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工具 arrow 器材 精華版 arrow 計算視星等+J-H vs H-K color-color diagram
計算視星等+J-H vs H-K color-color diagram
2024-11-26 06:06:57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計算視星等+J-H vs H-K color-color diagram  (閱讀 6492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36



« 於: 2017-10-19 22:23:47 »

scf1204 發表在痞客邦PIXNET

承芳老師 Huh???  or  安樂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張正杰老師
不知道誰分享 

【天文1】SAO Image ds9
http://scf1204.pixnet.net/blog/post/20120710-%E3%80%90%E5%A4%A9%E6%96%87%EF%BC%91%E3%80%91sao-image-ds9-%E5%9F%BA%E6%9C%AC%E6%93%8D%E4%BD%9C




天文2  計算視星等

http://scf1204.pixnet.net/blog/post/20120883-%E3%80%90%E5%A4%A9%E6%96%87%EF%BC%92%E3%80%91%E8%A8%88%E7%AE%97%E8%A6%96%E6%98%9F%E7%AD%89

我們接下來要看看去年在鹿林天文台,以1m望遠鏡及R-band濾鏡拍攝到的照片:G1001wcs.fits。

    

  先用USNO A2.0星表把所有星表上的星星找出,並在R.A.=00:33:10.6, DEC.=+39:36:27處找出一顆「新星」,再利用孔徑測光及比較USNO A2.0星表的R-band星等,找出這顆「新星」的視星等。

   

  1)先以ds9開啟G1001wcs.fits。


    

  2)再選擇「Analysis/Catalogs/USNO-A2.0 Catalogs」,叫出USNO A2.0星表。

    

  3)USNO A2.0星表出現了!而且星表上紀錄的星星,也會在這張影像裡以綠色的圈圈框選起來。

    

  4)然後以滑鼠去尋找R.A.=00:33:10.6, DEC.=+39:36:27的新星,由於它不在星表上,所以不會被綠色的圈圈框起來,找到它時,我們只要在它上面用滑鼠左鍵點一下,它就會被一個比較大的綠色圈圈框起來,這顆新星在下圖的左下角很接近底部的地方,綠色圈圈特別大的那顆就是了。

    

  5)這個圈圈太大,所以我們要縮小它的半徑。在星星上點兩下會跳出「circle」的視窗,把Radius將20改為5,然後按Apply。
    看見了嗎?在按下Apply的同時圈圈也會隨之變小。

    

    

  6)我們可以去看這顆新星的資訊(包括星光強度f),選擇「Analysis/Funtools/Counts in Region」。
    注意:萬一你的ds9沒有Funtools這個選項,那就要用特殊的方法呼叫出來,這部份我們另外再作介紹。

    

  7)這是點選後的結果,表中net_counts的值我們待會會用到。

    

  8)現在我們要再選取一個「盡可能沒有星星」的區塊,用滑鼠左鍵點一下跑出綠色圈圈。如圖,新的選取區塊也在左下角。

    

  9)要把這個新的區塊設為「background」,所以選取「Region/Properties/Backgruond」。

    

  10)原先我們找到的那顆新星必須設為source,所以同第9點的步驟再做一遍,只是這次我們選擇的是Source。

    

  11)選擇「Analysis/Funtools/Counts in Region」,看看在我們選定了Background跟Source之後,圖表的結果有什麼差別。

    

  12)有沒有發現Background與Source的資訊都有了?

    

  13)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用一顆USNO A2.0星表上已知的星星做為基準,利用公式計算出我們找到的「新星」的視星等。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在圖上任意選定一顆比較明顯,而且是在USNO A2.0星表上的星星(當星表叫出來時它會直接被綠圈圈框住),下圖裡選擇的是「新星」上方不遠處,現被綠圈及四個點框住的那顆已知星星。

    

  14)選擇「Analysis/Funtools/Counts in Region」,看看我們最初找到的新星(即表中的1),與這顆已知星星(即表中的2)的資訊。紀錄兩者的net_counts值。
     新星:f_1=6890.749,已知星星:f_2=19253.333。
     假設新星的視星等是m_1,已知星星的視星等是m_2,則m_1是我們要求的,m_2可由USNO A2.0中得知,請看下一個步驟。

    

  15)先在影像上選點這顆我們剛選定好的已知星星,而USNO A2.0星表裡的Bmag那欄就能看到它的星等。 但我們發現星表裡的坐標系統跟ds9右上角的坐標系統不同,無法比對出選定的已知星星是哪顆,所以我們要先調整坐標系統,方便去對照星表找到已知星星的星等。

    

  16)選擇「Region/Get Information」。

    

  17)跳出「Circle」視窗,選擇「Coordinate/WCS」,就會發現「Circle」視窗裡這顆已知星星的坐標跟星表中的系統相同了!
     然後對照著星表找出最接近(坐標不會完全一樣,會有誤差)的星星,看它的Bmag。
     以這顆已知星星來說,它的星等是17.7(灰色反白的那列),即m_2=17.7。

    

    

  18)現在m_2、f_1、f_2值都有了,將之代入星等公式:m_1-m_2= -2.5log(f_1/f_2),就可算出R.A.=00:33:10.6, DEC.=+39:36:27處這顆新星的視星等。




