船技術愈發複雜,其對於電力系統的要求也是越來越苛刻,那麼未來的推進系統將會如何發展?

  令人震驚的高可靠性與長壽命

  脆弱性似乎是現代電子設備的通病——你的智能手機如果不充電,恐怕連一天都難以堅持。然而相比之下,航天器的耐用性往往會讓你感到震驚:38年前發射升空的旅行者號飛船至今仍在工作,向我們傳回關於太陽系邊緣的重要信息。這艘飛船每秒鐘能夠有效處理81000條指令,而相比之下,你手裏的智能手機的信息處理能力要比這高出大約7000倍。

  當然,你的智能手機之所以在電池依賴性方面表現如此之差,是因為它的設計本來就需要每天充電的,而且它也几乎不可能會出現在遠離地球數百萬甚至數億公里外的宇宙空間的情況。而相比之下,如果一艘飛船沒電了,而最近的充電樁距離它也有數十億公里遠,那麼要想給它充電就顯得不太現實了。因此,一艘打算在太空中飛行數十年的飛船,要麼一開始就用某種方法存儲上足夠的電量,或者就得在途中自己想辦法發電。事實證明,说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事兒還要想成功實現還是很難的。

  盡管飛船上搭載的電子設備很多隻是偶爾需要電力供應,但也有一部分設備是必須確保不間斷供電的,比如信號接收機和發射機必須時刻處於通電狀態,而如果是載人飛船,那麼生命維持系統和照明系統也同樣將是不能關閉的。

  勞·蘇拉普迪博士(Dr Rao Surampudi)是美國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電力技術項目主管。在過去的30年間,他一直致力於為美國宇航局的各類航天器開發電源系統。

  根據蘇拉普迪博士的说法,一般情況下航天器的電源系統會占到整個航天器質量的大約30%,並且一般可以分解為三大部分:發電系統、儲能系統以及電源管理及分配系統。

  這些系統對於飛船來说絶對是必要而關鍵的,而為了適應飛船的特殊使用條件,它們在質量和設計上會有一系列嚴苛的要求——首先質量必須足夠小,以便提升所謂“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它必須能夠在足夠小的體積內産生足夠強大的電力;同時它必須具有長壽命的特點,且高度可靠,因為在發射之后,如果飛船電力系統出現故障,這時候再要想派工程師前去維修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套供電系統不僅必須能夠確保每一件飛船搭載設備的電力使用需求,它還必須確保在整個飛船的使用壽命內能夠持續提供這樣的電力支持——這樣的時間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蘇拉普迪博士表示:“設計的使用壽命必須足夠長,因為一旦發生故障,你是不可能有什麼維修或輓救機會的。舉例來说,飛往木星需要5~7年,飛往冥王星需要超過10年,而要想離開我們的太陽系,你需要連續飛行20~30年。”

  考慮到飛船運行環境的特殊性,飛船電力系統還必須能夠在零重力和高真空環境下正常運作,同時必須經受超強輻射環境和極端溫度的考驗。蘇拉普迪博士说:“如果你的探測器打算在金星表面着陸,那邊的溫度是460攝氏度。而如果你打算沖入木星大氣層,那麼那裏的溫度是零下150度。”

  很多在內太陽系區域飛行的探測器都會安裝太陽能帆板,通過太陽能進行發電。或許從外觀上看上去你會覺得這些飛船安裝的太陽能帆板跟自己家裏使用的同類設備並無不同,但實際上,航天器所使用的太陽能板在發電效率和可靠性上要遠遠超過普通的民用産品。

  不過,在內太陽系區域飛行的航天器太陽能帆板也有可能因為距離太陽太近而發生過熱現象,此時飛船就需要調整自己的太陽能帆板位置,從而使其避開太陽的灼熱光芒。

  隨着飛船進入一顆行星的軌道,飛船的太陽能帆板産能效率將會下降,由於行星陰影的周期性遮擋,飛船太陽能板將無法産生像此前那麼多的電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一套高效的電力儲能設備。如果採用核電技術,未來我們去往其他星球建立殖民地時,甚至不需要專門攜帶一台發電機,因為我們的飛船本身就攜帶了一座核電站!

