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會員專區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67P彗星出現紫外線極光的現象
67P彗星出現紫外線極光的現象
2024-11-25 13:48:57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 4 5 [6] 7 8 9
  列印  
作者 主題: 67P彗星出現紫外線極光的現象  (閱讀 211350 次)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3



« 回覆文章 #75 於: 2014-11-13 00:38:45 »

登陸成功了~期待第一張相片中 Grin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大瘋起嘻
星系團
*******
文章: 16638



個人網站
« 回覆文章 #76 於: 2014-11-13 00:42:46 »

10年的旅程,終於吐舌頭的小傢伙成功登陸了,了不起的成就

藉由收集到的資料,確認登陸成功,稍晚會傳回影像
已記錄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77 於: 2014-11-13 08:19:03 »

goole 

但是 為何沒有登陸畫面?



* 1.jpg (67.75 KB, 752x307 - 已被閱讀 434 次.)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78 於: 2014-11-13 08:56:10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45603.ht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45637.htm

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软着陆彗星:固定装置出问题


11月12日北京时间傍晚16:35左右,欧空局罗塞塔探测器成功释放“菲莱”着陆器,尽管此前在检查中发现菲莱着陆器顶部的反推冷气发动机出现故障且无法修复。但在经过一整夜紧张研究之后,欧空局的工程师们仍然决定让菲莱按计划执行登陆方案。


这是菲莱着陆器上搭载的ROLIS(Rosetta Lander Imaging System,罗塞塔着陆器成像系统)在朝着彗星表面下降的过程中拍摄的图像,拍摄时距离彗星表面大约3公里

菲莱分离后传回的第一张图像——这是小菲莱寄回家的第一张明信片。此时菲莱刚刚脱离罗塞塔飞船,照片里可以看到罗塞塔飞船的太阳能板和一部分“身体”。

28分20秒的延时之后,北京时间17:03左右,欧空局控制中心收到确认消息,菲莱已经与罗塞塔飞船安全分离,朝着彗星表面下降整个过程需要7个小时,在北京时间11月13日00:02左右,最终确认菲莱安全抵达了彗星表面。

而根据最新消息,菲莱在着陆后,其另外一套用于固定自身的预防设备——鱼叉头系统也出现了故障,这样菲莱便只能依靠自己的三条腿上的钻头固定装置让自己附着在彗星表面而不至于移动。这样的情况显得非常脆弱,原有的三道保险只剩下了一道,让人非常担忧。欧空局的官方推特账号最新更新的消息表示该局目前正在组织工程师对情况进行评估并尝试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
罗塞塔”项目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大胆探测计划,其目标是追踪并最终进入一颗彗星的轨道,随后向彗星地表释放一颗着陆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彗核进行登陆探测。其确定的考察目标位木星族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2014年8月6日,经过十年追赶,罗塞塔安全进入围绕彗星运行的轨道。

在8月至11月间,罗塞塔飞船一直在围绕彗星运行,其搭载的各项设备对彗星表面进行了详细考察,确定其地表环境条件。2014年11月12日,按照计划罗塞塔飞船将会释放“菲莱”着陆器登陆彗星表面。菲莱携带了一系列设备用于图像拍摄以及彗核表面样品分析。罗塞塔飞船将持续追踪彗星一直到它过近日点(约2015年8月),考察在此期间彗星发生的变化。

罗塞塔项目最早是在上世纪1970年代开始构思,其最初的设计是一项彗星取样返回任务。最终欧空局科学项目委员会在1993年11月批准了罗塞塔项目的实施。最初确定的考察目标是彗星46P/Wirtanen,但随后在确定飞船的发射时间被定在2004年之后,项目的探测目标被重新确定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2004年3月2日,罗塞塔飞船从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由一枚阿丽安-5型火箭发射升空,随后进行了3次地球引力弹弓借力和一次火星引力弹弓借力。在其追逐彗星的途中,罗塞塔相继在2008年和2010年飞越了2867号小行星Steins以及21号小行星Lutetia,随后在2011年6月进入休眠状态。

罗塞塔飞船在2014年开始进入执行任务状态——1月20日按计划从休眠中苏醒,随后进行了设备检查,并继续朝着彗星飞行。

着陆之后

现在,菲莱已经着陆到彗核之上。根据计划,在着陆之后,着陆器上的设备将开始对彗星地表的密度和热性质进行观测,气体分析仪将帮助检测并确认那里可能存在的 任何复杂有机质,与此同时其他设备也将对彗星的磁场,以及彗星与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观测——太阳风是一种源自太阳的高能粒子流。

