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活動公告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KIC 8462852 似乎被灰塵部分遮擋 而不是 一個外星的巨型結構
KIC 8462852 似乎被灰塵部分遮擋 而不是 一個外星的巨型結構
2024-11-30 13:20:04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2] 3 4 ... 6
  列印  
作者 主題: KIC 8462852 似乎被灰塵部分遮擋 而不是 一個外星的巨型結構  (閱讀 67632 次)
TT
行星
***
文章: 224


« 回覆文章 #15 於: 2015-10-23 00:01:18 »

共伴暗物質星體啦  Grin Grin Grin Grin Grin
已記錄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16 於: 2015-10-27 22:08:10 »

Observations Requested for Bizarre Kepler Star KIC 08462852



zoom  


zoom  
AAVSO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17 於: 2015-11-05 21:51:28 »

下次再發生 光度衰減時

會派不同望遠鏡 看不同波段去研究


到底 如何 或許可以解釋

http://www.space.com/30948-dimming-star-alien-megastructure-mystery.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C_8462852


下一次觀察會在2017年5月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18 於: 2015-11-07 17:01:00 »

http://www.astronomy.com/news/2015/11/seti-sets-its-sights-on-kic-8462852

SETI 使用Allen Telescope Array  望遠鏡   開始監看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19 於: 2015-11-09 09:03:31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46151.htm


上个月,一颗亮度变化怪异的神秘恒星引起天文学家关注。美国搜寻外星文明研究所调用一台大型射电望远镜对这颗恒星观测了两个多星期,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外星文明的迹象。这颗叫KIC 8462852的恒星距离地球约1500光年,位于天鹅座与天琴座之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它的亮度变化有两大怪异之处,一是不像通常恒星 那样具有周期性,二是变暗幅度最大达到22%,远远超过一般恒星前面有行星经过时光被挡住而变暗1%的幅度。天文学家提出了多种解释,但又一一排除,最后仅剩下两种,一种是有颗彗星由于某种原因爆炸或解体造成大量冰或气体,这些残留物掠过恒星表面挡住了光;另一种是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在恒星周围大规模建造物体,比如采集太阳能用的太阳能板,形成所谓“戴森球”结构。

为了解KIC 8462852亮度变化怪异的原因,美国搜寻外星文明研究所把由42面大型天线组成的艾伦望远镜阵列对准这颗恒星观测了两个多星期,主要寻找两种信号,一种是窄带信号,有观点认为希望宣称自己存在的外星文明会使用这种“呼叫信号”;另一种是宽带信号,智慧文明使用的航天器可能会发出这种信号。

那么结果如何?该研究所近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艾伦望远镜阵列对两种信号都没有找到,不过观测仍将继续。

搜寻外星文明研究所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说:“天文学历史告诉我们,每当我们以为发现了源自外星生命活动的现象,我们都错了。”不过肖斯塔克也指出,虽然这颗恒星怪异的亮度变化“很有可能”是自然原因而不是外星文明造成的,但谨慎一点核查仍是应该的。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0 於: 2015-11-10 21:10:17 »

奇特恒星光线变动原因仍未知:排除外星人造物体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46673.htm

近几周来,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导致恒星KIC 8462852光线发生奇特变化的原因。有人提出,这可能是某种外星人的超级建筑,如类似戴森球的物体所引起的现象;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有两颗不同形状的行星在环绕这颗恒星运转,从而导致光线的变动。

 为了探索这一结构是否是外星智慧生命所建造,地外生命搜寻协会(SETI)将艾伦望远镜阵列对准恒星KIC 8462852,时间已经超过两个星期。


在开普勒探测器对恒星KIC 8462852的探测中,研究者注意到它的光线出现了“不规则、不定期的亮暗变化”(如图所示)。利用2013年一项研究的数据,太空博客作者Jim Galasyn提出,这种亮度的变化是由于有两颗行星以不对称的轨道环绕经过恒星时所导致的。


一些恒星呈扁圆的球体,其赤道区域更大,颜色更深,而两极区域更加明亮。当行星经过轨道上不同区域时,光线亮度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张图显示了5种不同的行星轨道(上方)及其产生的亮度数值(下方)



一些恒星不具有均匀的星盘,而且自转速度极快,因而呈现为扁圆形的球体,其两极较为明亮,而赤道颜色较暗。

KIC 8462852恒星两次光线亮度突然变暗,发生在第1520天和第1570天,它们具有相似的形状变化,但变化的量不同。两条曲线都类似行星经过恒星比较明亮一极时的形状。Jim Galasyn宣称,这种亮度变暗可能是由于两颗行星经过恒星前方所导致的,其中一颗行星体积较大,而且速度较快。Jim Galasyn的理论与SETI的科学家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戴森球并不存在(资料图)。科学家指出,任何一个能建造这种超级建筑的文明,都必须能够驾驭10^27瓦特的能量水平。即使只有一小部分能量用于发射信号,如此巨大的能量传输也应当能被探测到。

