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吓!刚刚网上查了下你那些器材价格
初步估算是:
MAXVISION 80ED 可能在港币4000
NEW ATLUX 赤道儀 是6万7 呀!!!
STV 就没听说过,不懂,可能也要个5000。
CANON DIGITALF 单反,可能也要4,5000吧
NIKKOR ED導星鏡也没听说,可能也要2,3000
平坦修正鏡 ,也搞不懂是啥玩意,估计是1000
那一共就... 8万5港币 !最小
![Lips Sealed](//familystar.org.tw/forum/Smileys/classic/lipsrsealed.gif)
不只.. .还有个防霧裝置(LISA HEATMATE SYSTEM),可能是3000,
再加个D1光害濾鏡,可能也要2000,那就9万了!
上面列表最貴的是赤道儀,其次是STV、300ED,
扣除後再去掉一些可以暫時不買或是更省錢的方式去應付之後,
其實1萬多港幣就解決了。
以下是102ED,焦距分別714mm、571mm,EQ3 PRO無導星追蹤4分鐘跟五分鐘的作品。
http://www.astroview.com.cn/thread-13356-1-1.html不想花錢就必須想辦法省錢,省錢有省錢的方案。
現今的網路有太多可參考的資訊可以降低自己當白老鼠的風險,讓自己以盡量低的成本達到相同的目的。
我們要感謝這些挺身試險的先鋒,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後進晚輩的精神是很偉大的。
有人說HEQ5或EQ6PRO不導星就不能用了,其實網路很多例子都是無導星拍攝的;
前不久有看到有人說EQ3 PRO 搭載8公分折射無導星5分鐘沒問題,從這個網頁是看到證實了。
只不過無導星短時間曝光累積十數張,其中每一張的星點仍會漸次移位,
直接疊圖照樣會拖線,必須辛苦一點去合併或是靠輔助軟體解決合併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不算大了。
不是說那以後買大陸EQ赤道儀就好,而是依需求與自己能力作最佳的抉擇,
不必浪費多餘的錢,每一分錢都要用得漂亮。
ps:
這個網頁的作者說後來控制器燒了,這跟我以前進口大陸設備是一樣的問題,電路板的設計與零件用料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