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KIC 8462852 似乎被灰塵部分遮擋 而不是 一個外星的巨型結構
KIC 8462852 似乎被灰塵部分遮擋 而不是 一個外星的巨型結構
2024-11-13 02:07:26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2 3 [4] 5 6
  列印  
作者 主題: KIC 8462852 似乎被灰塵部分遮擋 而不是 一個外星的巨型結構  (閱讀 66298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45 於: 2017-05-23 11:17:52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15115.htm

此外,这颗恒星并未向外发射红外线辐射。天文学家怀疑,阻挡光线的物质(如尘埃等——也许离恒星很近,受热后产生红外线辐射。但天文学家尚未探测到任何红外线辐射,说明该恒星周围没有尘埃。

到了2016年1月,这颗恒星变得更加离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布莱德利·沙弗(Bradley Schaefer)发现,除了短暂变暗之外,这颗恒星的亮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下降了15%。沙弗查阅了各种档案,仔细观察1890年这颗恒星的照片的照相底板。但由于缺乏分析照相底板的专业技能,并非所有天文学家都相信这一结论。

几个月后,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蒙戴特(Benjamin Montet)和卡耐基科学院的乔什·西蒙(Josh Simon)找到了更具说服力的证据。他们在分析开普勒望远镜历时四年搜集的数据时发现,博亚吉安星在四年中亮度下降了3%。这虽然未能证实沙弗的长期分析,但结果是一致的。

“我们观察到的亮度下降现象与沙弗的观测结果在本质上十分相似,这似乎为他的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蒙戴特指出。

亮度缓缓下降、偶尔还会骤降,使这颗恒星更加难以解释。比如说,博亚吉安开始时曾提出这一现象是由一大群彗星引起的,但这无法解释其长期内的亮度下降。

“外星超级建筑”假说或许能解释该恒星变暗的问题。莱特给出了一种可能的情境:该结构体可能包含大量太阳能电池板之类的构造,以不同的距离和速度围绕该恒星旋转,这样一来,恒星亮度就会多年维持较暗水平,就像一大群缓缓飞过的椋鸟遮蔽了天空一样。

但近期一项新提议认为,这颗恒星也许正在吞噬一颗行星。一些天文学家成为了这一理论的拥趸。

该理论指出,一颗行星曾围绕博亚吉安星旋转。而在附近的另一颗恒星引力影响下,该行星的轨道发生了改变,向博亚吉安星撞去。在不断接近恒星时,该行星的外层被恒星扯下,剩下的一缕行星残骸则继续围绕恒星旋转,这便是导致恒星变暗的原因。

而当行星彻底撞进恒星后,恒星温度骤然升高,亮度也随之提升。过了一段时间,随着多余的能量耗尽,恒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亮度水平。蒙戴特、西蒙和沙弗观测到的正是这段缓慢的变暗过程。

这一“行星冲撞假说”成立的可能性很高,因为长期和短期的亮度下降都可以通过它解释。“我们的理论其实是首套试图用同一个原因解释两种现象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提出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布莱恩·梅茨格(Brian Metzger)指出。

但该理论也说明,行星撞击比我们预想得更加常见。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近20万颗恒星中,博亚吉安星可谓独一无二。但银河系中约有1千亿颗恒星,也许像博亚吉安星这样的恒星足有数百万颗,所以每年应至少发生数千次行星撞击事件。

天文学家只能在恒星变暗后才能观测到变化,无法实时见证这一过程。为了更好地捕捉其亮度变化,博亚吉安领导了一项新任务,利用拉斯昆布瑞天文台(Las Cumbres Observatory)全球望远镜网络观测这颗恒星。此外,她还在通过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争取业余天文学家的支持。

一旦发现光芒变暗,天文学家就会立即指定其它望远镜,对该行星展开详细观察。例如,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可识别出突然爆发的红外光,这或许是研究的关键线索。

根据行星冲撞假说,行星残骸按长长的椭圆形轨道运行,从恒星前方经过时便会阻挡光线。接着,这些残骸会被加热、释放出红外辐射。但这些辐射只是暂时性的,一旦残骸远离恒星便会消失。若能捕捉到这种瞬间发出的红外辐射,便可为行星冲撞假设提供支持。