菲莱着陆器还携带有一部钻机,其大约可以钻进彗星地表之下20厘米深,并将样品送入其内部的测试系统。在此之后,罗塞塔轨道器将持续伴随彗星,继续运行至少一年,观察彗星在逐渐接近太阳时发生的变化。到明年夏季,彗星与太阳的距离将缩小到1.8亿公里以内,此时彗星表面每秒钟都将会喷射出数以百吨计的物质。

这将是一场盛宴——经过10年 的漫长旅程,一路上飞过地球,火星还有两颗小行星,现在它将得偿所愿。人类此前曾经成功地在行星,卫星以及小行星的表面着陆,但迄今我们却从未尝试过在一 颗彗星上着陆。这一局面的出现是有充分理由的:彗星的引力场很弱,是由非常松散的水冰,尘埃和岩石构成的组合体,外形也非常不规则。它们的行为难以预料, 简直臭名昭著。

在过去的轨道周期内,像67P这样的彗星已经遭受过热作用,因此其地表物质成分已经被改造,但其地表下的物质仍然是相对原始的,从而让我们可以一窥太阳系早期的化学成分信息。

甚至即便抛开这样的科学成就不算,光是这一任务中克服的巨大工程学挑战本身就足以说明我们的现代航天已经变得如此先进而硕果累累。这让我们对于未来的探测项目充满期待。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塞塔项目几乎是让科幻成真,而这一项目实际上也在帮助我们解答那一个终极问题:在宇宙中,我们是孤独的吗?

从任务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到今天成功的实施,时间跨度超过40年,即便从正式被批准进入实施阶段,也已经过去了超过20年的时间。罗塞塔飞船从2004年发射到2014年最终赶上彗星,经历了漫长的10年艰辛,期间3次飞过地球,1次飞过火星,沿着复杂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超过60亿公里,终于得偿所愿。这几乎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一代科学家整个的职业生涯都奉献在了这个伟大的世纪项目上。

« 最後編輯時間: 2014-11-13 08:59:56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79 於: 2014-11-13 12:28:15 »

FROm APOD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141113.html
向彗星垂降


昨天在離地球5億公里遠之處,羅塞塔任務的飛壘號登陸器執行了人類首次的彗星軟著陸,成功降落在丘格彗星的彗核之上。名為Agilkia的降落地點,位在由飛壘號ROLIS相機所拍的這幅精采影像之中心附近。在離表面3公里時所拍攝的這幅影像裡,彗星表面的解析度大約為每像素3公尺。在與軌道船分離之後,飛壘號進行了全程7小時的無推進無指引垂降。在登陸器下降到定點之後,用於固著的魚叉系統並未啟動。在接下來的二天半之中,登陸器將進行回傳大量照片和數據的主科學任務。如果陽光和覆塵的條件允許太陽能板為電池充電,這項彗星表面任務或能延長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141112.html




* 2.jpg (154.37 KB, 634x520 - 已被閱讀 402 次.)
« 最後編輯時間: 2014-11-13 12:48:43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0 於: 2014-11-13 12:38:07 »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science/2014/11/141113_philae_rosetta

從「羅塞塔」號探測器(Rosetta)上分離出來的「菲萊」登陸器(Philae)成功觸及了彗星表面,但卻沒有停留計劃中的地點。登陸器行蹤未卜,目前科學家正在焦急等待。

菲萊登陸器上的腳叉沒有按計劃伸出將其固定在彗星地面。而從菲萊傳輸回來的數據顯示,登陸器至少與彗星表面接觸了三次。

在靠近彗星表面過程中,菲萊還發回了一些彗星照片。

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局長讓-雅凱·多爾丹(Jean-Jacques Dordain)表示,這次經過10年旅程才最終完成的登陸,是人類的「一大步」。

多爾丹將這一天是「非常、非常偉大的一天,不僅對ESA來說,而且……我想對全世界來說也是。」

科學家希望,探測器可以通過分析彗星的表面來深入探究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的根源。

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號衛星承載菲萊登陸器在太空飛行了64億公里,到達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

菲萊登陸器相當於一台洗衣機太小。它在周三從羅塞塔號上發射,經歷了7小時的行程才最終到達彗星。

第一次著陸的消息在周三格林威治時間16:05分確認,當時在德國達姆斯塔特的ESA指揮中心一片歡騰。

但後來有消息說,菲萊並沒有停定在彗星上。官員指,登陸器可能從彗星表面彈回到空中,然後又再落到彗星表面。

初期數據顯示,登陸器曾陷入彗星表面約4厘米,顯示這個直徑為4公里的彗星表面比較軟。但工程人員不久後發現,原本設計用來將登陸器固定在彗星表面的腳叉,並沒有按計劃伸出。