  原子能帶來的啟示

  其中一種備選方案是鎳氫電池,其可以反復充放電超過5萬次,使用壽命超過15年。與無法在太空環境下使用的普通商業級電池組不同,這些特製的鎳氫電池組都是封閉系統,從而可以在真空環境下正常工作。

  隨着飛船遠離太陽,太陽能帆板的産能效率逐漸下降,從地球軌道附近的每平米1374瓦特下降到木星軌道附近的每平米50瓦特,而到了冥王星軌道附近,這一數字更是下降到了不到每平米1瓦特。因此,當一艘探測器計劃飛行到木星軌道之外,那麼科學家們就傾向於不再使用傳統的太陽能帆板,而是採用核動力裝置為飛船供電。

  其中最常見的是所謂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RTG),這套系統已經被安裝在了旅行者號、卡西尼號飛船和好奇號火星車上。這些都是完全一體化的固體設備,整體上沒有任何可移動部件。其原理是通過放射性元素,如鈈的衰變産生熱量,一般使用壽命在30年以上。

  而當條件不允許使用RTG電池,比如说載人飛船上由於考慮到放射性衰變産生的輻射屏蔽問題;但與此同時到太陽之間的遙遠距離又不允許使用太陽能帆板時,燃料電池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氫氧燃料電池在此前美國執行的阿波羅和雙子座載人航天項目中被廣泛使用。盡管這種電池是無法再次充電的,但其儲能性能很不錯,並且唯一産生排放物就是水蒸氣,在冷凝之后還可以作為宇航員的飲用水來源。

  美國宇航局(NASA)和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持續開展的相關研究工作未來將讓電力系統能夠産生並存儲更多電力並維持更長的使用壽命。畢竟,新型飛船正對越來強大的儲能設備提出需求,因為這些飛船和上面搭載的系統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同時也越來越耗電。

  這種對於電力的高需求尤其出現在那些採用全電推進系統的航天器上,如1998年首先在“深空一號”探測器上測試的離子推進器,而現在這種系統已經在不同航天器上得到廣泛應用。電力推進通常是採用高速電驅推進劑實現驅動的,但也有一種被稱作“電動力繩系”的技術,可以利用行星磁場的能量實現飛船驅動。

  在地球上我們所使用的大部分電力系統到了太空都會變得無法運作。基於這個原因,任何空間電力系統在被安裝到飛船上之前都必須經過嚴苛的軌道環境測試。美國宇航局和噴氣推進實驗室利用它們的環境仿真實驗室檢驗新技術在嚴酷環境下的性能表現,方法通常包括使用強烈輻射轟擊精密部件和系統,並將其暴露於極端溫度環境下測試其性能。

  未來的技術發展

  當前,研究人員正在為未來的空間探測任務研發“斯特林放射性同位素髮電機”(SRG)。基於現有的RTG技術,這種新型同位素髮電機的發電效率遠高於其基於熱電同類,且它的體積可以做到非常小,當然也有代價,那就是其技術的複雜程度也將隨之大大上升。

  美國宇航局在規劃未來前往木衛二的探測任務時,也在考慮研發新型電池類型。這種電池可以適應在零下80攝氏度至零下100攝氏度的極端低溫環境下正常使用。先進的鋰離子電池技術也正在被不斷改進,以便將其儲能量從現在的水平上提升一倍。這些舉措將大大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從而在未來允許宇航員可以在太空連續執行任務的時間大大延長。

  太陽能帆板技術也正在同步推進研發,新型太陽能帆板能夠適應在遠離太陽,光照強度弱,溫度極低的環境下正常工作。這樣的技術進步意味着未來借助太陽能帆板的探測器或許將能夠在更加遠離太陽的空間區域執行探測任務。

  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美國宇航局將會尋求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人類基地,而在更加遙遠的未來,這樣的人類基地或許也會出現在其他太陽系天體上。從這些角度考慮,現有的太空供電系統在未來也將面臨大型化的壓力,以便能夠為這樣的長期、超大型的太空項目提供電力支持。

