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ech.chinatimes.com/tech/171705/112011042700078.html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士丁肇中主導,美義德法和台灣等十六個國家合作的「反物質太空磁譜儀(AMS)二號」,經歷十三年研發,敲定廿九日(周五)由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發射升空,載運到美俄「國際太空站」安裝,展開為期三到五年科學任務,探索宇宙大爆炸之謎。
一九九四年,丁肇中向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提出AMS計畫,以永久磁鐵製造的質譜儀在「國際太空站」建立人造磁場,「捕捉」在外太空漫遊的反物質粒子或暗物質。科學家相信,若能成功偵測反物質或暗物質粒子的存在,就可以解開宇宙大爆炸之謎及黑洞形成原因。
一九九八年,AMS一號(雛型磁譜儀)由「發現號」太空梭搭載試飛成功後,跨國研究團隊合作研製造高達十五億美元的AMS二號。未料,二○○三年「哥倫比亞」太空梭執行任務失事爆炸,NASA決定讓太空梭機隊全部除役,取消AMS二號飛行任務,對研究團隊是一大打擊。
「AMS二號能夠發射升空,真的是AMS二號是國際太空站第一個大型科學實驗,在國際間受重視程度不下於哈伯望遠鏡。我國由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院、中央大學、成大和國家太空中心組成研發團隊,負責AMS二號電子系統和熱控系統研製。
中研院士兼AMS二號台灣計畫主持人李世昌今晚赴美,以第一級貴賓應邀觀禮,他說,AMS二號蓄勢待發探索宇宙奧祕,期待發現新樂土。
丁肇中主持的反物質磁譜儀計畫太空站外觀。(本報資料照片)
小檔案-太空元件 MIT品質保證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1042700079,00.html「反物質太空磁譜儀」(AMS,又稱「阿爾發磁譜儀」)是人類首座兆伏(TeV)級精密太空磁譜儀,由奮進號太空梭載往國際太空站安置,搜尋反物質組成的宇宙、暗物質基本粒子及其他超乎人類預期新現象。
AMS二號有六個子偵測器,偵測帶電粒子及光子,就如人的眼、耳、鼻等感官。每個子偵測器接收訊號、傳輸及處理;所需電力及監控均由電子系統負責,如同人類的神經、大腦與血管。AMS二號配備近三十萬個感應元件,電子系統複雜程度,在太空儀器應屬空前,絕大部分由台灣製造,在國際太空站上,「MIT」已是品質保證。
(資料提供/中研院士李世昌,國家太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