著陸項目的主管斯特凡·烏拉麥克(Stephan Ulamec)告訴BBC說,科學家團隊可能需要等到周四才能有登陸器的進一步下落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1 於: 2014-11-13 12:40:04 »

科學家表示,登陸器無法固定,但仍能傳回訊息。

重達100公斤的登陸器菲萊,脫離太空母船羅賽塔號(Rosetta)7個小時後,如期在台灣時間13日凌晨零時左右降落。

但降落在彗星表面時,菲萊的錨釘裝置卻有問題。太空指揮員考慮其他方法,確保登陸器不會飄流到太空中。

德國航太中心(DLR German Aerospace Center)菲萊登陸器管理人烏拉梅克(Stefan Ulamec)向記者表示:「登陸器可能會再度飄走。今天可能不只登陸一次,而是兩次。希望可以在彗星表面固定,繼續我們的科學程序。」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2 於: 2014-11-13 18:10:44 »

update

from  
 two CIVA images confirm

左邊是 三個腳其中一個,  右邊那可能 是如圖  CONSERT ?


* 2.jpg (265.88 KB, 742x548 - 已被閱讀 402 次.)

* 1.jpg (246.53 KB, 572x596 - 已被閱讀 349 次.)
« 最後編輯時間: 2014-11-13 21:59:52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3 於: 2014-11-13 18:31:32 »

 羅賽塔任務創造歷史!菲萊號成功登陸彗星!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26
羅賽達號任務概念於1970年末提出,1993年通過任務提案,2004年3月2日發射。其中曾3度飛掠地球和1度飛掠火星,利用地球和火星的重力場進行重力輔助(gravity-assist ),改變太空船的飛行速度與方向,以期進入能與彗星會合的軌道。因此在前往67P的中途,羅賽達號曾於2008年9月5日飛掠(2867) Šteins(斯坦斯)小行星,之後於2010年7月10日飛掠(21) Lutetia(中名司琴星或魯特西亞)小行星,順便進行這兩顆小行星的觀測,獲得許多意外成果。在2011年6月8日,因距離太陽太過遙遠,而進入休眠狀態長達2年7個月又12天,直到2014年1月20日才結束休眠,於2014年8月6日,歷經十年的漫長旅行,在太陽系一共航行了64億公里,才終於抵達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軌道。
 抵達彗星後,羅賽塔號由彗星上方30-100公里的距離對彗星進行詳細的探測,才在2014年9月15日由歐洲太空總署選定登陸地點Site J,並公開徵選命名為阿基奇亞(Agilkia),接著以10公里的近距離對登陸點進行詳細的調查,才又航行至較遠的軌道準備釋放菲萊號。

       註:羅賽塔任務是以1799年發現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為名,羅賽塔石碑因刻有三種不同語言的同段文字,使考古學家得以對照內容而解讀失傳千年的埃及象形文字,成為埃及歷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而科學家們希望此任務能解開早期太陽系形成的眾多謎團。登陸器則以位於埃及南部亞斯文的尼羅河小島菲萊島(Philae)命名,此處是著名的菲萊神廟原址所在之處,這兒發現的方尖碑協助解讀了羅賽塔石碑的內容。菲萊號的登陸點來自於距菲萊島五百公尺外的阿基奇亞島(Agilkia),在興建亞斯文水壩後,菲萊島遭遇洪災,神廟建築被拆卸運至此處依原樣重建。

  在經歷五次仔細的確認執行(Go/NoGo)程序後,羅賽塔號在臺北時間11月12日16:35距離彗核中心22.5公里處,成功釋放僅重100公斤、約家用冰箱大小的登陸器菲萊號,歷經漫長的七小時,菲萊號在降落過程中沒有重力推進或是任何的導航系統,以接近人類步行的速度下降,於臺北時間11月12日23:35,以1m/s的速度登陸彗星。經過約28分20秒的資料傳輸時間,於臺北時間11月13日00:03確認登陸。

依照歐洲太空總署的計畫,菲萊號會在登陸時射出兩具魚叉將自己固定在彗星表面,而三支登陸腳架也會以冰鑽最入地面,緊緊抓住彗星。但在登陸前的最後一次檢查,任務團隊發現發射魚叉用的噴射器有些問題,因此在登陸時似乎未成功發射魚叉。根據資料顯示,菲萊號可能從彗星表面以非常慢的速度彈起後,在兩小時後又再次著陸,菲萊號上的儀器甚至顯示有三次著陸時間點,分別是在UTC15:33、17:26、17:33,而科學家也發現著陸點比預期的還要軟。

