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ech.qq.com/a/20150522/009963.htm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97851.htm天文学家观测到宇宙中最常见超新星类型是如何产生的。迄今为止,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理论解释了这一巨大爆炸是如何形成的。一种理论说,它和两颗“死”恒星有关。另一种理论说,有一颗更大的恒星在起作用。但这些理论好像并不是很矛盾,因为科学家在研究相似但不同的事件时目击了这些理论所阐述的情况。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实验室的天文学家组成的一个科研组进行了这项最新研究
他们观测了iPTF14atg超新星向外喷射物质的情况,发现冲击波好像被另一颗恒星反射。这意味着一颗较大的伴星在最初的白矮星爆炸中幸存下来。
这张照片模拟了一颗1a型超新星爆炸(深棕色)的情景。超新星物质以每秒约一万公里的速度被向外喷射出去。被喷射出去的超新星物质猛烈撞击它的伴星(淡蓝色)。这样一种猛烈撞击产生一个由这颗伴星发射出的紫外线脉冲。
科学家用美国宇航局的斯威夫特望远镜(照片显示)详细观测了遥远的iPTF14atg超新星,目的是确认一颗伴星的存在
科学家用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望远镜观测了一颗名为KSN 2011b的超新星,没有发现一颗伴星发射出紫外线闪光。这和他们预期的结果不同。
KSN 2011b没有闪光意味着它几乎无疑是两颗白矮星合并(照片显示)然后爆炸的结果。这表示有关1a型超行星的两种理论都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两颗恒星会近距离地环绕轨道运行,最后合并,爆炸。没有恒星反射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