天文学家还在期待欧洲盖亚任务(Gaia mission)的研究结果。该任务正在测量十亿颗附近恒星距太阳系的距离。若该任务能确定博亚吉安星的距离,天文学家就能了解该恒星的真实亮度。再与观测到的亮度相比较,研究人员便可确定其亮度逐渐下降是否由受到行星冲撞造成。不过,这一数据至少要到2019年才能发布。

今后的观测将解答更多问题。例如,另一项假说认为有一片巨大的尘埃和气体云横亘在地球和博亚吉安星之间。当尘埃较为密集时,恒星就会变暗。云层的稠密区和稀薄区轮流挡住博亚吉安星,导致其亮度在长期内持续下降。

那么外星人假说呢?从原则上而言,我们暂时还无法排除这一假说。就算抛开其媒体热度不谈,它在科学上也有一定道理。莱特指出,这至少给了搜寻外星人的天文学家瞄准射电望远镜的目标。

虽然地外智慧研究所(SETI)的艾伦望远镜阵列(Allen Telescope Array)开展的观测一无所获,但在2017年1月,博亚吉安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德鲁·西米恩(Andrew Siemion)利用美国的绿岸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开展了更加全面彻底的搜寻。目前,他们正在分析观测数据。

而对于提出行星冲撞假说的梅茨格等人而言,外星人假说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同时也颇有讽刺意味,因为这颗恒星本可能被就此忽略掉。“想到外星人超级建筑假说有可能成立,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他说道,“如果能找到其它解释,那就再好不过了。”

包括莱特在内的大多数科学家都赞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接受外星人假说。但即使结论与外星人无关,我们仍能了解到令人意外的重要宇宙知识:也许与行星冲撞有关,也许与星际间的气体有关,或者还有其它解释。

“我们已经研究了这么久,仍未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本身就挺有意思。”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埃里克·玛玛杰克(Eric Mamajek)指出,“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我们都能从中学到许多。”

玛玛杰克认为,解决这一谜团也许还需好几年时间。最终的答案也许出人意表、独一无二,也许仅和基础的宇宙知识相关。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利用更加强大的设备探索夜空。这些设备的敏感度将达到空前的水平,也许能发现更多博亚吉安星这样的天体。

过去,发现某个奇怪的天体往往预示着我们将了解到某种全新现象。因此若以史为鉴,博亚吉安星仅仅是个开始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46 於: 2017-05-26 07:51:20 »

http://www.astronomy.com/news/2017/05/tabby-star-weird-behavior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47 於: 2017-05-29 19:21:18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35719/new-ideas-mysterious-tabbys-star-gigantic-planet-planet-rings/


科學家新說法
一堆小行星+ 行星有環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48 於: 2017-05-29 20:08:08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16665.htm

一颗编号为KIC 8462852的遥远恒星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颗恒星的某些行为的确十分诡异,难以解释,容易让人产生丰富联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整件事情的缘起还要从开普勒项目说起



开普勒望远镜的观测天区   位于天鹅座和天琴座方向,覆盖大约100平方度,在4年多时间里对该区域超过15万颗恒星进行观测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7日发射升空,当年5月13日开始执行科学观测任务,对覆盖天鹅座和天琴座部分区域的部分超过15万颗恒星亮度进行精确监测,每隔30分钟获取一次数据值,每年进行超过25亿次观测。整个观测任务一直持续将近4年时间,一直到2013年5月12日,由于第二个反应轮发生故障而结束主要观测使命。开普勒望远镜利用凌星法观测系外行星,所谓凌星法是指通过观察行星从恒星前方的通过导致的恒星亮度短暂下降来反推行星的存在和性质。