  在接下來的兩天半,菲萊號將執行主要的科學任務,直至主要電池耗盡,它將鑽探至彗星地表下23公分,獲取樣本並使用菲萊號內部的分析儀器研究,菲萊號也將與羅賽塔號合作以無線電波探測彗星內部結構。接下來的時間菲萊號將使用太陽能為第二組充電電池充電,若一切順利,菲萊號預計能工作至2015年3月。

  而羅賽塔號將於2014年12月6日回到距離彗星20公里的軌道,隨著彗星距離太陽越來越近,活動漸趨頻繁,羅賽塔號會飛行至較高的軌道,但也會進行幾次大膽的近距離接近,飛至距離彗核僅8公里處。


登陸彗星究竟有多困難?如果把太空任務依困難度分為三個等級,羅賽塔任務可以說是困難程度破表的超級艱鉅任務,來看看歐洲太空總署所製作的《如何在彗星表面降落》影片怎麼說!(已由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數位學習小組加上中文字幕)

  67P彗星直徑約4公里,具有兩個彗核,看起來的形狀像是前陣子很夯的黃色小鴨。它繞太陽一圈的軌道週期為6.45年,自轉一週12.4小時,將會在2015年8月13日通過近日點,距離太陽約1億8500萬公里,位在地球與火星軌道之間。

登陸器菲萊從5億1100萬公里外送回的第一張影像-分離成功後所拍攝的羅賽塔號!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4 於: 2014-11-14 08:42:35 »

http://www.universetoday.com/116260/new-images-from-philae-reveal-comets-ancient-surface/






panoramic photos taken with the CIVA cameras

« 最後編輯時間: 2014-11-14 08:47:03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5 於: 2014-11-15 10:00:04 »

彗星着陆器“菲莱”面临“生死考验”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46313.htm

彗星着陆器“菲莱”主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但由于其所处位置,它无法获取足够日照,如果不进行调整,着陆器的太阳能电池将无法为其继续工作提供足够电能。着陆器项目主管斯特凡·乌拉迈克当天在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确认,“菲莱”已经启动了一个钻探设备,以获取彗星内部的物质样本,但样本提取情况目前尚不清楚。他还介绍说,“菲莱”必须借助正在围绕彗星运转的母船“罗塞塔”才能与地面建立联系。由于“罗塞塔”已经进入彗星地平面以下位置,“菲莱”获取的数据无法传送至地球。预计下一次建立联系的时间是欧洲中部时间14日晚10时(北京时间15日清晨5时)。但“菲莱”的主电池电量可能会在重新建立联系之前就耗尽。

根据“菲莱”传回的照片,科学家推测,“菲莱”位于一处峭壁的阴影中,每天(一个彗星日为12.4小时)只能获得一个半小时的太阳光照。

按照设计,“菲莱”在主电池电量耗尽后将依靠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光照不足意味着“菲莱”将无法继续运转。

乌拉迈克说,一旦重新与“菲莱”建立联系,地面控制人员将尝试让“菲莱”调整角度或跳出阴影,以获取更多的太阳光照。

欧航局当天还确认,“菲莱”着陆后完成了一些实验,已传回彗星表面和浅层物质的分析数据。

“菲莱”11月12日登陆“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完成人造探测器的首次彗星登陆。科学家希望借助探测诞生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彗星,进一步揭开太阳系形成乃至人类起源的奥秘。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6 於: 2014-11-17 14:47:02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46463.htm

欧洲航天局15日清晨证实,由于电量不足,彗星着陆器“菲莱”已进入休眠。在此之前,它已传回所有实验数据。欧航局从其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发布消息说,“菲莱”休眠前与地面控制人员进行了近两个小时通信,其间,它把登陆彗星后开展的所有实验数据传回了地球。欧洲中部时间15日凌晨1时36分(北京时间8时36分),“菲莱”与地面失去联系。欧航局表示,除非“菲莱”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足够光照并转化成足够电力使“菲莱”苏醒,否则地面控制人员不可能再与“菲莱”建立联系欧航局说,“菲莱”在“清醒”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接受了地面控制人员指令,将机身旋转了35度,以将身上较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朝向阳光。

“菲莱”此前传回的全景照片显示,它落在了一处峭壁的阴影中。科学家解释,这意味着“菲莱”在主电池电量耗尽后,无法从备用的太阳能电池获取足够能量。

欧航局证实,“菲莱”登陆彗星后启动了其携带的所有科学设备,包括一个钻探设备,从彗星表面以下25厘米处取样。科学家们将研究“菲莱”传回的数据,以确认所有实验是否都已完成。

