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163 伴星的彗星是讓北落師門A系外行星系統顯得奇特的關鍵
其中北落師門A這顆恆星,擁有全天空最著名的系外行星系統—除了有一顆系外行星之外,還有圈很特別的彗星帶。英國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Grant Kennedy等天文學家近日宣布他們的新發現:利用赫歇爾太空望遠鏡(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的觀測資料,這個聚星系統中質量最小的北落師門C也擁有自己的彗星帶。
閃耀著藍白色光芒的北落師門A,是地球上所見全天最亮的恆星之一,位在秋季南天的南魚座方向,是秋季星空中唯一的1等星,在寂寥的秋季星空中相當明顯;而其距離僅約25光年,可算是太陽的近鄰。北落師門C是今年10月才發現是北落師門系統的成員,另一編號為LP 876-10,僅是顆昏暗的紅矮星,必須用望遠鏡才能觀察得到。
由於北落師門A相當顯著,使得它成為哈柏太空望遠鏡很重要的觀測目標之一,也因此而經由哈柏觀測發現了它周圍有彗星帶,這不僅是北落師門A有系外行星的證據,後來甚至直接拍到這顆系外行星的身影,即北落師門b(Fomalhaut b)。(備註:北落師門b是系外行星,北落師門B則是這個聚星系統裡的第2顆恆星,所以星名必須非常注意英文的大小寫喔。)
Kennedy等人認為:北落師門C的彗星帶,可能握有北落師門系統某些謎題的關鍵線索。因為同一恆星系統中,同時有兩個彗星帶的狀況相當罕見,而且這兩顆恆星彼此間的距離只有2.5光年,雖然比太陽到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Alpha C星(比鄰星)的4.2光年還近得多,但卻已是目前已知分得最開的恆星系統之一。這讓Kennedy等人不禁懷疑:為何A和C會同時擁有彗星帶?這兩個彗星帶彼此間是否有任何關聯性?
北落師門A行星系統的奇特之處,在於彗星帶和北落師門b這顆行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天文學家認為這些軌道之所以是橢圓形而非圓形,是受到行星系統以外的某些天體接近北落師門A之後的重力擾動結果,或許是一顆尚未偵測到的行星,也或許是北落師門系統的B和C這兩顆恆星。
在北落師門C周圍發現彗星帶,讓這些天文學家終於找到一個能解釋北落師門A行星系統怪異之處的理由,因為這不僅可解釋為何A星彗星帶的軌道是橢圓,而且可以讓彗星帶中的彗星互撞頻率增加,釋放出大量塵埃與水冰,讓A星彗星帶變得比原來還亮,從而得以被觀測到。很少有恆星周圍的彗星帶如北落師門A的彗星帶這般明亮,而北落師門C彗星帶的發現,顯示A與C之前很可能曾近距離接近過,才會讓A彗星帶的亮度增加。
天文學家先前原本認為造成北落師門A彗星帶與行星的軌道成橢圓形的,應該是來自A本身行星系統內的擾動,沒想到現在看來似乎是來自行星系統以外的其他恆星。要證實兇手是否是C,只要仔細測量未來幾年的C星軌道即可。
這個恆星間彼此交互作用的版本,其實相當普遍。例如艾桑彗星,在今年11月底以非常近的距離通過近日點之後,便被扯碎消散,這在太陽系是很常見的事,那麼在其他行星系統中應該也會發生。而北落師門系統的恆星彼此間的接近,很可能會導致一些彗星的軌道改變成類似艾桑這類掠日彗星的狀況。
赫歇爾太空望遠鏡是以紅外波段進行觀測,不過在2013年4月因負責冷卻儀器用的氦氣用盡而停止觀測工作,這是在北落師門C發現之前的好幾個月。幸好天文學家調閱赫歇爾的觀測資料庫,發現在2011年的觀測影像中就曾拍到過北落師門C的身影,這才讓Kennedy等人有了這項新發現。
其實Kennedy等人早在數年前就知道這個彗星帶的存在。Kennedy等人利用赫歇爾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尋找並研究距離太陽數百光年內眾多恆星的彗星帶。彼時,北落師門C還被稱做LP 876-10,天文學家認為它是一顆單獨存在、有彗星帶的紅矮星。這樣的發現也相當少見,且原因未明,因此吸引了天文學家的注意。而在今年10月,當LP 876-10其實是北落師門恆星系統其中一員的消息披露之後,Kennedy等人立即聯想到它的彗星帶可能與北落師門A行星系統的異常橢圓軌道可能有關,甚至可能是這個解開其異常橢圓軌道之謎的關鍵。
Kennedy等人現在正在嘗試利用電腦模擬來檢測這個恆星近身戰的想法,並設法取得更詳細的北落師門C觀測資料。而北落師門B沒有如它的兄弟們一樣擁有彗星帶,也是個奇怪的地方。如果電腦模擬結果出現和天文學家看到的情形一樣,那麼北落師門系統將是這個恆星交互作用理論的前哨戰,將可應用到其他恆星系統中,看看會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