  月球上富含氦-3,這種元素在地球上非常罕見,是核聚變反應的理想原料。然而,目前我們人類的技術還無法做到讓核聚變能量作為一種穩定而可靠的飛船能源。並且目前我們所能建造的核聚變裝置,如托克馬克裝置,體積都極其巨大,一般都需要一間大型房間才能容得下,根本沒有辦法安裝到飛船上。

  那麼核反應堆呢?核反應堆使用核裂變技術,這是目前人類已經成熟掌握的發電手段。看起來對於那些採用全電力推進,或是未來計劃在月球及火星表面長期駐留的太空任務會比較適合採用這種能源方式——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去往火星建立殖民地時,甚至不需要專門攜帶一台發電機,因為我們的飛船本身就攜帶了一座核電站!

  採用核電推進技術的飛船已經被考慮作為未來太空長期飛行任務的備選方案。蘇拉普迪博士表示:“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轉向項目’(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將會安裝大型太陽能帆板,以便能夠提供足夠電力讓飛船在小行星之間機動飛行。”他说:“在當前階段,我們考慮的仍然還是太陽能驅動的方案,但在未來如果能夠採用核電系統,那麼整個項目的花費將會更少。”

  不過,要想看到安裝核電系統的飛船,我們或許還需要等待很多年。蘇拉普迪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在當前還不夠成熟。我們需要確保在發射時它是足夠安全的。”為了確保這一點,必須開展各種嚴苛的測試,以便確認這類設備在火箭發射及太空飛行期間的極端壓力環境下是安全的。

  盡管很多還仍然處在前期論證階段,但所有以上這些提到的新型電力技術在未來將讓我們的飛船能夠飛行地更久,更遠。一旦這些技術成熟,在我們規劃未來飛往火星或更遙遠地方的探測任務時,它們都將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部件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18 於: 2016-03-02 18:03:28 »



緯來日本台要播 下町火箭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8B%E7%94%BA%E7%81%AB%E7%AE%AD
此作描寫日本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間的戰鬥。主角佃航平原是一位火箭開發研究者,在火箭升空以失敗告終之後,離開了科學開發機構,繼承父親兩百人的小型公司「佃製作所」。某日,因一封起訴書控訴佃製作所侵害專利,使佃製作所的訂單逐漸減少。而在此面臨危急存亡之秋,知名大企業「帝國重工」宇宙航空部長財前來訪,為了開發旗下新型引擎,向佃航平表示帝國重工可出價20億元高價買下佃製作所已登記的某個零件專利權。佃航平卻因此而陷入了苦惱

佃航平(阿部寬飾演)原本是宇宙科學開發機構的研究員,負責研發火箭引擎。後來因為火箭發射失敗,
航平便扛下責任,辭職回老家繼承父親的小工廠「佃製作所」,展開第二個人生。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19 於: 2016-03-03 12:05:35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80133.htm

基里延科介绍说:“核动力发动机设备可在一个半月内到达火星并返回地面,因为保留了机动飞行的能力。”
火箭所谓核热推进系统(即核火箭发动机),就是利用反应堆产生的裂变热能把工作介质(推进剂)加热到 很高的温度,然后将高温高压的工作介质从喷管高速喷出,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冷战期间美国的NERVA型核火箭发动机和俄罗斯的RD-0410型核火箭发动机都做出了试验样机,进行了除飞行试验之外的大量试验,离研发成功近乎一步之遥,为今后的核推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火箭核动力飞船以核能为动力,目前化学燃料的火箭推力太小并且持续力太低,每次发射必须寻找合适的发射窗口,以便利用行星的引力来加速,使飞船能真正飞往宇宙深处。

而安装了核动力的飞船和探测器,由于推力强大,不必利用行星引力,更不必担心航线的限制。核动力火箭无论是在动力上还是续航力上都有传统火箭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未来航天业的必然趋势。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D-0410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0 於: 2016-04-12 00:16:52 »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convair-b36-peacemaker-part5.html
美国核动力飞机的设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1946年美国空军授予费尔柴尔德发动机与飞机公司一份合同来研究核动力飞机的可行性,核动力飞机的续航力能以天而不是小时为单位计算。这项研究名为NEPA(核能推进的飞机),在田纳西州橡树岭展开。1948年原子能委员会又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开展了另一项研究,他们的结论是核动力飞机完全可行,但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去研发。