“这台机器在艰难的环境下表现极好。‘菲莱’取得了难以置信的科学成功,我们为它感到万分骄傲,”着陆器项目主管斯特凡·乌拉迈克在一份声明中说。

“菲莱”11月12日登陆距地球5亿公里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完成人造探测器的首次彗星登陆。科学家希望借助探测诞生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彗星,进一步揭开太阳系形成乃至人类起源的奥秘。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7 於: 2014-11-17 14:49:49 »

http://www.universetoday.com/116361/comet-bouncing-philae-spacecraft-caught-on-camera-in-newly-enhanced-images/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8 於: 2014-11-18 10:13:50 »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1/141117101221.htm



在彗星上 彈跳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29
 羅賽達號OSIRIS捕捉到菲萊號橫越彗表的瞬間
右圖是2014年11月12日,羅賽達號(Rosetta)太空船上的OSIRIS窄角相機拍攝到菲萊號登陸器(Philae lander)初次觸及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表面,而後數度彈起的過程,整個過程歷時約30分鐘左右,而每幅影像左上角所標示的時間為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GMT),加8小時之後即為臺北時間。這張影像是負責運作OSIRIS的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人員製作的。

  拍照當時,羅賽達號距離彗星中心約17.5公里,或是距離彗星表面約15.5公里。照片的解析度為每像素相當於28公分,內嵌的各圖大小相當於17m×17m。這一系列影像中的最後一張是15:43GMT拍攝的,由此可確認菲萊號登陸器如CONSERT儀器最初傳回來的資料所顯示向東移動了,並由這些資料計算出它的移動度約為每秒0.5公尺。

  總質量約100公斤的菲萊號自上週六遺失電力之後,已經無法與地球「對話」,所以菲萊號最終位置迄今未知。不過現在至少知道菲萊號反彈時的高度距離彗表達數百公尺,且延續時間近2小時;它在17:25GMT觸及地面並最後一次小反彈後,最後在17:32GMT抵達了它的最終位置;只是從菲萊號原本的測距資料和影像顯示它似乎處在一個深坑中,在67P「一天」內,幾乎都照不到太陽,也正因為如此,菲萊號才會喪失電力,無法重新啟動。

  雖然如此,但任務科學家們並不放棄希望,因為或許菲萊號有機會能被陽光照射到它的太陽能板,如能充電後,那這個登陸器就有機會復活了。任務工程師目前正利用羅賽達號母船上CONSERT測距資料、OSIRIS與導航相機影像,配合菲萊號上的ROLIS和CIVA相機的影像,應該很快就可以將這個最終位置定位出來。之後就能確定上述的「希望」能不能實現。

  直徑只有4公里的彗星,表面重力很微弱,所以登陸系統設計的關鍵就是要讓登陸器穩穩的待在彗表;但可惜在著陸的關鍵時刻失敗了,因為原本認為厚軟且有壓縮能力的表層能吸收登陸器撞擊的力道,只可惜任務科學家失算了,雖然菲萊號的確遇到了厚軟的塵土,但顯然仍不足以吸收它的撞擊力,才在最後時刻遇到困境。

  ESA並不確定菲萊號還有沒有復活的機會,但即便如此,菲萊號在下降並著陸的過程中,已經完成80%預定要達到的主要科學目標。這些資料恰好在菲萊號電力耗盡、進入休眠之前傳回,可謂幸運之極!

  運作不同儀器的團隊,迄今僅釋出一小部分資料,其中一個例外就是MUPUS。這個德國太空局行星研究所負責的儀器,在鎚狀物的一端裝載了一個溫度感應計,在它鑽入彗表以下導致破裂之前,捕捉了大量的溫度資料。科學家從這些資料得知67P彗表塵埃下方的冰物質,遠比先前認為的還要硬,幾乎和某些岩石的強度相仿;這也解釋了為何菲萊號首次觸地時會被反彈得這麼高。
« 最後編輯時間: 2014-11-19 11:54:41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3



« 回覆文章 #89 於: 2014-11-19 10:25:48 »

為何 HST 當年如此 強大望遠鏡 3d model ,
 但是 後發現67p 像   rubber duckie shape 

http://www.universetoday.com/116387/no-rubber-duckie-rosettas-comet-looks-weird-in-decade-old-hubble-model/#more-116387


2003 HST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as seen by Rosetta on June 27-28, 2014


Comet 67P/C-G photographed on July 14, 2014 from a distance of approximately 12 000 km.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 4 5 [6] 7 8 9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