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
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
2024-06-01 15:35:47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  (閱讀 3766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於: 2014-12-08 11:51:25 »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满200次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52329.htm

资源卫星01星、02星和02B星分别于1999年10月14日、2003年10月21日和2007年9月1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用于此次发射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飞行。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52375.htm
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
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送入太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200次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 长雷凡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将在未来7年内完成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此外,长征五号、七号火箭也将尽快实现首飞,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 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可满足载人登月需求。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运载能力的大小,决定着空间应用水平的高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说,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安全性直接决定着卫星、飞行器等产品的使用效能,也直接彰显一个国家的航天实力。

对于火箭而言,运载能力、快速进入空间能力、安全性能又至关重要。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面临着更新换代。中国已经规划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未来的发展型谱,采用新型的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推进剂,构建了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序列。

雷凡培向记者透露,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关键技术已经突破,正在进行后期的验证工作,预计2年之内在海南发射场实现首飞。长征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是现役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两倍左右,今后主要用于发射大吨位的近地轨道航天器,如空间站、大型低轨遥感卫星等。

此外,长征七号是中型无毒无污染的运载火箭,可以把13.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400公里、倾角42°的地球近地轨道,将承担载人航天货运飞船等发射任务,目前正处在研制阶段的末期,预计明年将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作为支撑载人登月任务的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备受关注。目前,美国、俄罗斯重启研制重型火箭。中国也在开展技术攻关。“我们计划通过四五年的时间,突破重型火箭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此后完成重型运载火箭研制,2030年左右实现首次飞行。”雷凡培告诉记者,按照计划,中国将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在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之对接,以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再生式生命保障以及货运飞船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18年前后将发射试验性核心舱。

据悉,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完成200次发射。其中,完成第一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成功率为93%。而完成第二个100次发射仅历时7年,成功率98%,高于美国和俄罗斯。

雷凡培说,得益于中国政府重视航天发展,特别是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牵引,火箭研制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测试程序进行改革,也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特别是我们完善管理体系,把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追求放在第一位,确保了如此高的成功率。”

国际宇航科学院授予的航天领域最高奖项冯·卡门奖获得者,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告诉记者,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经历了由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由末级一次启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并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8.6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6.2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5吨,入轨精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现有长征火箭还具备向月球及太阳系深空发射航天器的能力。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回覆文章 #1 於: 2014-12-08 12:00:26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52427.htm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两个“100次”跨度缩短30年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惺芸大濕
王家貓奴
銀河系
******
文章: 6682


觀星會是個培育飛羽攝影人才的專業網站


« 回覆文章 #2 於: 2014-12-08 12:38:31 »

看來老美那三支香推力驚人,把老中拋在後面了
已記錄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回覆文章 #3 於: 2014-12-08 13:04:39 »

當年美國 saturn V 是第一級 5 F1 . 前蘇聯 也想登月但是使用 20 個engine.. 光一堆引擎就增加多少重量,
但是當年老美就是技術夠.

一些高科技, 大國是把技術鎖在手上不會外流的, 日本 美國 德國都如此吧.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