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
|
|
« 回覆文章 #4 於: 2015-07-22 12:27:33 » |
|
10X 與 16X 的差異不小, 要看用途與對它的期望, 這個等一下再說.
底下第一張圖玫瑰星雲與位在中央的疏散星團 NGC 2244, 這是一般平地屋頂看到的結果, 我分別用 10X (出瞳徑: 4.2mm) 與 15X (出瞳徑: 3.7mm) 觀察比較, 10X 的亮度感受近似 16X70mm. 除了目標大小與視野寬窄不同外, 15X 會比 10X 看到更多星點, 當然也更容易看見小目標, 比如 M1, M57, 還有很多小小的球狀星團倍率太低根本分不出是星點還是星團.
不過相同口徑下高倍率往往要犧牲亮度與視野, 而大視野是做出對比的好辦法之一, 做出對比又是觀測深空的關鍵. 比如圖二, 同樣是 4.2mm 出瞳徑 (一樣亮) 下, 左邊視野是 1度, 右邊是 6.2 度, 那個比較好辨識呢? 圖三暗星雲是另一種作對比的方式.
衡量雙筒鏡的 “綜效”, 比較常見的說法有兩個: 一個是RASC 年鑑總編輯 Roy Bishop 先生在 2009 年 提出的, 很簡單, Bishop 先生把它叫做可視性因子 (visibility factor). 算法無敵簡單, 就口徑乘以倍率. 7X50mm 的可視性因子是 350; 10X42mm 就是 420. 420 大於 350, 所以 10X42mm 看天文目標的 "綜合效果" 就優於 7X50mm. 合理嗎? 我本身的經驗是覺得有道理, 但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經驗.
另外一個是資深雙筒天文愛好者 Alan Adler 在 2002 年雜誌的一篇文章提出的, 複雜一點點... 倍率乘以口徑開平方. 所以 7X50mm = 7 X (7.07) = 49; 而 10X42mm = 10 X (6.5) = 65, 因為 65 大於 49, 所以結論與 Bishop 一樣, 10X42mm 看天文目標的 "綜合效果" 優於 7X50mm.
依樣畫葫蘆, 雖然沒有絕對值, 但可由相對值推測... 比如說如果想買第二把雙筒, 哪個規格才會與原來那隻有比較大的差異? 10X70mm 依 Bishop 法算出是: 700, 依 Adler 法算出來是 84, 16X70mm 算出的是 1120; 134. 不管哪種算法算出來肯定與 7X50mm (350; 49) 或 10X42mm (420; 65) 差異頗大.
小弟做個不倫不類的比喻… 以上都還是 “見山是山”的看法, 這個階段別人看什麼我就看什麼, 別人拍什麼我也拍什麼, 因此別人用什麼跟著用就錯不到哪裡了. 等看得差不多或拍得差不多之後, 你看到的目標就不只是目標, 還會想知道星雲的成份, 哪種光譜呈現哪種顏色; 月球的坑是被撞的還是火山噴的? 星團星系的分類與演化, 行星的極冠是水, 二氧化碳還是甲烷乙烷? 此時有點 “見山不是山” 的味道, 相信這時對器材已經很有主見, 用不同器材都能做出不同的觀察, 器材可能很重要也可能很不重要. 等到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 觀察記錄的目標超過 500, 1000 個, 很可能就找出自己特別的偏好, 有些人專注天文推廣, 有人專攻行星, 有人專攻雙星, 或星團, 星系, 變星, 也有人看什麼都好, 天文已融入 ”生活”… 像大貓前輩就到這種 “見山又是山” 的階段啦. 所以回到最前頭, 每個不同階段的同好都會有不同的見解, 還是要問自己: “用途”與 “期望”是什麼?
圖四是 18X 70mm 看的 M65/M66 與 M81/M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