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219583.shtml氣候劇變 中杜鵑少2成
氣候變遷劇烈,不僅帶來人類的災難,也影響台灣生態。農委會的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顯示,台灣的繁殖鳥類中,有八種數量的鳥類增加二到三成;具有遷徙性的鳥種「中杜鵑」,兩年內的數量更減少兩成以上。研究人員評估,近年來氣候變化劇烈是主要原因。
繁殖鳥類大調查在國際間已經行之有年,台灣由農委會特生中心、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以及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共同推動。從2009年開始調查研究,至今已經進入第三年,今年一共有160位志工,在全台灣3000多個監測點即日起開始監測調查,未來,長期的調查結果可作為評估台灣生態環境變遷指標。調查研究人員柯智仁表示,以前兩年的的資料看來,台灣繁殖鳥類多數的數量持平,但有八種鳥類數量增加,包括五色鳥、烏頭翁、山紅頭、小彎嘴、樹鵲、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繡眼畫眉等,平均數量增加20%至30%。
柯智仁說,八這8種鳥類都是台灣原生種鳥種,且全部都是留鳥。可能是因為前兩年在鳥類繁殖期時,氣候相對穩定,以致因此使得鳥類繁殖狀況好,產出更多子嗣,且活產機會高所導致。但調查也發現。也有一種鳥類中山杜鵑的數量明顯是減少的,且數量急遽減少20%以上。柯智仁說,山杜鵑是遷徙性鳥類,且不會自己築巢下蛋,通常都把蛋生在別的鳥巢內,由其他的鳥媽媽孵化,因此研究人員判斷,可能是氣候已經大大改變,導致山杜鵑來台時,沒有遇對上其他鳥類的繁殖季節,或者是環境已經改變,以致因此牠無法下蛋繁殖,數量才會因此減少,目前在歐美地區,也出現類似的報告。研究人員也警告表示,台灣近年工廠大規模開發、農地成為工業區、山坡地濫墾濫伐、森林大面積毀損、農藥污染等原因,都可能造成鳥類繁殖的生態浩劫。,因此,這樣的鳥類繁殖調查,未來可看出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並對保育提出建言。
【2011/03/1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農委會進行的大調查顯示,具有遷徙性的鳥種「中杜鵑」(左圖),短短兩年減少兩成。相對的,台灣繁殖鳥類如紅嘴黑鵯(右圖),數量卻增加兩到三成。
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
http://udn.com/NEWS/LIFE/BREAKINGNEWS9/6220208.shtml氣候變遷棲地改變 黑琵銳減不開心
過去常有1500隻黑面琵鷺來台過冬,但去年夏末只有8、9百隻,究竟發生什麼事?生物學家現正全力調查中,根據初步推測,可能是受到氣候變遷,以及棲地發生變化所致。
農委會今天舉行台灣繁殖鳥類(在台灣進行繁殖的鳥類)大調查「BBS TAIWAN」全面啟動記者會。台大生態所所長李培芬均表示,鳥類是非常好的生物指標,可以研究全球暖化對台灣生態的影響,而台灣更是亞洲第一個實施這項調查的國家。
針對黑面琵鷺銳減一事,農委會特生保育中心主任湯曉虞受訪時指出,黑面琵鷺都是在8、9月的夏末來台,到3、4月離開,而去年就發現數量幾近減半,根據初步判斷,應該與氣候變遷,以及台南七股當地的開發、食物減少,以及棲地環境改變等因素有關,但今年還要再繼續觀察。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程建中表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以「全民科學」概念為核心,由政府機關、學術單位及非政府組織成立伙伴聯盟(團隊),共同推動的大尺度鳥類監測行動。
(圖片來源: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