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小行星“入侵警报”系统Scout
==
超过15000颗威胁地球的“近地小天体”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53483.htm自从1898年发现首颗威胁地球的小行星“433艾若思”(爱神星)以来,科学家已发现超过15000颗这样的近地小天体。所谓“近地小天体”是指那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并与它的距离小于4500万公里的小行星、彗星或陨星。美国《发现》杂志曾评出“威胁人类生存的21世纪二十大危险”,其中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位于首位;在联合国认定的“世界四大突发灾难”中,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也位居第一。可见,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威胁之大,它们有地球的“头号杀手”之称。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一起近地小天体坠落事件。这颗直径约60米的陨星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陨石雨”;在坠落区域,许多建筑的窗户玻璃破裂,这一事件造成了1200多人受伤。
目前令科学家最为关注的是一颗叫做“阿波菲斯”的近地小天体,据科学家计算,到2029年,这颗直径约40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将不到4万公里。尽管它2029年撞上地球的危险已被排除,但在2036年仍然存在着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不过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等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应对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威胁,因此民众不必过于担忧。
为了保卫地球安全,科学家正想方设法来避免近地小天体与地球相撞的灾难。中国科学家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科学界目前有多种防御方案,并且有些方案正在准备付诸行动;具“理论可行性”的方案主要有:
一是用核武器去炸掉它,但麻烦的是爆炸很可能把它变成许多小“杀手”,把带有放射性的物体抛入不可预测的轨道;而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近地小天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这种方法一直“毁誉参半”。
二是用太空飞船撞击它,改变其轨道或把它撞碎。这种方法比较有效,但如同用核武器一样,很可能把灾难扩大数倍;它也一直“毁誉参半”。
三是用航空器给它施加压力(即用机械力),使它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其飞行方向。这种方法比较理想,但不易实行,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是用激光使它的表面物质向外发散,从而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用超强激光把它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这种方法也比较理想,但必须要有超大功率的激光系统。
五是用油漆涂料来改变它的颜色,影响它吸收太阳光和热量,通过热能的变化来改变其轨道。这种方法见效比较慢,另外所需的大量涂料如何运去也是个问题。
六是用火箭把一面巨大的风筝形太阳帆发送到它的上面,而张开的太阳帆利用反弹太阳光子所产生的压力把它逐渐推离原来的轨道。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七是在它的表面插入一种如火箭那样的装置,让这种装置不断地喷出物质,像喷气式飞机一样,通过反作用力来改变其飞行方向。这种方法好像有点浪漫色彩。
周教授还指出:所有的方案现在几乎都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它们是否切实可行可靠,还需未来的实践加以检验。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53409.htmNASA称已发现1.5万颗近地天体 平均每周发现30颗
在已发现的近地天体中,大部分(约95%)归功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近地天体观测项目。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特里那巡天系统(Catalina Sky Survey)”和夏威夷的“Pan-STARRS项目”也被指定用于发现和确认近地天体。第1.5万个近地天体是被命名为“2016 TB57”的一颗小行星。它是今年10月13日被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莱蒙山天文台(Mount Lemmon Observatory)的天文学家发现的,该天文台是卡特里那巡天系统的一部分。
新发现的小行星体积较小,直径在50英尺(约15米)至115英尺(约35米)之间。预计它将于今年10月31日时最接近地球,届时其距地球的距离仅是月球距地球距离的五倍,但能安全地掠过地球,对地球不会有什么破坏。
1.5万颗近地天体被发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标志着自2013年以来第1万颗飞向地球的小行星被探测到并登记以来,发现的近地天体的数量增长了50%。近地天体发现的速度正在加快,归功于更高级的望远镜投入使用和观测方法的改进。
意大利近地天体协调中心的埃托雷·佩罗齐(Ettore Perozzi)表示:“过去几年中,近地天地的发现率一直很高,全球每周平均发现30颗新的近地天体。
佩罗齐称:“几十年前,一般一年中仅能发现约30颗近地天体,现在国际上在方面的努力开始得到回报。我们认为,在直径超过1000米的近地天体中,90%以上已经被发现;但即使目前发现的近地天体数创下里程碑的1.5万颗,直径100米左右的近地天体只有10%被发现,直径40米左右的近地天体被发现的还不到1%。
历史上,第一颗近地天体于1898年被发现。在接下来的100年里,只有数百颗近地天体被发现,直到1998年美国宇航局启动了近地天体观测(NEO Observation)项目。从那时起,该项目发现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小行星数量一直在上升。到目前为止,直径460英尺(约140米)及以上的近地小行星中约27%已被发现,而美国宇航局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发现90%以上的近地天体,这意味着发现速度必须加快。
现在看来,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更强大的望远镜将在未来几年内部署,它们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天空。其中一个是“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预计将很快开始投入使用。
发现近地天体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制定计划,以应对那些对我们地球构成实际威胁的小行星。
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观测项目负责人、行星防御官(Planetary Defense Officer)林德利·约翰逊(Lindley Johnson)指出:“虽然未来100年内,没有已知近地天体存在与地球碰撞的风险。但我们发现的大多数是体积较大的小行星,还有更多存在潜在危险的小行星有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