  希臘天文學家希帕可斯(Hipparchus)把星星分成六個等級,一等星最亮,六等星最暗。到了19世紀,人們為了更精確地描述星星的亮度,開始使用儀器來測量星光,而不是只用肉眼。人們發現原先所稱一等星的星光強度大約是六等星的100倍。因此重新定義一個較精確的星等,也就是選定某一個星光強度當作零等星的標準,每減弱100倍的強度,則增加5個星等,因此5等星比0等星星光弱100倍,6等星比1等星也是弱100倍。在這種定義之下,每差一個星等,星光強度大約差2.512倍。

天文7】關於天文2的補充
=>  http://scf1204.pixnet.net/blog/post/20121539-%E3%80%90%E5%A4%A9%E6%96%87%EF%BC%97%E3%80%91%E9%97%9C%E6%96%BC%E5%A4%A9%E6%96%87%EF%BC%92%E7%9A%84%E8%A3%9C%E5%85%85

1)以DS9開啟G1001wcs.fits。

    

  2)點選「Analysis/Iamge server/STSCI-DSS」。

    

  3)然後會跳出下列的視窗,坐標已經都有了,不必輸入名稱,只要按下Retrieve這個鍵就好。

    

  4)右邊的Frame就會出現「從伺服器裡下載,跟左邊的圖相同坐標」的影像,兩張圖可以加以比對。

    

  5)現在我們想找出在【天文2】中有提過的新星(R.A.=00:33:10.6, DEC.=+39:36:27),這顆新星其實在USNO B1.0星表中是有的,但在USNO A2.0星表中沒有列出,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叫出USNO B1.0星表,直接在USNO B1.0星表中找出這顆星,然後看它的R1mag、R2mag,不需計算,直接知道它的視星等。下面的圖片是呼叫星表的步驟,其實在前面我們都有提過。

    

  6)星表呼叫出來了,我們要修改它的坐標,還有它的範圍,所以要修改的選項是fk5、d、Width、Height。

    

  7)因為新星的坐標是「R.A.=00:33:10.6, DEC.=+39:36:27」,所以我們輸入:
    fk=00:30:10          d=+39:36:27
                Width=0.5            Height=0.5
    坐標的位置故意設低一點,這樣去抓周圍的星星。
    上面的廣度高度是自己看情形而設的,如果都設成1的話,因為範圍較大,以這個例子來說會抓到5顆星星,還要找是哪顆就有點麻煩!

    

  8)坐標設好之後按Retrieve,就會抓到我們要的星星,相關資訊也會知道了。此時要注意星星的坐標,在星表中是第四行、第五行的數字。
    把視窗拉一下,就可以看到這顆星星的R1mag與R2mag都是18.58,由此可得它的視星等。

    

  9)上面是抓出這顆星星的方法之一,現在要介紹的是第二種方法。
    我們一樣先以DS9開啟G1001wcs.fits,然後分別叫出USNO A2.0星表與USNO B1.0星表,再分別存成a.cat檔與b.cat檔。
    然後開啟終端機,輸入指令:awk 'NR>46 {print $4, $5 }'  a.cat > a_region1.reg
                                                                    awk 'NR>46 {print $4, $5 }'  b.cat > b_region1.reg

    把a.cat、b.cat檔中的第4、第5行輸出成a_region1.reg與b_region1.reg,然後要直接從DS9中載入reg檔。

    

  10)在載入之前必須先修改DS9可以讀取的檔案格式,否則會載入失敗。修改的地方有兩個。
     第一處:Region/File Format,選擇「X Y」這個選項。
     第二處:Region/File coordinates system,選擇「WCS」這個選項。
     這樣DS9就可以載入a_region1.reg與b_region1.reg,而且不會有任何錯誤訊息。

    

    

  11)回到DS9中,選擇Region/load region,我們先把a_region1.reg載入。

    

    

  12)影像中,星表上的星星都會被選取起來,我們可以利用Region/color去修改它的顏色。因為DS9預設的顏色都是綠色,所以利用這個方式選取的region顏色就可以修改,才不會兩個星表載入後通通都是綠色,就看不出哪些星星是只被其中一個星表選取了。

  13)下圖是完成品,我們用紅色跟綠色做為兩次載入星表的差異。看看哪顆星只被一種顏色的框選取起來,它就「有可能」是我們要的星星。這個方法的麻煩之處就在於,只有被一種顏色框選起來的星星僅是有可能是我們要的星星,卻不一定「絕對是」,所以我們還是要利用滑鼠去找一下大概的坐標位置,以確認我們要的星星究竟是哪一顆。這個方法當然沒有第一種「直接以坐標逼近」的方法好,卻也值得一學喔。

    


==

天文3】leopard 基本操作

http://scf1204.pixnet.net/blog/post/20120975
 
  http://irsa.ipac.caltech.edu/data/SPITZER/docs/spitzerdataarchives/



J-H vs H-K color-color diagram
http://scf1204.pixnet.net/blog/post/20121193

http://scf1204.pixnet.net/blog/post/20121225

« 最後編輯時間: 2017-10-19 22:29:23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