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我们并未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宇宙中
我们并未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宇宙中
2024-06-16 12:54:00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我们并未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宇宙中  (閱讀 1513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90



« 於: 2017-10-03 18:36:51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57589.htm

在以电影《十三层空间》(The 13th Floor)为代表的许多科幻作品中,都提出了“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宇宙中”的问题。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很荒谬,但其实从古代开始,就有哲学家在不断地推敲它。去年的时候,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亦曾表示,我们很可能生活在一个虚拟宇宙中;甚至引来了知名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在一年一度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纪念辩论赛”上展开了唇枪舌剑。

作为那场辩论的主持人,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计算机运行的程序中的概率为 50%”。

有趣的是,随着我们对宇宙演化的不断了解,物理学家们发现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似乎就具有这样的特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假说可以成立,比如来自纽约大学的大卫·查尔姆斯(David Chalmers)教授就表示: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90



« 回覆文章 #1 於: 2017-10-03 18:37:42 »

先前說法


我們是否處在一個計算機模擬的宇宙之中?
http://www.ifuun.com/a201641515525/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90



« 回覆文章 #2 於: 2017-10-10 19:41:55 »

https://ccc.technews.tw/2017/10/10/singularity-simulation-elon-musk-universe-human-alien/

不過,來自牛津大學和希伯來大學的兩位物理學家計算出,人類不可能生活在虛擬情境中,宇宙沒有足夠空間可運行如此大規模的模擬。雖然,科幻迷或哲學家不見得同意物理學家的推論,畢竟強大的母體絕對有能力讓人類以為這些「計算結果」是真的。

在好萊塢經典電影《駭客任務》中,一直以為自己過著日常生活的主角尼歐某天才知曉,原來自己生活在電腦程式創造的虛擬世界,人類被當作營養源飼養著,而電腦母體透過內建的各種程式和人體大腦神經聯結,使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心理等感受,就連「死亡」都彷彿是真的。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博斯托姆(Nick Bostrom)2003 年時提出一篇論文,背後思想便是人類非常可能生活在電腦模擬中。21 世紀的人類善於利用電腦進行計算模擬,那麼絕對擁有比我們還要先進計算能力的未來人類、或是宇宙一方的智慧物種勢必會做相同的事,他們也許已經強大到可以模擬祖先──也就是說,我們這些「祖先」其實只是未來子孫造出來的虛擬人物。從統計學角度來看,21 世紀的人類生活在虛擬宇宙的機率還真不小,人造宇宙的數量事實上遠遠超過一個真實宇宙。

自從他發表作品之後,不少科學家紛紛跳出來支持這種理論,同樣贊同模擬理論的還有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 Grasse Tyson),他指出,21 世紀人類是真是假,大概各占 50% 賠率。而 Elon Musk 沒那麼樂觀,他提出自己都覺得瘋狂的結論: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的機率只有十億分之一。10 月 5 日他在個人推特表示,模擬系統的奇點即將到來,他很期待一睹那個新世界的真面目。哲學的對面,物理學家嘗試驗證模擬宇宙的可能性。來自牛津大學和希伯來大學的學者 Zohar Ringel、Dmitry Kovrizhi 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科學進步》期刊發表論文,他們用數據表明「想模擬出這個世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科學家首先嘗試使用蒙地卡羅方法來模擬涉及磁場的量子霍爾效應,有關時空異常的神祕物理現象,在物理學中,蒙地卡羅方法通常用於模擬具多個變量和維度的系統。隨後他們卻發現,模擬的複雜性將隨著模擬粒子數量增加而呈現指數增長,每添加 1 個粒子,計算儲存能力就必須加倍,導致這種模擬很快就變成不可能的任務。簡單地說,想要模擬出 21 世紀,背後需要的運算能力強大到幾乎不可能存在,在目前的已知宇宙,根本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可儲存模擬的原子訊息。

當然,人類到底是真實還是虛擬的辯論不會就此打住,因為我們無法解釋人類離未知的先進領域到底有多不可及,也許在其他地方,人類的物理知識可被打破。不論你相信自己是真的還假的,時間到了終究眼睛一閉了事。


* 1345039015-897296807_n.jpg (12.58 KB, 600x248 - 已被閱讀 70 次.)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