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86435.htm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的“神秘行星”因亮度變化怪異,一度被猜測為外星文明建造用來采集恒星能量的“戴森球”,但近日美國研究人員觀測的最新數據不支持這一可能。
曾有美國天文學家撰文提出,可能有外星文明在該恒星周圍建造了許多巨大的太陽能板,用來采集太陽能,從而形成了很多科幻小說里描述的“戴森球”。
這是弗里曼·戴森發展出的一個概念,即能夠用大量設備將一顆恒星像球那樣包裹起來,以盡可能接受其發出的能量。
在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期間,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天文學家塔貝莎·博亞吉安團隊與拉斯昆布瑞天文臺合作觀測了這顆恒星。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此前觀測顯示,該星體亮度變化不像一般恒星那樣具有周期性,變暗幅度最大達到22%,遠遠超過一般恒星前面有行星經過時光被擋住而變暗1%的幅度。
這說明從它前面掠過的不是行星,也不是恒星,否則會直接觀測到。 雖然具體原因仍不明,但研究人員指出,
星塵最有可能是造成恒星明暗變化的原因,新數據顯示,不同顏色的光被遮掩的程度有所不同。
論文共同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天文學家賈森·賴特說,如果所有波長暗淡程度相同,則說明是由某種不透光的物體造成的,
例如行星、恒星甚至大型空間構造。但新研究發現,恒星在某些波長上暗淡程度更甚,這說明可能是由星塵造成的。
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
===
則說明是由某種不透光的物體造成的
不知道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