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噴流中恒星形成證據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599781.htm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進行觀測,揭示了恒星在超大品質黑洞的強烈噴流之中形成的過程。超大品質黑洞時常會拋射出大量物質,而這些物質組成了星系的核心。
甚大望遠鏡的觀測首次確認了恒星可以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中形成。利用甚大望遠鏡上的多目標光譜探測儀(MUSE)和X-shooter儀器,來自歐洲的天文學家團隊研究了兩個星系——合在一起被稱為IRAS F23128-5919——正在進行中的碰撞情況。這兩個星系距離地球約6億光年。
研究團隊在這兩個星系中位於南部的星系中心處,發現了源自超大品質黑洞的巨大物質噴流。他們首次獲得了恒星正在這些噴流中形成的清晰證據。如此大規模的噴流是由活躍、動盪的星系中心輸出的巨大能量驅動的
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大質量黑洞會吞噬太過靠近其中心的宇宙物質。在吞噬物質時,超大質量黑洞還會加熱周圍的氣體,以猛烈、密集的“狂風”形式拋射出來。
“天文學家曾經認為,這些噴流中的物質或許適合恒星形成,但沒有人真的觀測到它真的發生,因為這是非常困難的觀測,”劍橋大學的羅伯托•麥歐利諾(Roberto Maiolino)教授說,“我們的結果令人振奮,因為這明確顯示了恒星正在這些噴流的內部形成。”
研究團隊一開始是直接研究噴流內部的恒星,以及這些恒星周圍的氣體。利用多目標光譜探測儀和X-shooter儀器,他們可以對發射出來的光線進行非常細緻的分析,進而確定這些光線的來源。
以往研究發現,年輕恒星的輻射會導致氣體雲以特殊的方式發光。X-shooter儀器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可以使研究團隊排除導致這種光亮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星系活躍核心處的氣體震盪。
接著,研究人員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中發現了多個幼年恒星。據估計,這些恒星的年齡在幾千萬年以下。初步的分析顯示,它們比其他在不那麼極端的環境中形成的恒星溫度更高,而且更加明亮。
天文學家還確定了這些恒星的運動方向和速度。該區域大部分恒星的光線顯示,它們正在以極高的速度遠離星系中心。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海倫•拉塞爾(Helen Russell)博士說:“形成於星系中心附近噴流中的恒星,其速度可能會減慢,甚至開始往回走,但對於那些形成於遠離噴流區域的恒星,它們的減速較少,甚至可能整個從星系脫離出去。”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發現將為解開一些天體物理學謎題提供新的資訊。該發現或許還能幫助天文學家確定一些特定的星系如何保持形狀,以及星系間的太空為何富含重元素。該發現甚至還可能解釋神秘的宇宙紅外背景輻射為什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