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本是同根生,科學家提類地行星與超級地球形成的統一理論
本是同根生,科學家提類地行星與超級地球形成的統一理論
2024-11-30 10:58:23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本是同根生,科學家提類地行星與超級地球形成的統一理論  (閱讀 1746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5



« 於: 2023-01-16 09:26:05 »

本是同根生,科學家提類地行星與超級地球形成的統一理論  https://technews.tw/2023/01/15/rocky-planet-exoplanet/

和地球一樣由岩石構成的超級地球如何形成?為什麼同系統內的多顆超級地球會那麼相似?現在一項有關岩石行星形成的新理論,能同時解釋超級地球與類地行星的起源。

超級地球是一類比地球大幾倍的系外行星,也是銀河系數量最多的行星類型,隨著過去 10 年我們對系外行星的觀測累積,明顯我們需要一套能同時解釋太陽系類地行星、其他星系超級地球形成的標準理論。

目前認為行星系統期始於旋轉的大型氣體塵埃盤,其中大部分氣體聚集在系統中心的恆星,而固體物質則慢慢聚結成小行星、彗星、行星和衛星等,在太陽系中,有 2 種​截然​不同類型的行星:距離太陽較近也較小的岩石行星,以及距離太陽較遠又較大的氣態巨行星。

過去二分法提出,太陽系行星可能形成自原行星盤的 2 個不同環,內環形成岩石行星,外環形成質量更大的巨行星。後來,科學家開始找到超級地球的存在,這種天體質量比地球大 10 倍、看起來像氣態巨行星,軌道經常被發現於靠近恆星的地方,說明它們是從更遠的軌道遷移到當前位置。

然而越來越多觀察表明,大多數超級地球就像地球一樣由岩石構成,且雖然存在各種超級地球,但所有超級地球在行星系統內的軌道間距、大小、質量與其他關鍵特徵往往非常相似,就像有個製造同規格的行星工廠一個接一個噴出超級地球,成為舊模型無法解釋的缺口。

是否有什麼單一過程既能產生太陽系的岩石行星、又能產生均勻的超級地球系統?

2020 年時,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 Konstantin Batygin 與蔚藍海岸天文台天文學家 Alessandro Morbidelli 一篇論文曾提出木星四大衛星(木衛一~木衛四)形成的新理論,現在他們意識到同一套機制也可以延伸至行星系統。

從本質上講,特定範圍的塵埃顆粒被拖向主星的力,與氣體攜帶這些顆粒向外流動的力相互抵消,塵埃顆粒向內盤旋,但蒸氣會向外盤旋,因此蒸氣變成固體物質的地方就是物質積累處,隨著時間推移就生產出幾個大小相似的岩石行星。隨著行星變大,它們與圓盤的相互作用會再漸漸靠近恆星。

如果岩石環質量大,就會形成類似超級地球的系統;如果環的質量小,就會產生看起來更像太陽系類地行星的系統。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5



« 回覆文章 #1 於: 2023-02-14 12:24:00 »

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cience/1344221.htm

行星系统在开始其生命周期时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型旋转盘,在几百万年左右的时间里进行整合。大部分的气体聚集到系统中心的恒星中,而固体物质则慢慢凝聚成小行星、彗星、行星和卫星。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行星:最接近太阳的较小的岩石内行星和离太阳较远的较大的富含水和氢的气体巨行星。在2021年底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的一项早期研究中,这种二分法导致Morbidelli、Batygin及其同事提出,我们太阳系的行星形成发生在原行星盘中两个不同的环中:一个是小型岩质行星形成的内环,另一个是质量更大的冰质行星的外环(其中两个木星和土星后来发展成为气态巨行星)。

一个关于岩质行星如何形成的新理论可以解释所谓的"超级地球"的起源--一类质量比地球大几倍的系外行星,是银河系中最丰富的行星类型。资料来源:加州理工学院

超级地球,顾名思义,比地球的质量更大。有些甚至有氢气大气层,这使它们看起来几乎像气体巨人。此外,它们经常被发现在靠近其恒星的轨道上运行,这表明它们是从更遥远的轨道上迁移到目前的位置。

"几年前,我们建立了一个模型,超级地球在原行星盘的冰雪部分形成,并一直迁移到行星盘的内部边缘,靠近恒星,"Morbidelli说。"该模型可以解释超级地球的质量和轨道,但预测所有的超级地球都是富水的。然而,最近的观察表明,大多数超级地球都是岩石,就像地球一样,即使被氢气大气层包围。这是对我们旧模型的死刑判决。"

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个故事变得更加诡异,因为科学家们--包括由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安德鲁-霍华德、圣母大学助理教授劳伦-韦斯和原加州理工学院萨根天文学博士后学者、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埃里克-佩蒂古拉领导的团队--研究了这些系外行星并有了不寻常的发现。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超级地球,但在一个行星系统中的所有超级地球在轨道间距、大小、质量和其他关键特征方面往往是相似的。

"劳伦发现,在一个单一的行星系统内,超级地球就像'豆荚里的豌豆',"霍华德说,他与Batygin-Morbidelli的论文没有直接联系,但已经审查了该论文。"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行星工厂,它只知道如何制造一种质量的行星,而且它只是一个接一个地把它们喷出来。"

那么,什么单一的过程可以产生我们太阳系中的岩质行星,但也可以产生岩质超级地球的统一系统?答案原来与我们在2020年想出的东西有关,但没有意识到适用于更广泛的行星形成。

在2020年,Batygin和Morbidelli为木星四个最大的卫星的形成提出了一个新理论。从本质上讲,他们证明,对于特定大小范围的尘粒,将尘粒拖向木星的力和在气体外流中携带这些尘粒的力(或夹带力)完全相互抵消。这种力的平衡创造了一个物质环,构成了随后形成的卫星的坚实基石。此外,该理论表明,天体将在环中生长,直到它们变得足够大,由于气体驱动的迁移而离开环。在那之后,它们就会停止生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过程会产生相似大小的天体。

在他们的新论文中,Batygin和Morbidelli提出,在恒星周围形成行星的机制大致相同。在行星的情况下,固体岩石材料的大规模集中发生在盘中一个被称为硅酸盐升华线的狭窄地带--一个硅酸盐蒸汽凝结形成固体岩石的区域。

"如果你是一粒尘埃,你在盘中会感到相当大的逆风,因为气体的运行速度更慢一些,你会向恒星螺旋前进;但如果你是水汽形态,你只是向外螺旋前进,与膨胀的盘中的气体一起。因此,你从水汽变成固体的那个地方是物质积累的地方,"Batygin说。

新理论将这一带确定为"行星工厂"的可能地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产生几个类似大小的岩质行星。此外,随着行星增长到足够大的质量,它们与圆盘的相互作用将倾向于把这些世界向内吸引,更接近恒星。Batygin和Morbidelli的理论得到了大量计算机模型的支持,但却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是固体物质分散在整个原行星盘上。Batygin说,通过抛弃这一假设,转而假设第一个固体体在环中形成,新理论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框架解释不同类型的行星系统。

如果岩石环含有大量的质量,行星就会增长,直到它们移出环,形成一个类似的超级地球的系统。如果岩环包含的质量很小,它产生的系统看起来更像我们太阳系的陆生行星。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