这个非同寻常的“结构”距离地球约1480光年,天文学家利用卫星对其进行了探测,目前已经排除了外星人所造物体的理论,认为它“很可能是一个自然现象”。不过,天文学家依然未能解释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恒星光线的奇特变动。

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这一神秘的现象。2009年,天文学家注意到KIC 8462852恒星出现“形状不规则、不定期的亮度变化”,与通常行星经过恒星前方导致的亮度变化很不相同。从那时开始,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对KIC 8462852恒星进行了四年多的监测。在某些情况下,这颗恒星的亮度会骤降到20%水平以下,一次变暗的时间持续5天到80天不等。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1 於: 2015-11-26 00:33:48 »


http://www.universetoday.com/123592/do-comets-explain-mystery-stars-bizarre-behavior/#more-123592

還是不知道

彗星 ??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1/151125084108.htm

彗星碎片嗎 ?



研究分析了兩個不同的紅外線波長:  天文學家得出的結論有沒有多餘的紅外輻射,因此沒有任何跡象
說是 小行星碰撞, 可能是 某一族彗星的毀滅
 
不過 彗星可以減光如此多
那太陽系會發生類似的減光嗎 ??
« 最後編輯時間: 2015-11-26 20:04:14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2 於: 2015-11-28 08:23:16 »

NASA认为是彗星而不是神秘建筑围绕恒星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52201.htm

今年10月,天文学家报告在天鹅座和天琴座之间发现了一颗不同寻常的恒星,其编号为KIC 8462852。恒星的光亮度在某些时间突然发生显著的下降。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该星系的先进外星文明建造了围绕恒星的戴森球,另一种解释是彗星群。

戴森球 是著名物理学家Freeman Dyson提出的一种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现在,NASA利用另外两个望远镜收集的信息给出了一个令人失 望的结论:彗星。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3 於: 2016-05-13 10:14:09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00873.htm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結果,此前廣泛流傳可能與外星巨型建築設施有關,甚至被認為可能存在一個正在建造中,用於採集恒星能源的“戴森球”結構的恒星KIC 8462852,實際上其一系列的特殊表現都很可能只是自然現象導致的,而非外星文明的產物。

左側為戴森環(Dyson Ring),這是戴森結構的最簡單形式。建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包裹整個恒星的戴森球將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學奇跡,遠比建造一大群圍繞恒星飛行的小單體結構要困難得多



神秘的恒星光變
去 年秋天,美國耶魯大學的天文學家塔貝撒•博亞津(Tabetha Boyajian)和同事們宣佈,
在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外天鵝座的一顆編號為KIC 8462852的恒星有些不同尋常—
—一個專門致力於從美國開普勒空間望遠鏡資料庫中搜尋系外行星存在線索的民間組織“行星搜尋者”(planet hunters)
發現這顆F型恒星的亮度會出現不同尋常的起伏變化。
F型恒星比太陽品質稍大一些,溫度也更高一些。

在 所有這些波動起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十幾個不均勻且看上去不像是自然成因的亮度異常降低信號,
週期大約是100天左右。
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暗示有某個形狀不 規則的物體從這顆恒星前方通過,因而暫時性地遮擋了恒星的一部分光芒。
從去年10月份開始,媒體情緒開始變得狂熱,因為當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 天文學家小組公佈了一份研究報告,
宣稱恒星KIC 8462852的詭異光變信號符合一個巨型外星建築群的特徵。

這樣的情況也引起了“搜尋地外智慧生命”(SETI)機構的關注,
他們調用了該機構的艾倫望遠鏡並使其對準這顆恒星進行監聽,
但結果是並未監聽到任何可能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的信號。
在去年11月,該機構報告稱“未監聽到任何可能與人工來源有關的信號”。
隨 後,在今年1月份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公佈的一份報告中,
一位天文學家提出的觀點更是為外星文明的猜想火上澆油,
該報告中稱,這顆恒星在過去的100 年間亮度下降了大約20%:
這樣的情況是很難用自然原因來解釋的,
但卻非常符合這樣一種設想,那就是外星人正在逐漸利用一個巨型建築結構將恒星逐漸包裹起
 來以更好地採集並利用恒星能源。
目前這篇研究論文已經被《天體物理學雜誌》接收,即將發表。

