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腐蝕溝渠顯火星曾發大洪水
腐蝕溝渠顯火星曾發大洪水
2024-06-02 00:05:28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腐蝕溝渠顯火星曾發大洪水  (閱讀 1602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於: 2013-05-14 10:44:42 »

腐蝕溝渠顯火星曾發大洪水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tech.china.com/science/universe/1030/20130514/17831244.html

據國外媒體報道,“火星一號”的創始人巴斯·朗斯多普(Bas Lansdorp)本週宣佈了一項驚人的火星計劃:從全球志願者中選出4名前往火星,目前已經有7.8萬人報名參加本項單程火星計劃。但是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之旅充滿了危險,他們太空服靴子下的火星塵埃可將4名志願者殺死,這些火星塵土被認為是有毒的。雖然火星充滿了危險,但這裡已經被證明存在過液態水,最新的影像和地形研究發現火星上曾出現過特大洪澇災害,其痕跡遺留在目前已經被侵蝕嚴重的溝渠中。

    在本週于華盛頓舉行的H2M火星載人探險會議上,科學家們分析了前往火星探索的風險,重點研究了火星土壤的有毒成分對宇航員健康的危害,這些粒徑非常細小的橙色塵埃覆蓋在火星表面,行星際飛行的醫療專家認為在以往我們使用無人探測器降落火星時就發現了這一情況,這一消息可能會導致許多“火星一號”的申請者望而卻步。未來二十年的主流探索目標依然是火星,人類將開啟行星際之旅時代,相比較于近地軌道的空間環境,宇航員們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風險。

    目前,火星上存在的對人體健康不利物質包括高氯酸鹽、硅酸鹽、塵土顆粒等。高氯酸鹽這種物質具有毒性,可用於火箭燃料的生產,但是科學家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發現了一些頑強的細菌,它們可以利用該物質作為能量來源,如果人體暴露在地球上高氯酸鹽污染的地區,甲狀腺就會受到損害。早在2008年,NASA的鳳凰號探測器首次發現火星表面層土壤中存在高氯酸鹽污染,證實了1970年海盜探測器發現的疑似物質。最近,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也在蓋爾撞擊坑中發現了類似的有毒物質,事實證明火星的風化層中充滿了毒素。

    火星風化層中還存在硅酸鹽物質,如果人體吸入該物質就會與水作用,進而導致各種呼吸系統的疾病。另外塵土顆粒也可以導致宇航員肺功能下降,在人體水分的作用下,形成硫酸鹽物質,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認為這些有害顆粒可刺激眼睛、皮膚和呼吸系統,並設定了推薦接觸下限,NASA的好奇號和機遇號都發現火星岩石中存在石膏物質,這也是火星存在潮濕環境的證據。

    當然,未來的宇航員並沒有將身體完全暴露在火星環境中,似乎火星風化層塵埃並不會對宇航員構成威脅,但是根據阿波羅登月計劃發現,月球風化層顆粒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可以粘附在宇航服、裝備表面,並攜帶大量的靜電,污染宇航員生活艙內部,也會阻塞空氣過濾系統,污染食物等,一旦火星殖民者抵達火星表面,宇航員還將受到持續性的高輻射環境威脅。

    殖民火星顯然是一個風險極大的冒險,但是科學家不斷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曾經存在的證據,而火星為何會變成現在的模樣、以及火星上是否支援過生命問題一直是人類探索火星的動力,最新的火星溝渠痕跡調查發現火星上曾出現過特大洪水,在四十年前,NASA的海盜飛船就發現了疑似線索,風、熔岩和泥石流侵蝕的地貌曾經發生過大洪水,來自西南研究所的科學家基思·哈裏森認為這些現象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成為了謎一樣的問題,沒有被解決,而液態水卻是最有可能的作用因素。但是火星上的液態水來源於何處呢?科學家認為地下環境可以保存液態水,有證據表明深處的湖泊有足夠的力量形成這些溝渠。

    NASA噴推實驗室火星研究員尼古拉斯·華納認為這些地貌被作用的時間顯得較短,因此特大洪水可能出現在火星上,通過歐洲航太局火星快車以及NASA火星軌道勘察探測器的調查顯示,大量的洪水自上而下沖刷並形成了溝渠,盆地慢慢地被地下水所填補,最終達到數公里深,在特大洪水的通道上形成了非常大的溝壑。火星上的溝渠也呈現齣戲劇性的分佈,盆地的形成來自於隕石等天體的撞擊,當地下水補充滿一個盆地後,就會溢出,然後填滿下一個盆地,因此在盆地之間就留下了沖刷的溝渠。

    目前的火星研究已經確認這顆行星曾經存在液態水,較深的湖泊、淺海的液態水可能來自地下水或者兩極地區,液態水沖刷過的區域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可能經歷了數百萬年或者僅僅是數百天。如果火星的液態水來源於兩極地區的冰層融化,那麼火星大氣必須確保水分不至於變成氣態消失,曾經的火星大氣可能更厚。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