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拍的都不是很好,尤其是拖線的問題,可能還是平衡的問題
但是可以從畫面上和目視作比較看到真實的星雲形狀時,就很令民眾感到驚奇了....
第一張爆漿火鳥
第二張馬頭M15
第三張M43及M42中的四合星
第四張爆框M31....(我想買減焦鏡啦 :-\)
看大家這一系列的問題,不外就是我之前所強調的導星與對焦的門檻而已....。
而用這種赤道儀,導星就是最大的問題...。而一般鏡筒,大概就對焦精確的話,
也不會差到那裡去。
球狀星團,通常蠻容易拍的,但是也同時考驗著導星的精確度。
這張M15就是用ISO200,曝光10分鐘+SKYWATCHER牛頓鏡(20CM FL=1000mm)+EQ6
所拍的。赤道儀及鏡筒都是為人所唾棄的機種,我是故意拉長到10分鐘,考驗整個導星的精準
度,因為球狀星團對導星的精準度是十分嚴苛,一拖線,怎麼修也不好看...。星雲就還可以修
拖線,只是會變得比較暗,細節會比較少。
除掉平場不說,就這樣的照片而言,後製就還有可為...若是拖線或是對焦不準,後製能
改善的就真的較少了。
一個建議:用平價赤道儀的拍深空,就是乖乖學導星了....。當然,不想那麼辛苦的,就
只好遷就拖線和較粗的星點了。所以拍照,端看自己所付出的努力、金錢和時間,而出現
什麼樣的品質,沒有辦法去界定什麼樣的水平......
導星的事也是一樣,靠腰....有同好說我強調了半天,能夠把GP類的中低階赤道儀和EQ6
搞定的,好像也只有王文益辦得到,所以不是沒人鳥我要學導星,而是真的很難學....。
雖然有時候覺得拍照不要那麼辛苦,但是用中低階赤道儀拍出來是星點細、星點也是圓的照片
,是遠比用高階赤道儀+名鏡筒拍出來的爽度還要高很多很多的...這個或許就是所謂含淚播種
,歡呼收割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