  1951年初美国空军得出结论:NEPA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表示可以开始研制实际的核能推进装置,于是责成通用动力为主承包商。这种核动力推进系统的原理是使用压缩机直接驱动高压空气经过炽热的反应堆核心,经过加热的空气膨胀从喷管排出产生推力,简单粗暴,但是没有考虑喷气的辐射污染问题。普惠也获得了一份合同研制一种间接循环核发动机,使用液体工质来加热空气,而不是直接让空气通过反应堆核心,看起来要靠谱许多。
1954年空军决定开始制造一架实际的核动力飞机,项目名称WS-125A。普惠和通用电气同时被选为主发动机承包商,洛克希德和康维尔负责制造机身部分。WS-125A是一种高空亚音速轰炸机,但以后会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

  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工程师有必要测试一下反应堆辐射对飞机仪表、设备、机身的影响,并研究相应的屏蔽措施。为此,空军在1953年5月11日把B-36H 51-5712调拨给该项目用于辐射试验。之所以用这架飞机,是因为在1952年9月1日,51-5712被席卷卡斯维尔空军基地的龙卷风严重破坏,空军觉得与其维修重伤的机鼻,不如直接把这架飞机拨给康维尔用于辐射测试。







波音將研發核子動力飛機
文/記者陳宜豐/ 2015-07-12 11:32
http://3c.ltn.com.tw/news/19206

以核動力(不管是核分裂還是核融合)作為飛行器或是太空船的動力來源,一直都是科幻小說裡頭的必備設定,但是說不定很快的,這種「核子引擎」就會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
USPTO(美國專利商標辦公室)近期通過了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所提出的申請,內容就是飛機用的核子噴射引擎

根據專利文件中的描述,波音提出的這項專利是改良於目前使用的渦輪扇發動機,目前的渦輪扇發動機是透過多級葉片的風扇轉動,吹出壓縮空氣,在燃燒室混合燃料點燃爆炸後向後噴出空氣推進,而這項核子引擎專利則是以核燃料取代壓縮空氣與燃油,在引擎燃燒室(?)裡頭利用高能雷射射擊核燃料,引發核融合反應,利用反應產生的高能中子來推動飛行器前進,而核融合反應所產生的「多餘」能量將被用來供給驅動反應的高能雷射系統以及飛行器的電源。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1 於: 2017-08-13 11:15:45 »

2015年

https://read01.com/zh-tw/D7R3B.html

NASA計劃在10年內完成熱核火箭試驗 基於核裂變反應堆

該核熱火箭項目的關鍵問題在於驗證機的可能尺寸,地面試驗地點以及相關選項。NASA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解決這些基本問題,在2017財年結束時實現「授權繼續進行(authority-to-proceed)的里程碑。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7R3B.html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2 於: 2017-08-13 11:17:24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36752/nasa-reignites-program-nuclear-thermal-rockets/

NASA’s Game Changing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NTP) project



Nuclear reactors (like the one pictured here) are being considered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for possible future missions. Credit: NASA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808006956-260408

美國航太總署NASA向BWX能源科技公司(BWX Technologies)授予一項1880萬美元的研發合同,設計核反應推進爐,以做為將來火星載人飛行任務的主要動力來源。BWXT能源公司位在維吉尼亞州林奇堡,長期以來負責核反應爐組件,核燃料和相關服務。

世界核能新聞(World-Nuclear-News)報導,NASA設想的熱核動力來源(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NTP)是使用低濃鈾(LEU)燃料,它將是往返地球與火星的火箭引擎的主要能源來源,根據NASA的計算,NTP系統推力很大,可以將前往火星的航行時間從六個月減少到四個月,並且可以減少攜帶的化學燃料,使太空船的體積與重量可以減小,以便攜帶更多與太空任務相關的研究裝備。

至於大眾所擔心的核輻射問題,依據人類核動力潛艇的研究經驗,以及核反應爐科技的升級與縮小化,阻絕輻射已經不是問題。

BWX技術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雷克斯.昆登(Rex Geveden)表示:「我們公司有能力設計、開發和製造核動力太空船,包括反應爐和核燃料種類,這是我們的轉型機會,核能推進技術應用到太空的時間到了。」

