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分裂形成行星的觀測證據
https://tam.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EF86D8AF23B9A85B&sms=F32C4FF0AC5C2801&s=53809CE9C68DE92C 傳統上,行星形成被認為是一個「由小變大」的過程。當原始恆星逐漸成為恆星的同時,行星也被認為由環繞原始恆星的氣體和塵埃盤(即原始行星盤)中的微小顆粒逐步形成。這些微小的塵埃顆粒類似於極細的煤煙或沙粒,是地球形成的最初始階段。這些顆粒在數千萬年間經由隨機碰撞和凝聚不斷增長,從微米級變為毫米級,再到公尺、公里級,最終可能演變成如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等天體。
另一種理論則提出,行星可以通過「由大變小」的過程快速形成。當環繞原始恆星的氣體和塵埃盤過度增長時,盤內可能會形成螺旋臂結構,當螺旋臂中的物質因引力不穩定而分裂時,行星形成的過程隨之展開。最新的研究顯示,在御夫座AB星(AB Aurigae)這顆原始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中,發現了符合「由大變小」行星形成理論的觀測證據。這項研究由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物理與天文系領導,研究團隊中也包括中研院天文所的湯雅雯助研究員。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