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整顆木星表面一定都是晦暗不明的,漸漸的你就可以感覺到有一些細節慢慢的出現,
又或者會有那麼一瞬間整個木星會變的很清晰,你就是要去捕捉那一瞬間,
另外在看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把眼睛稍稍遠離目鏡一點,或是眼睛稍微移一下去觀看,
但是視線都不要離開木星,這樣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唔.......現在有這麼慘啊!
以前我在家裡用自己望遠鏡看月面時才有常常遇到流動般的影像,
看行星根本是一整團糊的,我只願意用40倍看土星,因為只有那樣才能銳利並感覺到土星的立體深邃,
很小很小一顆,但是很開心。
但是在中原天文社看過三次木星,一次土星,還有幾次火星,
看木星與土星時是絲毫不動的。
當時繪製木星時第一晚花了大約四、五小時,第二晚也差不多,
基本上眼睛貼上去幾秒把細節記住後就可以移開繼續畫,
整個過程沒有任何需要等待細節出現的那一瞬間,
因為影像根本都不會動,細節隨時都在那哩,
而且可以盯著漩渦或是任何一處慢慢觀賞。
唯一會動的就是當畫完一顆之後要再畫第二顆,木星已經轉動位置了,而且是連續三天晚上都這樣;
其中一晚有拍照,而且每一張都拍下大紅斑,記得是用富士100的負片,其中一張有上科學眼雜誌。
ps:
拍火星時也都拍下極冠,但我忘記火星大接近先遇到還是木星衝了,
只有土星沒拍,因為我高中時相機是向朋友的姐姐借來的,不一定可以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