根據這項研發合約,在2019年之前,BWX技術公司要交出太空反應爐概念設計、核燃料類型,也要製作原型反應爐,要是審核通過,就要進行初始地面測試,並將反應爐與火箭引擎結合應用,不過每個進度都要經過國會的審核再撥款。今年9月下旬,NTP系統將確定使用低濃鈾燃料的可行性,要是確定後,該項目將花費一年的時間來測試和製造金屬陶瓷化燃料的能力,也就是要確定核燃料規格。

航太總署稱,之所以提出這項研發案,一來是時機已經成熟,現在我們對核動力的相關知識也以前要高上許多,其次是核熱火箭的推力又是化學火箭效率的兩倍,體積小速度快,效率更好。第三也是為了太空人的健康為考量,NASA表示,縮短太空旅行時間,可以縮短太空人被的宇宙輻射照射的時間,也就是說,太空中的宇宙高能輻射(主要是高速中子與伽馬線),比密封良好的核反應爐釋出的少許核輻射來的更危險。

NASA另外解釋,核動力火箭概念並不新鮮。至少在1955年到1972年間,NASA就曾經推動進核動力火箭研究和重大的地面試驗,當時稱為獵戶座計畫(Project Orion),但是當火星飛行任務推遲時,計畫就停止測試。之後熱核火箭也曾經在各種任務研究案中被重新審視了好幾次,不過多年來都沒有遠距離載人太空任務,所以相對沒有必要性。當人類登陸火星計畫被提出後,核動力火箭就顯現它的實力與價值。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3 於: 2017-11-13 14:01:29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69751.htm

為了更快到火星 NASA重啟熱核火箭引擎研究

如果 NASA想要更快到達火星,那就要解決許多火星任務帶來的問題,比如危險的輻射、太空食物儲備和幽居病(因長期離群獨居而引起的憂慮、煩躁等情緒)等等。但是目前的化學燃料火箭無法幫助我們快速實現這一目標,於是一群工程師開始重啟一臺1972年就熄火的發動機進行研究。

化學燃料燃燒所提供的能量能夠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但是借助這種火箭技術前往火星將是一個漫長的旅程。盡管探索核熱技術的研究能夠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但是這種引擎從未真正飛起來過。今年8月份,美國NASA宣稱與原子能公司BWXT簽訂了一份1880萬美元的協議 來為熱核推進系統(NTP)設計燃料和反應堆,而這項新火箭技術有可能開啟太空探索的新紀元。NTP項目的主要負責人Michael Houts稱:“NTP的強大力量將讓我們實現快速的火星往返旅行,而且有可能幫助我們打造出更加先進的系統。”NTP火箭發射所產生的推力足以達到化學燃料火箭的兩倍。NTP火箭不借助氧氣燃燒燃料,而是使用核裂變反應堆作為火爐,加熱液態氫并且排出氫氣作為推力。

火箭從推進系統獲得推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它向后噴射粒子的速度。BWXT公司參與代工的一位研究人員Vishal Patel稱:“熱核推進系統能夠讓你更快的達到火星,它的速度幾乎是目前火箭的兩倍。我們希望能將前往火星所花費時間縮減到3~4個月。”

與其它使用反物質或者核聚變的推進系統計劃不同,研究人員一直在考慮核裂變火箭技術的可行性。這一技術的具體研究開始于1955年原子能委員會的漫游者項目(比建立NASA還早了3年),項目以NERVA火箭原型為基礎,但后來由于縮減開支在1972年停止了研發進程。在那時美國宇航局已經暫停生產阿波羅18-20號飛船和土星5號運載火箭。NTP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太空核熱推進項目(SNTP)中得到短暫的復活,但是這個項目同樣在飛行測試之前就耗光了投資。

BWXT公司NTP項目負責人John Helmey稱:“關鍵在于之前在NERVA火箭上的研究數據得到很好的記錄,我們并不是從零開始。我們是在當時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在合同約定內,BWXT將致力于燃料原件和反應堆芯的概念設計,而現在這項研究面臨多項挑戰。

