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會員專區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太空探索/超新星爆炸成珍珠項鍊 哈柏盯震波
太空探索/超新星爆炸成珍珠項鍊 哈柏盯震波
2024-06-11 01:44:13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太空探索/超新星爆炸成珍珠項鍊 哈柏盯震波  (閱讀 3239 次)
Skyray
GSX-401FW STARGAZER
區域板主
銀河系
*****
文章: 8374



« 於: 2010-09-12 00:51:43 »

http://www.nownews.com/2010/09/11/334-2645495.htm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天文學家Kevin France等人,利用哈柏太空望遠鏡在可見光、紫外光和近紅外波段,持續觀測超新星SN 1987A爆發後明亮的「珍珠項鍊(String of Pearls)」的變化,測量物質向外移動的速度和組成成分,以便瞭解爆炸後的能量與重元素重新返回星系、並進而改變週邊環境的狀況。結果顯示這串珍珠項鍊還在持續變亮中,與理論預測相符。

SN 1987A是發生於1987年的超新星爆炸事件,由於發生點在銀河系鄰近的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中,僅約16萬3000光年遠,以天文尺度而言,算是離地球非常近的而得以清楚觀測其變化。SN 1987A爆炸時,將大量氦、氧、氮和像硫、矽、鐵等更稀少的重元素拋向太空,這些元素都是後來行星以及行星上的動植物等生物的基本構成元素,例如人體血液中很重要的鐵,就是來自超新星爆炸的結果。

像SN 1987A這樣的超新星爆炸能量的注入,通常會影響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的物理與化學性質,甚至會影響星系長期演化的結果,例如許多天文學家相信約40~50億年的一場超新星爆炸,是太陽系現今大部分放射性元素的來源。

SN 1987A爆發後,因與星際介質交互作用而形成一圈寬達1光年(9.6兆公里)、如同珍珠項鍊般的景象,驚艷全球。這圈珍珠的物質應該是恆星爆發之前約20,000年向外吹出的,但與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交互作用後,約有30~40處物質比較集中的「熱點(hot spots)」發光形成一顆顆珍珠樣貌;依現行理論,隨著震波繼續向外傳送,這些珍珠還會逐漸成長,甚至彼此合併而形成一道連續的光圈。

哈柏太空望遠鏡是唯一可在紫外波段觀測SN 1987A珍珠串變亮狀況的儀器。絕大部分的資料來自太空望遠鏡光譜成像儀(STIS),STIS在1997年安裝於HST上,在2004年因電力用盡而停止工作,但在2009年5月哈柏最終任務時,太空人為其更新耗材後又繼續為天文研究犧牲奉獻。

France等人比較STIS於2010年1月以及過去15年的觀測資料,從光譜中可得知SN 1987A與週邊環境的溫度、化學組成、密度和運動狀況等性質而進行他們的研究。(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已記錄

觀星之樂~貴在分享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