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1&idx=660 今年極大期發生時,適逢上弦月之前,在輻射點東昇之前,月亮便已西沈。因此從8月12日晚上22時輻射點東昇後,一直觀察到隔日凌晨天亮前。天亮前的輻射點高度比較高,觀察條件比較好。而今年極大時間內,此群流星雨的輻射點的仰角達40度以上,大氣擾動造成的影響比較小,觀察條件更有利,預估在沒有光害且空氣透明度佳的觀察環境下,每小時約可見60~70顆流星,相當於平均每分鐘可見一顆。 美國NASA流星體環境研究室(Meteoroid Environment Office)研究員Bill Cooke指出:英仙座流星雨的火流星數量之所以這麼多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它的母彗星也比較大的關係。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第109號週期彗星,史威福-塔托彗星(109P/Swift- Tuttle)。這顆彗星直徑約26公里,繞太陽公轉一周約需130年。它上一次回歸時間是在1992年,下一次需等到2122年。
英仙座流星群曾在1991~1992年爆出400顆以上的數量;1990年代末數量已降成100左右。1990年代之後數量增多的主因就是母彗星於1992年的回歸造成的。目前彗星正遠離中,流星數量也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不過仍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