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186758.shtml如果能「聽」到木星、土星或太陽附近的聲音,那將是什麼感覺?美國愛荷華大學教授Don Gurnett蒐集「太空中的聲音」、轉換成人耳聽得到的頻率,美國太空總署(NASA)甚至請來作曲家,將之譜成樂曲。
因為沒有空氣當作傳聲的介質,人類在外太空幾乎聽不到聲音。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所工程師顏吉鴻表示,星體附近會有物質的第四態:「電漿」存在,電漿若受到干擾,便會產生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靠電漿當介質傳播,被NASA架設在地球軌道與太空船上的電漿記錄器接收。
Don Gurnett從四十年前開始蒐集這些電漿記錄,轉換成人耳可聞的聲音;從木星、土星到太陽系邊緣,有的低沉如鯨魚叫聲,活躍的電漿活動像鳥鳴,來自太陽光球層的,則宛若風聲。
從二○○○年開始,NASA委託獲葛萊美獎的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以太空聲音發展成一部完整的音樂作品。顏吉鴻說,這其實並非創舉,早在四百年前,發現行星三大定律的天文學家克卜勒(Johannes Kepler),就嘗試將行星的軌道比率畫上樂譜,找出不同行星的「代表和弦」。
相隔四百多年,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將NASA蒐集到的外太空聲音譜成樂曲《太陽光輪》(Sun Rings)。應中正文化中心邀請,明天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將在中正文化中心演奏,並由中研院天文所配合相關科普講座及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