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sweb.asiaa.sinica.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18在像太陽這樣低質量恆星形成過程中,一定會因物質向內聚集而在恆星周圍出現由塵埃氣體組成的拱星盤;但是並不清楚質量高於太陽10倍以上的大質量恆星是否也是經物質向內聚攏而形成,因為大質量恆星的強烈輻射很可能會阻止物質向內聚集,因此之前有的天文學家認為或許大質量恆星是比較小的恆星形成之後再合併而成的。然而Kraus等人除了VLTI的資料外,另外又將NASA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與APEX 12米次毫米望遠鏡的觀測資料結合後,發現IRAS 13481-6124擁有個噴流。在年輕恆星周圍發現噴流是相當普遍的事,且有噴流意味著這顆恆星也擁有塵埃盤。結合VLTI直接拍攝到的影像,這樣的觀測結果等於直接證明無論直量大小,恆星的誕生過程都相同,都是經由物質向內聚集而形成。
天文學家估算IRAS 13481-6124年齡約在60,000歲左右,大約已達到質量累積的最後階段,即將成為一顆正式的恆星。其周圍的塵埃盤寬約130AU,盤中總質量約與恆星本身相當,拱星盤靠恆星的最內側是空的;由於這顆大質量恆星發出的光是太陽的30,000倍以上,其周圍的拱星盤很可能很快就會開始蒸發而消失。
目前天文學家正在計畫利用解析度更高的ALMA(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電波陣列觀測這個恆星系統最內側,以期瞭解大質量恆星誕生初期究竟是如何累積質量的。
(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