人工設施還是自然現象?
然而,一項最新研究——同樣已經被《天體物理學雜誌》接收,即將發表——卻指出,
在仔細審查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論文所依據的觀察資料之後,
研究人員認為並沒有可信的證據能夠證明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這顆恒星的亮度出現了顯著的變化。
當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論文被上傳到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的時候,
立刻便吸引了美國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的博士生邁克•倫德(Michael Lund)的注意,
因為這項研究的資料來源非常特別,
其資料來自一個名為“Digital Access to a Sky Century @ Harvard”(DASCH)的資料庫。
DASCH資料庫內包含有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在1885年至1993年之間拍攝的大約50萬張天文圖像底片,
目前哈佛大學正在對這些傳統底片進行數位化並建立資料庫。
倫德認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中所指出的百年以來這顆恒星的亮度似乎出現下降的真實情況很有 可能
只是由於不同的望遠鏡拍攝以及上世紀所使用的相機設備先進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差異。

倫 德成功地說服自己的博士導師,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凱文•斯塔孫(Keivan Stassun)以及自己長期的合作夥伴,
利哈伊大學的天文學家約書亞•佩帕(Joshua Pepper),認為這個問題值得做進一步的探索。
而就在他們著手進行相關研究的同時,他們很快注意到德國業餘天文學家邁克•席普科(Michael Hippke)
以及美國宇航局的博士後研究員丹尼爾•安格豪森(Daniel Angerhausen)也正在沿著與他們相近的思路向前走。
於是雙方很快決定開展合作並聯合撰寫了論文向《天體物理學雜誌》投稿。

斯 塔孫表示:“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你開展涉及幾個不同來源的存檔資料的相關研究,
你就必須考慮到資料的精度極限問題。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仔細審查了 DASCH資料庫中多個參考恒星的亮度變化情況,
並發現其中很多恒星都在1960年代拍攝的底片上出現了相似的亮度減弱現象。
這就表明這種亮度減弱極可能 是設備上的原因導致的,而不是恒星真實亮度真的發生了變化。”

仍需進一步研究
不 過不管有無外星文明參與,正如博亞津在去年的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的那樣,
這顆恒星都仍然是“宇宙中最神秘的恒星之一”。
“行星搜尋者”最早在2009年便注意到這顆恒星擁有不同尋常的光變曲線。
他們發現其存在持續時間長達一周左右,亮度下降大約1%的亮度變化情況。
這幾乎 等同於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從這顆恒星面前經過可能導致的結果。
然 而如果真的是一顆行星,
由於行星是一個規則的圓形,因此其每次導致的光度下降曲線應該都是對稱和一致的,
但很顯然的是這顆恒星的亮度變化並非對稱,因而更 像是一顆類似彗星這樣擁有不規則外形的天體所造成的影響。
隨後這顆恒星的亮度在大 約兩年多的時間裏又維持了大體上的穩定,
但隨後又出現了持續時間幾乎一周的亮度減低,
並且這一次其亮度下跌幅度驚人達到15%左右。此後又是持續兩年左右 的平穩時期,
但是到了2013年,這顆恒星的亮度開始表現出一系列複雜的,難以用自然原因解釋的亮度變化,
且持續時間長達100天。在其亮度下跌最嚴重的 時候,
其亮度衰減高達20%左右。根據博亞津的計算,
這相當於1000個地球那麼大的天體從這顆恒星前方通過時才有可能產生如此顯著的影響。
斯塔孫表示:“開普勒望遠鏡的資料中,在其他恒星上也能觀察到類似的亮度變化
,但都不是像這一案例中所體現出的那種數量和複雜程度。”

博 亞津和她的同事們考慮了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包括這顆恒星自身輸出功率的變化,
一次類似地球-月球碰撞類型的撞擊事件,
或者是有星際塵埃雲從地球與這顆恒星 之間的空間通過,
從而阻擋 了我們的觀察視線,
以及這顆恒星可能存在一個矮星伴星,其亮度較弱,在圍繞恒星運行時可能造成亮度下降。
然而所有這些都不能完全為所有觀察到的現象做出合理解釋。

目前他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案就是假定那裏存在一顆巨型彗星,這顆彗星發生了解體,
形成數以千計的大小碎塊,然而這一理論仍然難以解釋過去100 年間這顆恒星發生的長期亮度下降。
席普科總結道:“這對於這個問題意味著什麼?是否意味著那裏根本就沒有外星文明?或許還不能斷言。
畢竟開普勒望遠鏡所觀測到的亮度變化是真實存在的,似乎有什麼物體正在從這顆恒星面前經過,
而我們對於那究竟是什麼仍然毫無頭緒!”
開 普勒望遠鏡目前已經不再對天鵝座天區進行巡天觀測了,但席普科指出,
這個問題已經吸引 了全世界數以千計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們,他們將他們的望遠鏡設備指向這顆恒星,
拍攝大量圖片並將這些圖片發送給美國變星觀測協會,希望能夠從中識別出新的亮 度降低信號,
從而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參考。

