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通知:5/24可能有一場209P/LINEAR彗星引起的流星雨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50根據流星雨專家預測:第209號彗星209P/LINEAR的殘渣碎屑,可能會在5/24前後帶來一場流星雨。這場流星雨並不在每年例行發生的大小流星雨之列,而是一場新的流星雨。這群流星雨的輻射點位在鹿豹座(Camelopardalis),而極大期在5月,因此流星雨專家將之稱為5月鹿豹座流星雨(May Camelopardalids)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1&idx=776目前預測5月鹿豹座流星雨極大期在臺北時間5/24的14~16時,絕大部分的流星雨專家預報最可能的ZHR~100+,大約相當於1月初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中英仙座流星雨和12月中雙子座流星雨這些年度三大流星雨的程度;有些流星雨專家則預期更多,可能達200顆以上,甚至是400顆左右,可能是209P/LINEAR彗星於1800~1900年代回歸時遺留下來的流星團塊,且團塊中的殘渣有些直徑達1mm左右,所以5月鹿豹座流星雨的流星有很大一部份屬於偏亮而易觀察到的。而此群流星速度並不快,估計僅有每秒18公里,大約與年度固定發生的各流星群中最慢的相當。
這群流星雨的數量究竟會有多少,流星雨專家們其實都不敢打包票,畢竟這是一群全新的流星雨,以前從未有過詳細的觀察記錄,而且也不清楚這顆彗星在1800年代的活動程度強不強,所以這群流星雨的數量究竟會有多少,流星雨專家們其實都不敢打包票,真實數量得等到發生過後才能確定。不過絕大部分的流星雨專家都不認為會達到ZHR>1000的流星暴等級;另一個極端的預報認為可能僅有每小時數十顆,甚至最「看衰」的則認為搞不好1顆都沒有。
第一位提出209P/LINEAR彗星可能在2014/5/24引發流星雨的是SETI研究所的Peter Jenniskens;他在2006年計算得知會發生這樣的結果後,馬上向芬蘭天體動力學者Esko Lyytinen請求確認,最後確認無誤。
法國IMCCE的Jeremie Vaubaillon和俄羅斯Mikhail Maslov後來分別獨立計算結果也同意Jenniskens兩人的結論,並加註說:209P彗星在1803~1924年之間總共25次回歸遺留的殘渣,都會在2014年5月24日經過地球附近,不過5/24可見的流星雨,主要還是1898~1919年間留下的團塊。此外Vaubaillon的預測還指出:209P彗星引起的流星雨,下一次得等到2022年與2045年才會發生。
目前正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就讀的葉泉志及共同研究者Paul Wiegert於2013年發表的相關論文則指出:這群流星雨最大的變數其實是彗星活動強不強的問題。目前209P/LINEAR彗星的塵埃釋出率非常微弱,如果只有近期如此,那麼5/24的流星雨或許會如預期得很有看頭;但如果從以前到現在這顆彗星的塵埃釋出率都這麼微弱,那麼這場流星雨的可期待性可就低得不得了。
對臺灣地區而言,鹿豹座幾乎是拱極星座,也就是說,一天24小時都出現在地平面之上;但是,在此時節的夜間時間,鹿豹座的位置大都在北極星高度以下,貼近北方地平面的位置。因此雖然這群5月鹿豹座流星雨為整夜可見,但受到大氣消光的影響,可見流星數量會比原本估計的少;同理,緯度愈高的地區,觀察條件會愈好。
再者,由於極大發生時間在臺灣的白晝,最佳觀測點是北美洲一帶,有親朋好友在北美一帶的居住或旅遊者,不妨提醒他們趁機去觀賞。
臺灣地區本身則可在5/24傍晚入夜後觀察到隔日5/25的凌晨天亮時分,按各流星雨專家預報的最佳狀況下,無光害、無空氣污染的高山地區最多每小時約10~20顆,但流星數量在入夜後逐漸遞減,而且流星雨專家預期極大期發生的時間僅延續數小時,所以台灣地區的觀察條件並不佳;如果這些流星雨專家預報失準,致使極大期發生時間延後,那臺灣地區就賺到了—但這個狀況期望期望就好了,不見得會發生哪!
5/24逢下弦過後,月亮直到5/25凌晨2:30左右才會升起,所以5/24傍晚入夜之後沒有月光影響,這是唯一可「安慰」的一點。
以下為三組不同流星雨研究團隊所做的臺灣高山流星雨數量預報,取自http://meteor.seti.org/網站,由左至右分別為Lyytinen & Jenniskens、Vaubaillon與葉泉志(Ye),提供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