BWXT公司NTP項目首席工程師Jonathon Witter稱,首先核測試的條例已經變更。引擎排氣中潛在的放射性意味著工程師們不能讓氫氣排放到大氣中。BWXT公司計劃在美國宇航局斯坦尼斯航天中心測試一種新方法,讓氫氣與氧氣結合成更容易收集的水。初期的小規模實驗將使用非放射性氫氣來測試這種尾氣收集方法,這樣未來核測試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尾氣就能夠用現成的技術收集起來。

據Witter稱,工程師們也在對燃料原件進行重新設計,采用新材料環繞鈾燃料微粒。由于火箭效能也與溫度有關,BWXT公司預計陶瓷和鎢材料能夠讓火箭在較高溫度下實現更好的運行。此外NERVA項目使用的是90%高濃縮鈾,在今天已經達到了武器級別。BWXT的設計將使用低于20%的高濃縮鈾,使其限制在低濃縮鈾的范圍之內。Patel稱,低濃縮鈾能夠讓非政府組織參與到這一項目當中,它有可能改變游戲規則。但是太空核技術的失敗歷史不太可能讓美國宇航局在初期的火星任務中獲得成功。

Houts稱:“NTP是幾大先進的推進技術之一,科學家們也提出了許多使用化學燃料和電推動的設計。”最近在密歇根大學打破記錄的電力推進系統原型的研發人員Scott Hall稱:“我很樂意看到這些技術進入太空,但是這些想法無法很快得到實現。樂觀的講可能需要15年,事實上更可能需要50年。核動力推進將與電力推進一樣,進展十分緩慢但充滿潛力和美好的前景”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4 於: 2019-06-18 16:27:29 »


熱核火箭 Nuclear thermal rocket  (NT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0%B8%E7%83%AD%E7%81%AB%E7%AE%AD


Direct Fusion Drive (DFD)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32561.msg242571#msg242571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5 於: 2019-08-12 13:09:13 »

放射性同位素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较小,一般在1牛以下,比冲为250~800米/秒。


核裂变型火箭发动机比冲较高,采用固体堆芯可达750~1200米/秒,采用气体堆芯则高达5000~10000米/秒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B8%E7%81%AB%E7%AE%AD%E5%8F%91%E5%8A%A8%E6%9C%BA



放射性同位素火箭发动机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32879.0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6 於: 2019-08-12 13:14:29 »

NASA獲注資重啟核熱推進技術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19-06-11/77726586

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Hous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於5月22日批准了一項商業、司法和科學(CJS)撥款法案,為NASA提供223億美元資金,其中1.25億美元將用於其空間技術項目中核熱動力推進(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技術的研發。該撥款小組委員會高級成員、眾議員Robert Aderholt表示:「這一法案中對核熱推進的投資至關重要,因為NASA正在規劃2024年的飛行任務。」據悉,NASA近日宣佈了名為「阿提米絲」(Artemis)的登月計劃,將於2024年再次把人類送上月球。

該法案要求NASA制定「一個能夠進行核熱推進示範的多年計劃,包括與太空飛行示範有關的時間表,以及對此功能所支持的未來任務及推進和動力系統的描述。」

核熱推進技術是利用裂變反應堆對諸如氫之類的推進劑進行加熱,然後通過噴嘴加速噴出產生推力,可以縮短深空任務(如火星探索)的行程時間。NASA的核熱推進計劃在太空時代早期就已經開始,但在20世紀70年代被取消。

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市(Huntsville,又被稱為「火箭城」)的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目前負責重啟核熱推進技術的研發,國會和白宮對此都表示支持。「隨著對太陽系的深入探索,我們需要新型推進系統的幫助,包括核動力,」副總統彭斯3月26日在亨茨維爾舉行的國家空間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說。「而且總統和我都知道,在引領世界開拓推進技術方面,地球上沒有比美國火箭城(Rocket City)裝備得更好的地方。」

當前,NASA以及許多由公司和組織開發的太空探索路線仍舊依賴於傳統推進技術,包括化學和太陽能電力推進。核熱推進技術將如何被用於NASA的長期太空探索計劃,目前尚不清楚。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7 於: 2019-09-22 10:56:11 »