« 最後編輯時間: 2016-05-13 10:18:51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4 於: 2016-05-13 10:20:16 »

http://www.sci-news.com/astronomy/kic-8462852-natural-causes-unusual-star-03852.html

http://earthsky.org/space/news-about-mystery-star-kic-8462852




http://www.dailygalaxy.com/my_weblog/2016/05/no-evidence-seti-telescope-array-followup-failed-to-detect-artificial-megatructure-swarm.html



« 最後編輯時間: 2016-05-13 10:23:34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5



« 回覆文章 #25 於: 2016-06-13 18:39:33 »

 為何恆星KIC 8462852會不斷出現暫時變暗的現象?誰也不知道。KIC 8462852這顆特性有些像太陽的恆星,是受到美國航太總署.開普勒衛星監控,看它們是否帶有行星的許多遙遠恆星之一。志願和電腦共同檢視相關數據的平民科學家發現,這顆恆星的亮度不定時會出現幅度至多達20%、為期可長達數個月的下降,然後才會回復。一般而言,恆星會變暗或許是受到環繞的行星或伴星的掩食,然而其特徵和這種非重復性的變暗並不相容。一則目前頗有爭議的理論指稱,這種變暗是源自彗星雲或一顆破碎行星的殘骸,不過這也無法解釋這顆恆星在過去125年之中為何會略為變暗。不論如何,上面這幅主題畫家圖示呈現了一顆行星碎裂後,被拽向NGC 2547-ID8、一顆有這種碰撞紅外光證據的其他恆星。最近針對KIC 8462852所進行的觀測,並未測得密近環繞塵埃盤存在應有的紅外輝光,但卻隱指這個系統可能有個較外圍的塵埃盤。上面這些特徵,除了會引發更多新觀測之外,深具創造性的起源揣測也必然會不斷冒出來。


from: APOD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od.html



* PIA18469-AsteroidCollision-NearStarNGC2547-ID8-2013.jpg (72.05 KB, 1280x720 - 已被閱讀 290 次.)
« 最後編輯時間: 2016-06-13 18:41:30 由 吳柏賢 »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5



« 回覆文章 #26 於: 2016-06-13 18:43:52 »

wiki上的幾種可能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C_8462852#A_megastructure



* 1280px-Artist’s_Impression_of_a_Baby_Star_Still_Surrounded_by_a_Protoplanetary_Disc.jpg (157.49 KB, 1280x853 - 已被閱讀 294 次.)

* PIA18469-AsteroidCollision-NearStarNGC2547-ID8-2013.jpg (72.05 KB, 1280x720 - 已被閱讀 333 次.)

* PIA20053-PossibleCometSwarmAroundKIC8462852-ArtistConcept-20151124.jpg (26.43 KB, 1280x720 - 已被閱讀 293 次.)

* Dyson_rings.PNG (507.16 KB, 1280x960 - 已被閱讀 332 次.)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7 於: 2016-06-13 19:42:05 »

科學家 說好像比較大可能是彗星

不過 真的不是儀器問題嗎?  地面KECK 觀察也是如此變化嗎?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5



« 回覆文章 #28 於: 2016-06-13 21:06:27 »

KECK是很搶手的望遠鏡 ,沒辦法長期盯一個目標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57



« 回覆文章 #29 於: 2016-06-15 19:03:09 »

apod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160613.html

為何恆星KIC 8462852會不斷出現暫時變暗的現象?誰也不知道。KIC 8462852這顆特性有些像太陽的恆星,
是受到美國航太總署.開普勒衛星監控,看它們是否帶有行星的許多遙遠恆星之一。志願和電腦共同檢視相關數據的平民科學家發現,

這顆恆星的亮度不定時會出現幅度至多達20%、為期可長達數個月的下降,然後才會回復。
一般而言,恆星會變暗或許是受到環繞的行星或伴星的掩食,

然而其特徵和這種非重復性的變暗並不相容。一則目前頗有爭議的理論指稱,這種變暗是源自彗星雲或一顆破碎行星的殘骸,
不過這也無法解釋這顆恆星在過去125年    之中為何會略為變暗。
=> 可能跟以前亮度資料比較

不論如何,上面這幅主題畫家圖示呈現了一顆行星碎裂後,被拽向NGC 2547-ID8、
一顆有這種碰撞紅外光證據的其他恆星。最近針對KIC 8462852所進行的觀測,並未測得密近環繞塵埃盤存在應有的紅外輝光,
但卻隱指這個系統可能有個較外圍的塵埃盤。上面這些特徵,除了會引發更多新觀測之外,深具創造性的起源揣測也必然會不斷冒出來。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2] 3 4 ... 6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