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會員專區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或将5年内检测到引力波
或将5年内检测到引力波
2024-11-01 07:30:55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或将5年内检测到引力波  (閱讀 6591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144



« 於: 2014-06-05 10:52:22 »

或将5年内检测到引力波


==

官方證實尚未找出太初重力波的明確證據
http://pansci.tw/archives/74665

===

宇宙早期引力波的重大发现遭质疑
http://tech.qq.com/a/20140516/014367.htm#p=1

BICEP2望远镜一定不会陌生,该望远镜就是前不久探测到宇宙早期引力波B膜偏振的平台,也是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计划的观测站,科学家通过BICEP2望远镜观测到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微弱微波背景辐射信号,之前科学家认为其与引力波有关,但新的调查认为信号可能存在另一个来源


http://finance.takungpao.com/tech/techimages/2014-05/1386450_2.html
 BICEP2望远镜的内部情景:此前BICEP2望远镜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调查结果认为在大爆炸微波背景辐射图像中出现的可疑信号为极早期引力波行为,这使得宇宙暴涨理论得到证实。根据当前的暴涨模型,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10的负的36次方至负的32次方秒内发生了迅速膨胀,这是我们当前处于宇宙的极早期形态,然而,一些研究人员开始质疑根据极早期微波背景辐射分布图推出的暴涨理论
« 最後編輯時間: 2015-06-01 11:46:34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144



« 回覆文章 #1 於: 2014-09-26 14:30:29 »

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7%E5%AE%99%E6%B3%9B%E6%98%9F%E7%B3%BB%E5%81%8F%E6%8C%AF%E8%83%8C%E6%99%AF%E6%88%90%E5%83%8F

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英文:Background Imaging of Cosmic Extragalactic Polarization,縮寫:BICEP)是一系列宇宙微波背景實驗,專注於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偏振,特別是B模偏振。該系列實驗所使用的望遠鏡分為三代,分別為BICEP1、BICEP2與凱克陣列(簡稱BICEP2)、BICEP3。第三代望遠鏡BICEP3正在興建,預計於2014年暑期竣工。


http://www.space.com/27243-big-bang-gravitational-waves-doubt.html


看到是宇宙 塵嗎??

http://finance.takungpao.com.hk/tech/techimages/2014-05/1386450_3.html

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宣布極早期引力波的發現:本周早些時候的報道提到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錯誤,在對引力波溯源時漏掉了對星際塵埃的分析,這暗示了引力波信號可能有一個不同的來源。在此之前,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Clem Pryke、Jamie Bock、Chao-Lin Kuo等人宣布了他們對引力波的突破性發現超過,認為從微波背景輻射中發現了極早期引力波的信號,但現在該理論存在一些問題
« 最後編輯時間: 2014-09-26 14:32:23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144



« 回覆文章 #2 於: 2015-02-02 13:55:28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67433.htm
原初引力波是爱因斯坦于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它是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一种时空波动,随着宇宙的演化而被削弱。科学家说,原初引力波如同创世纪大爆炸的“余响”,将可以帮助人们追溯到宇宙创生之初的一段极其短暂的急剧膨胀时期,即所谓“暴涨”。2014年3月18日,美国物理学家曾宣布首次观测到宇宙原初引力波存在的证据。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机构物理学家利用架设在南极的BICEP2望远镜,观测宇宙大爆炸的“余烬”——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是由弥漫在宇宙空间中的微波背景光子形成的,计算表明,原初引力波作用到微波背景光子,会产生一种叫做B模式的特殊偏振模式,其他形式的扰动,都产生不了这种B模式偏振,因此B模式偏振成为原初引力波的“独特印记”。观测到B模式偏振即意味着引力波的存在。南极是地球上观测微波背景辐射的最佳地点之一。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比“预想中强烈得多”的B模式偏振信号,但在经过近一年的数据核实后发现,这次的“发现”是个失误,发现的B模式偏振并不是由原初引力波引起的,而是银河系星际尘埃的干扰。经过普朗克太空任务和地面试验BICEP2数据联合分析,并没有发现宇宙诞生引力波的确凿证据,尽管早些时候报道称疑似检测到了。

在加州帕萨迪纳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普朗克美国项目工作的科学家查尔斯·劳伦斯表示:“通过分析两组数据,我们能更好的看到事情的真相。经过联合分析,我们发现BICEP2/Keck检测到的信号其实是来自银河中的尘埃,不过我们也不排除这里面可能存在低水平下原初引力波信号。我认为这仍然是科学进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好例子。”

普朗克和BICEP2/Keck都是设计用于测量138亿年前宇宙诞生后不久释放的遗留辐射。宇宙历史信息的特别来源就存在于这化石般的辐射中,这个特别来源称为宇宙微波背景(CMB)。普朗克绘制了整个太空的CMB,而BICEP2/Keck重点研究南极圈上空一小片天空。


