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量子電腦+ 量子識別
量子電腦+ 量子識別
2024-06-01 23:39:16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量子電腦+ 量子識別  (閱讀 921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8022



« 於: 2017-08-02 08:52:25 »

http://pansci.asia/archives/122509
第一批的量子電腦已經快要問世了。在紐奧良召開的 2017 美國物理學會三月大會的第一天一大早,來自谷歌 (Google)、微軟(Microsoft)、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就在一個擁擠的房間裡,向擠在裡面的物理學者們討論他們最近在量子電腦方面的成果以及他們對這個還不太成熟的技術的近程計畫。

來自谷歌的量子電腦主教級大師約翰.馬丁尼斯(John Martinis)提出了他們公司的「延伸目標」是在今年底建造及測試一台 49- 量子位元(qubit)的量子電腦。這個電腦所使用的的量子位元是由超導線路製作。每一個量子位元將被定在一個二元狀態系統的某一個精確的量子態。這次的測試將成為量子電腦技術的里程碑。接續在馬丁尼斯之後,也是來自谷歌的舍吉歐.布埃索(Sergio Boixo)接著說明,他說一個大約 50 個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就可以在執行某些困難任務的速度上超過最快的古典電腦。

學者們說,在像解決質因數分解或者精確模擬有機分子這一類計算超繁瑣的問題時,量子電腦保證在速度上會有指數的增長。這是因為「量子糾纏」:如果你預備了相互糾纏的量子位元,那麼你就可以同時操作好幾個狀態。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36648/physicists-take-step-towards-quantum-computing-encryption-new-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two locations 398 meters apart at th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campus in Munich, Germany. Credit: Rosenfeld et al/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01307009.A.769.html

==

https://kknews.cc/science/6p9y9bl.html
為了讓量子計算機提供更優質的雲計算服務,深耕細作的Google又出手了。Google近期允許科學實驗室、AI研究人員通過網絡連接到量子計算機,鼓勵大家為新技術開發獻計獻策。據彭博新聞爆料稱,這個嶄新的實驗室被命名為「Embryonic量子數據中心」,在這裡,開發者可以為量子計算機編寫代碼,整個開源計劃叫做——ProjectQ。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6p9y9bl.html

量子識別:不用密碼的防偽
http://case.ntu.edu.tw/blog/?p=28512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