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來, 好像是阮國全, 陳志聰... 等天文火鍋黨為省事而推出的名詞...
[先發於星星工廠].
發言人:蔡氏小型貓 【第26則】
等效焦長一詞, 小弟在圓山天文台時學到的, 後來每次遇到講習會天文攝影課程就拿來講述一番, 因為可以省掉一些換算, 因此被傳承下來是可以理解的.
所謂等效就不代表實際, 當時的算法是這樣的, 眾所週知, 135 底片 + 50mm 鏡頭後, 從slr相機觀景窗看過去的月亮大小與目視的視角一樣, 因此, 焦長 50 mm 被當作影像放大率一來看.
用天文望遠鏡作直接 slr 照相, 望遠鏡的焦長/50mm 就是從觀景窗看到的大小, 當時天文台 25 cm 望遠鏡焦距 3750mm, 可以得到 75 倍的影像放大,
後來, 使用目鏡放在主鏡與相機中間, 作間接擴大攝影, 發現影像更加放大, 這時就面臨鏡頭放何處才能得到清楚影像的問題, 不同的鏡頭與放置位置, 造成的放大率很難整理, 所以此時引進 '等效焦長\' 主要在於從底片放大率反推 (50mm * 放大率) = 主鏡的等效焦長.
其實主鏡只有一焦長, 透過目鏡, 中間修正鏡 到了不同像機的底片(ccd) 得到的影像大小, 才是許多看照片的人才關心的, 他們會問 "挖, 這是幾倍的望遠鏡拍的...", 與其解釋是什麼主鏡配什麼目鏡放在多少位置, 用何牌相機拍攝, 就可用 等效焦長 xxxx 公分一語帶過.
所以, 如果要專心拍照不受問東問西的干擾, 建議大家要傳承發揚'等效焦長\'的觀念.
吃藥也是一樣的, A牌安眠藥吃一顆能睡1 小時, 後來出了 B C D .... 不同的藥, 時效不同, 造成吃者買者麻煩, 如果有一個換算表註明 B C D 每種相對於 A 藥的等效藥效, 那就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