位于南极的观测点

2014年3月,天文学家从BICEP2/Keck的实验中展示了有趣的数据,发现了一个可能从宇宙刚诞生时就有的信号。如果该信号果真来自宇宙诞生初期,那么就可证明古代引力波的存在。科学家们假设这些波产生于宇宙爆炸和快速增长期,当时宇宙只存在了一秒钟,只是一个小碎片大小。

BICEP/Keck实验发现称为B模式的极化光“卷曲”图案存在的证据。随着引力波轻微挤压和拉伸空间构造,这些图案会印在CMB光上。光的极化是其特性之一。通常,光的电磁场在各个方向振动都相同,但是当振动倾向于特定方向时,光就被极化了。

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的Jamie Bock,同时也是喷气推进实验室、BICEP2/Keck以及普朗克团队的成员。他说:“BICEP2报道的涡旋极化图案也在Keck Array的最新数据中发现了。”

欧洲太空总署普朗克项目科学家Jan Tauber说:“搜索早期宇宙的这种独特记录非常困难,同时也让人兴奋不已,因为这种微弱的信号隐藏在CMB极化中,而CMB极化只占光总量的很少一部分。


之前发现的B模式特征

识别原始的B模式偏振光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将它们与距离我们更近的银河系星际尘埃产生的类似物区分开来。银河系充满了以CMB相同频率闪烁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影响观察早期的宇宙光。需要非常仔细的数据分析才能辨别。

BICEP2/Keck哈佛大学协作共同调查员约翰·科瓦奇说:“我们在数据中第一次检测到该信号时,依靠的是当时可用的银河尘埃辐射模型。这说明我们观察的那片天空区域尘埃相对较少。”

BICEP2/Keck实验收集单一微波频率的数据,这让区分来自银河尘埃和CMB的光辐射变得困难。另一方面,普朗克以9个微波和亚毫米频率频道观察天空,其中7个还装备有极化探测器。这些频率中的部分用于测量银河系中的尘埃。经过仔细分析,这些多频率数据可以用于区分光辐射的不同来源。

普朗克和BICEP2/Keck团队联手,结合空间卫星的处理能力和地面试验针对有限天空区域的灵敏性。

Bock说:“设备的噪音限制了我们搜索信号的深度。BICEP2/Keck在一个波长内探测天空。为了知道多少信号来自于银河,我们使用普朗克在多个微长的测量。结合BICEP2/Keck和普朗克的探测数据,我们能得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数据。”

最后结果表明,大多数原始的BICEP2/KeckB-mode信号可以解释为银河系尘埃。至于宇宙膨胀阶段的信号仍没有很大发现。

普朗克/BICEP/Keck联合研究为来自宇宙膨胀时期的引力波数量设定了上限,这部分引力波可能生成于宇宙膨胀时期,但是就目前的分析尚不能证实。

同为普朗克和BICEP2成员的Brendan Crill表示:“关于引力波的信号新上限与我们早些时候利用普朗克CMB的温度波动获得的上限一致。引力波信号仍仍然可能存在,研究绝对会继续下去。”

原初引力波:填补验证广义相对论最后一块拼图

直到广义相对论发表近百年后的今天,神秘的引力波依然未向人们一展真面目,但在此之前人们已经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乔瑟夫·泰勒和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一个双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两颗中子星亲密环绕并变得越来越接近,这意味着两颗星正在损失能量。由于其轨道变化与相对论的预测完全吻合,两名科学家认为能量正在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这一发现让他们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奖。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中的微弱电磁波信号。过去几十年间,科学家通过观测微波背景辐射来寻找“大爆炸”的痕迹,但一直没有测量到引力波的独特印记——B模式偏振。

在天体物理学家看来,此次观测到的事实一旦被确认,将成为暴涨理论的首个直接观测证据。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黄庆国曾表示:“引力波的发现有可能帮助我们了解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内的宇宙物理规律,并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引力波宇宙学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144



« 回覆文章 #3 於: 2015-02-02 21:32:59 »

官方證實尚未找出太初重力波的明確證據
http://pansci.tw/archives/74665
太初重力波原來是星際塵埃的雜訊

還記得去年轟動一時,震撼天文物理界的重大發現「太初重力波」嗎?現在科學界要對當時的結果打上一個問號。普朗克號(Plank)和BICEP2的共同分析結果指出,當時所認定的訊號極有可能只是來自銀河系裡的塵埃,並非當初所言的太初重力波。

歐洲太空總署(ESA)在一月三十號正式宣布了該實驗的結果。而在前一天,團隊裡的成員已經將消息發佈到網路上;該消息在廣泛被轉載後已經撤下。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144



« 回覆文章 #4 於: 2015-06-01 11:43:56 »

我们或将5年内检测到引力波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98621.htm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引力波是根据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理论预言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时空的涟漪。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迄今资助的最 为雄心勃勃的计划便是一项名为“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的项目。LIGO包括两台L型的干涉仪,各自拥有长达4公里的长长轨道。而在轨道的尽 头悬挂有镜片,这些镜片的运动被以相当于一个质子直径1/1000的精度进行测量记录。

ligo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22723.0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17&topic=23046.0
« 最後編輯時間: 2015-06-01 11:45:36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