图1.2  典型凌星事件产生的恒星光变曲线。可以看到对称而光滑的光度下降曲线

图1.3  以地球与木星为例,模拟开普勒望远镜数据点中的呈现状况。通过数据点的变化了解木星和地球的大小差异,你也会留意到地球遮挡太阳所产生的亮度下降几乎难以识别
开普勒望远镜观测期间获取的海量观测数据可以通过科学家们专门设计的程序自动识别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凌星事件。这是因为典型的凌星事件导致的恒星亮度下降会存在特征性的光变曲线,比如本文图1.2所示,当行星从恒星面前经过时,恒星亮度出现下降,光度曲线上出现一个对称而光滑的下降曲线。会让你同意理解,行星直径越大,造成的这种恒星光度下降效应也会越明显。而在实际的开普勒观测数据中,其对应表现便是亮度数值点出现的下降,这里以地球与木星为例,模拟开普勒望远镜数据点中的呈现状况(图1.3),可以明显通过数据点的变化了解木星和地球的大小差异,当然你也会留意到,地球遮挡太阳所产生的亮度下降几乎难以识别。


一般来讲,这种就属于典型的系外行星信号,计算机程序可以自动识别。但尽管机器识别效率很高,但是科学家们还是不太放心,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名为“行星猎手”(planet hunters)的网站。科学家们将开普勒计划采集的数据放到这个网站上,让普通民众登录查看,用肉眼识别疑似的系外行星目标。因为人的眼睛天生具有从凌乱事物中识别模式的能力,这是计算机目前难以比拟的优势。于是数以十万计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们开始在这个网站上识别系外行星信号,很快他们注意到一个非常特别的信号,它的光变曲线非常特殊,在“行星猎手”网站的讨论版面上,很快出现了大量讨论,爱好者们形容KIC 8462852的光变曲线“非常诡异”、“很有趣”或者“一次巨大的凌星事件”。正是由于其光变曲线形态非常诡异,远超出计算机算法对凌星事件标准的定义,因此计算机筛查的时候是永远不可能将其识别出来的。这些讨论很快吸引了天文学家们的注意。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女天文学家塔比萨·博亚金(Tabetha boyajian)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发表了详细的研究论文(图1.4),因此KIC 8462852也常常被叫做“塔比星”。
二、诡异的光变曲线

开普勒望远镜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对KIC 8462852获取了将近4年的连续数据,其中发现了多次异常的光变过程,其中有两次尤其明显,在此期间恒星亮度出现了极为显著的下降。很显然,有某种巨大的东西遮挡了恒星的光芒,但它究竟是什么呢?



图1.5  塔比星的开普勒光变曲线,可以看到多次较为明显的亮度下降,其中在D800以及D1500附近有两次特别明显的亮度下降,幅度达到15~20%

图1.5摘自论文Boyajian, T。 S。, et al。 2016,横坐标是时间,单位是日期,纵坐标是光变幅度,用数字标识出4年间KIC 8462852出现的历次光变事件,这里一共标出10次事件,其中大致在第788天~795天之间(2011年3月),持续将近10天的一次光变事件,其亮度下降幅度达到惊人的15%左右,而在第1510天~1570天之间(2013年2月)则频繁出现多次大幅度的亮度减低,最大幅度甚至超过22%,最长持续时间接近80天!而参照图1.3可见,即便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直径超过地球11倍的木星,其遮挡太阳所造成的亮度减低也就在1%左右,持续时间最多也就几小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有某个极其巨大的物体遮挡了KIC 8462852的光芒,并且这个神秘物体的直径至少应该是地球的1000倍以上!





另外,引起很多人注意的是前两天刚刚由几位西班牙天文学家发布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关于KIC 8462852奇异光变性质的一种全新解释,目前看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并且他们的理论可贵之处还在于可验证,他们在文章里提出了预言,从而可以通过观测进行检验(图1.14)。



图1.14  前两天刚刚由几位西班牙天文学家发布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关于KIC 8462852奇异光变性质的一种全新解释,
目前看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并且他们的理论可贵之处还在于可验证

相比之前的一些理论,不管是系外彗星还是戴森球,甚至博亚金还开玩笑的设想过星际战争造成大量星球碎片的可能性,这些听上去都是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感觉。但是这个西班牙小组提出的理论相当简洁,并且涉及的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体。
该小组提出的设想是:我们所目睹的可能是KIC 8462852周围一个巨大且带有稍稍倾斜光环的行星(半径超过木星5倍)以及在其轨道上存在的两团特洛伊小行星群。根据该设想,行星体本身能够造成KIC 8462852光变曲线中的第一次明显下降,且光环结构能够解释其光变曲线的不对称性;第二次下降涉及大量复杂的亮度变化,这可能是由特洛伊小行星群导致的综合效应(图1.15)。




