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卓觀測發現高速落跑波霎發射驚人噴流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198發現一顆從超新星殘骸中高速逃跑的波霎(pulsar),竟向外噴出一道破記錄的噴流,是迄今已知銀河系中任何天體所發出的高能粒子X射線噴流中最長的。這個特別的行為,或許可讓天文學家追溯超新星爆炸之前的大質量恆星如何開始塌縮而引發超新星爆炸的過程。
這個編號IGR J11014-6103的波霎其實是一種高速自轉的中子星,最早由INTEGRAL觀測衛星發現,故以IGR為編號開頭。這顆波霎位在船底座方向,距離約23000光年遠。有趣的是,天文學家發現在它附近約60光年遠之處有個超新星殘骸SNR MSH 11-61A(影像左上角),而IGR J11014-6103應該是從這個超新星殘骸向外逃脫,
落跑速度高達每小時400~800萬公里,是到目前為止所有波霎中移動速度最快者之一。
=> 0.2萬km/sec 還離光速 有些遠 ..
但是最快噴流嗎??
移動速度非常快之外,瑞士日內瓦大學Lucia Pavan等人藉由錢卓觀測還發現這顆波霎向外發射的X射線噴流,估算出的噴流長度長達37光年,接近太陽到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Alpha星)距離的9~10倍,是銀河系所有已知的類似噴流中最長的。除了長度驚人之外,
整道噴流還呈現螺旋狀,顯示這顆波霎會一邊自轉、一邊擺動,像正在打轉的陀螺一樣。
IGR J11014-6103也產生一個由高能粒子組成的雲繭,將IGR J11014-6103包覆起來,並隨著IGR J11014-6103高速移動而在後方形成一條像彗尾一樣的尾巴。這個結構稱為波霎風星雲(pulsar wind nebula),以前也曾觀測到過,但從錢卓觀測資料,這些天文學家發現IGR J11014-6103綿長的噴流和這個波霎風星雲乎互相垂直。
從波霎風星雲的形狀和方向來看,這顆波霎應該是直接從超新星殘骸的中心向外衝出。現在的問題是:通常在波霎移動時,波霎的噴流與自轉軸會在同一方向上,那麼為何IGR J11014-6103的噴流方向卻是與移動方向垂直呢?這是否意味著這顆波霎是其前身大質量恆星因重力塌縮而引發超新星爆炸,這個過程必定牽涉到一些奇特的物理現象。其中一個可能性需要在前身恆星的鐵核在爆炸時的自轉速度極端快速的條件下,但這個版本的問題出在:如此快速的自轉速度沒那麼容易達成。
誕生IGR J11014-6013的超新星殘骸SNR MSH 11-61A本身,從影像右上角延伸到左下角,大略和噴流同方向。這個特徵,加上波霎移動速度如此之快,意味著這道噴流是超新星爆炸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以致於影響了超新星殘骸的形狀。
http://tamweb.tam.gov.tw/news/2005/200509/05090201.htm 天文學家發現運動速度最快的波霎
天文學家新發現的這顆波霎B1508+55,位在天鵝座,離地球約7,700光年遠,而其移動速度幾近每秒1,100公里,比太空梭環繞地球時的速度還快150倍以上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7/131/11.html1987年發現在大麥哲倫星系的超新星爆發(supernova)(定名為SN 1987A),經過十多年來的觀測,發現它向兩極方向所噴流的大量物質,其速度可高達每秒約1萬5千公里
[PDF]
第十二章恆星的形成與演化12-1 節恆星的形成與主序星12-2 節太陽型 ...
www.es.ntnu.edu.tw/download/.../Microsoft%20Word%20-%2012.pdf
恆星由低溫的分子雲在重力潰縮過程下形成,當中心區域溫度達到攝氏. 一千萬 ..... 這些絲狀結構以光速二分之一的速度由波霎往外流出,幾天內就改變了外形
=> 光速二分之一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