「核動力太空船」 最快3個月可達火星

https://fnc.ebc.net.tw/FncNews/world/97507

火星可能是相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Jim Bridenstine日前表示,美國將研發下一代核熱推進技術(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原理是利用核裂變反應產生的熱能推進航天器,估計最快可以3至4個月抵達火星。

 

綜合媒體報導,Jim Bridenstine在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表示,新一代核熱推進航天器利用核反應堆來加熱液態氫,將其變成電離的氫等離子體,並通過噴嘴來產生推力,這改變規則的創新技術可讓旅程時間縮短一半,最快可以3至4個月抵達火星,比傳統化學動力快上1倍。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8 於: 2020-02-23 19:01:01 »

https://tomorrowsci.com/technology/nasa-%E7%86%B1%E6%A0%B8%E6%8E%A8%E9%80%B2%E6%8A%80%E8%A1%93-%E5%BE%B9%E5%BA%95%E6%94%B9%E8%AE%8A-%E5%A4%AA%E7%A9%BA%E6%8E%A2%E7%B4%A2-%E9%81%8A%E6%88%B2%E8%A6%8F%E5%89%87/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回覆文章 #29 於: 2020-10-18 18:57:15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8393/impatient-a-spacecraft-could-get-to-titan-in-only-2-years-using-a-direct-fusion-drive/  

A Spacecraft Could Get to Titan in Only 2 Years Using a Direct Fusion Drive


上图是普林斯顿卫星公司在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Princeton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设计的聚变火箭推进器,推进器有8个场成型线圈(数数看,位于中间腔室的6大2小),2个较小的镜面线圈(位于前部),和2个额外的喷嘴成型线圈(位于后部),由超导材料制成。(超导!超导!超导!),穿过屏蔽的冷却剂管道收集来自中子、轫致辐射(高能带电粒子突然减速时产生的一种辐射)和同步辐射(带电粒子沿弯转轨道行进时发出的辐射)的能量,一个小的中性粒子束将聚变燃料注入发动机的中心,同时推进剂从右侧的电离气体箱中进入。


The concept fusion drive, called a direct fusion drive (or DFD) is in development at the Princeton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 (PPPL).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ere, led by Dr. Samuel Cohen, are currently working on the second iteration of it, known as the Princeton field reversed configuration-2 (PFRC-2).  Eventually the system’s developers hope to launch it into space to test, and eventually become the primary drive system of spacecraft traveling throughout our solar system.  There’s already one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target in the outer solar system that is similar to Earth in many ways – Titan.  Its liquid cycles and potential to harbor life have fascinated scientists since they first started collecting data on it.  And if we properly utilized the DFD, we could send a probe there in a little under two years, according to research done by a team of aerospace engineers at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the New York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led by Professor Roman Kezerashvili and joined by two fellows from the Politecnico di Torino in Italy – Paolo Aime and Marco Gajeri.



==

PART1 等离子推进器--面向深空探索的次世代发动机(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553408

PART2   等离子推进器--面向深空探索的次世代发动机(二)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554307

PART3 等离子推进器--面向深空探索的次世代发动机(三)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556514

直接聚变推进火箭(FDR,fusion drive rocket)代表了一种革命性的聚变推进方法,
即动力源直接将其能量释放到推进剂中,而不需要转换成电能。这里有2个条件:一是聚变,二是推进(这不费话吗),也就是说聚变火箭必须是以能实现星际推进任务为基础的聚变装置,这也决定了聚变推进火箭对聚变磁约束方式、聚变燃料、具体的推进参数设计有着不同于发电用聚变装置的设计思路。

既然是聚变,大致可分为磁约束、惯性约束,但目前有合并的趋势,使用磁惯性约束能够更容易达到聚变条件,克服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可以翻翻我之前写核聚变的文章。此外工程上还有不进行约束的,使用反质子作为催化剂诱发裂变进而引发聚变,但总感觉有那么一点不纯粹,这个以后找时间再聊吧。
工程1:MSNW的聚变火箭
工程2: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聚变火箭
工程3:PPPL的直接聚变推进器 DFD


« 最後編輯時間: 2020-10-23 07:17:49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2] 3 4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