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日本天文學家 Ko Arimatsu 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位於 古柏帶中 大小僅 1.3 公里的天體微行星
日本天文學家 Ko Arimatsu 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位於 古柏帶中 大小僅 1.3 公里的天體微行星
2024-06-01 07:57:12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日本天文學家 Ko Arimatsu 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位於 古柏帶中 大小僅 1.3 公里的天體微行星  (閱讀 1434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於: 2019-01-29 18:33:08 »

https://www.forbes.com/sites/jamiecartereurope/2019/01/28/mysterious-missing-link-object-found-at-edge-of-solar-system-by-scientists-using-tiny-telescopes/#66b8edb24f95

Missing-Link in Planet Evolution Found







日本國家天文台天文學家 Ko Arimatsu 領導的團隊,決定藉掩星(occultation)現象來尋找微行星

https://technews.tw/2019/01/29/%e6%97%a5%e6%9c%ac%e5%a4%a9%e6%96%87%e5%ad%b8%e5%ae%b6%e9%9d%a0%e5%85%a9%e5%8f%b0%e5%83%85-28-%e5%85%ac%e5%88%86%e7%9a%84%e6%9c%9b%e9%81%a0%e9%8f%a1%ef%bc%8c%e7%99%bc%e7%8f%be%e5%8f%a4%e6%9f%8f/

掩星現象是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通過的遮蔽現象,一般而言,掩蔽者的視面積比被掩蔽者還大。研究團隊在一間學校的校舍屋頂架了兩架 28 公分 Celestron 望遠鏡,於 2016 年 6 月 25 日~2017 年 8 月 1 日期間,花 60 小時監測約 2,000 顆恆星。接著分析數據發現,只有其中 1 顆恆星的光度在觀測期間下降,代表有某顆物體從那顆恆星前面經過,計算後估計該物體寬度僅 1.3 公里。

此次發現可以支持由蘇聯籍俄羅斯天文學家維克托·薩夫羅諾夫(Viktor Safronov)的微行星假說,指行星是微小塵埃顆粒經過不斷的碰撞與黏合所形成,當小天體的直徑達到約 1 公里大小時,就可以經由重力相互吸引,更快地形成月球尺度的原行星。

不過也許更厲害的是,該團隊總共只耗資新台幣約 50 萬元,遠遠不及大型國際計畫預算的 0.3%,卻發現了連大型望遠鏡都看不見的小天體。嘿,如果你也是手頭剛好有點閒錢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或許可以一起來幫忙尋找古柏帶微行星?

該團隊的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回覆文章 #1 於: 2019-01-30 12:26:49 »




中美掩星計畫(TAOS: The Taiwanese-American Occultation Survey)又稱台美掩星計畫,是一個對外太陽系的自動巡天系統[1]。該計畫使用四個口徑50公分的望遠鏡組成陣列觀測掩星天象。海王星外天體大多因為過小而難以直接觀測到;繞射則決定了掩星觀測時所能觀測到最小天體。中美掩星計畫預期能發現直徑500公尺以上的古柏帶天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7%BE%8E%E6%8E%A9%E6%98%9F%E8%A8%88%E7%95%AB

中央研究院與美國史密松天體物理台、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進行「海王星外自動掩星普查計畫」(Transneptunian Automated Occultation Survey,TAOS-2),將在墨西哥建立三座口徑1.3米望遠鏡,預計於2016年啟用


被日本 發現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回覆文章 #2 於: 2019-01-30 17:27:59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814097.htm

直径为2.6公里的新天体使用久经考验的“掩星”方法被发现。由于很难确定“掩星”准确的时间,研究人员通过在屋顶上安装两个28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对大约2000颗星进行60小时监测。

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柯伊伯带发现这类天体,这是一片延伸到海王星之外的岩石和冰冷碎片。虽然那里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天体,但我们只知道一些大的天体。直径为2377公里的冥王星当然是最引人关注的,而其他大型天体还包括如Haumea和Makemake等矮行星,直径分别为1632公里和1430公里。相比之下,几周前新视野号近距离飞掠的Ultima Thule直径只有32公里。

柯伊伯带的大多数天体应该更小,直径在2到20公里的范围内。天文学家很难在这个距离观测到这么小的天体,所以此前在这个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 直到现在。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天体是行星形成中“缺失的一环”。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柯伊伯带发现了直径为2公里到几公里的小天体。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