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我這邊是直接面對兩盞水銀燈,光線都會射進鏡筒裡面....至於透明度..我是都一
直等到它快要到中天才拍的,而其實都是在黃昏時就開始準備,然後讓鏡片有足夠的時間
熱平衡...我對焦其實都是一直看,一直調,調焦的次數至少都幾十次以上,都是抱著「應
該會有比現在更清晰的影像吧?」然後就一直調調調,覺得越來越模糊時,就再調回來...
然後抓出兩個的中間值,在那個中間值中再一直細調細分...最後是很小很小的間格在不斷
微調...調久了,眼力自然越來越好,可以分辨越來越細的細節和對焦距的敏感度。
45公分應該要熱平衡的時間更久...或許館內該加個工業用電扇來吹一下,看會不會快一點...
可能天文館不比私人的,無法讓洪兄從黃昏一直待到半夜土星快到中天的時候拍...
而越大支的鏡筒,隨著角度不同,焦點也一直在變...所以要一直等等等...公家機關通常沒辦法這樣
做...
只是說,在仰角60度以下的土星,真的是沒辦法拍...氣流與透明度爛到C14影像中,也僅是模糊的光影,
卡西尼溝根本連看都沒辦法看到。
但是隨著鏡片熱平衡達到,還有漸漸接近中天、氣流漸穩時,整個土星的細節就會慢慢的出現,卡西尼溝也
可以很清晰,甚至土星環邊緣的黑影、還有內側的C環都會很明顯。
至於對焦,這種大口徑的就以即時影像中的卡西尼溝為目標去調就可以,調至卡西尼溝沒有任何的模糊光影,
分界與黑影十分明顯,這樣就是非常精細的對焦了。
不過空氣品質是影響很多沒錯...前面有一張也是氣流穩定時拍的,但是當天有沙塵暴,影像品質就差很多..
洪兄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原則,有機會也希望能去玩玩這一台45公分的望遠鏡 ,我會帶我的SPC900NC去的 ,
不過同樣是在公家的我,心中也知道可能沒辦法進去玩吧;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