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102發現這些極低溫類恆星天體的表面溫度比先前認為的還要高,大約是攝氏125~175度左右,並沒有低到室溫的程度。
The locations of brown dwarfs discovered by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or WISE, and mapped by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are shown in this diagram. The view is from a vantage point about 100 light-years away from the sun, looking back toward the constellation Orion. 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 這種新型的極低溫類恆星天體屬於所謂的棕矮星(brown dwarf),也就是因質量不夠大而無法點燃核心核融合反應的天體,又被稱為所謂的「自由天體(free-floating celestial bodies)」。這項研究不僅重新檢視了WISE最初發現極低溫棕矮星的資料,也研究了過去兩年間陸續發現的其他類似天體。
這類天體由於沒有核融合反應持續提供能量,因此自形成之後,棕矮星向外散發的輻射能量來自剛開始形成時重力收縮的能量,所以溫度會不斷降低,經過數十億年之後,便會低到目前觀測到的一百多到數百度的低溫狀態;而其溫度下降的趨勢與棕矮星的質量有關。不過,短短幾十億年間,要低到像極低溫棕矮星這樣的程度,顯示這些天體的質量頂多只有5~20倍左右。一旦確定這些極低溫棕矮星的質量後,天文學家便可進一步瞭解行星和恆星如何形成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