图1.15  该小组提出的设想是:我们所目睹的可能是KIC 8462852周围一个巨大且带有稍稍倾斜光环的行星(半径超过木星5倍)以及在其轨道上存在的两团特洛伊小行星群

他们的计算显示这个巨大行星的轨道周期大约12年,距离恒星大约6AU(AU为天文单位,1AU大约相当于一个日地距离,相比之下,木星轨道的平均距离约为5AU)。

另外,他们的理论能够做出预测:研究组预测在第4430天(~2021年2月份)将再次开始出现亮度下降。因为根据这一模型,在2021年年初,位于第4拉格朗日点的特洛伊小行星群将开始通过恒星前方,从而开始发生类似2013年2月那种复杂的亮度变化。而在两年后,在2023年上半年,将重复类似2011年3月的那种简单光变,这是因为行星本体此时开始通过恒星前方。

KIC 8462852的特殊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和爱好者们的热烈探讨,不管其本质最终被证明如何,但至少它启发了很多人去思考。另外,如果没有无数志愿者们的努力和付出,KIC 8462852将注定淹没在海量的数据中,永远不可能被注意到。它彰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代天文学飞速发展,天文学研究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作为平凡的普通大众,我们仍然有可能做出不平凡的伟大发现。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3



« 回覆文章 #49 於: 2017-05-30 18:17:49 »

該小組提出的設想是:我們所目睹的可能是KIC 8462852周圍一個巨大且帶有稍稍傾斜光環的行星(半徑超過木星5倍)<== 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假設也大有問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exoplanet_extremes
Largest radius   HAT-P-32b    2.04 Jupiter radii
目前已知半徑最大的系外行星 也不過木星半徑的2.04倍大而已
怎麼可能會有行星的半徑 會是木星的5倍大??
就算是棕矮星也不可能有這種大小的啊?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3



« 回覆文章 #50 於: 2017-05-30 18:34:55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16665.htm
(三)這是一顆雙星?
如果這是一顆雙星,那麼它近旁的伴星的確有可能會對KIC 8462852的光度變化產生影響,影響大小取決於伴星的大小和兩者之間的距離。觀測顯示,KIC 8462852附近可能存在一顆伴星。如圖1.8所示,位於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拍攝的圖像可以清晰查看到這顆疑似伴星,其與KIC 8462852之間間隔大約1.95角秒。目前還無法判斷這究竟是視雙星還是物理雙星,後者是兩顆真正由於靠的很近因而相互之間存在引力作用的雙星,而前者則是看上去似乎靠的很近,但其實只是視覺效果,現實中距離很遠的情況,所以也叫“假雙星”。目前還難以分辨這兩者孰是孰非,但有研究認為這是假雙星的概率很低,不超過1%。如果這是一顆真的伴星,那麼其距離就與KIC 8462852基本一致。據此我們可以推算一系列參數:這應該是一顆光譜性為M2V,質量大約0.4倍太陽質量的紅矮星,測光分析數據也支持這一結果。但考慮到其暗弱得多的光度,計算認為其對KIC 8462852光變曲線的變化影響不會超過3%,不可能造成如此顯著的變化。

//=============我是分隔線=========

我覺得半徑要達到木星5倍的天體(幾乎是太陽半徑的一半) 只有紅矮星這個選項了
偏偏那個恆星周圍 剛好有一顆疑似的紅矮星伴星!
根據那個網站的最後一張圖說 那個母星的半徑是太陽的1.58倍
然後那個行星/棕矮星/恆星? 的半徑是母星的0.3倍 = 也就是太陽半徑的0.474倍左右  這個天體只有可能是紅矮星了
而且剛好符合M2V 紅矮星的典型大小喔!!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d_dwarf
M2V 的半徑約太陽的44%  接近上面算的47.4%

這會不會是那個紅矮星 伴星造成的?
假設那個紅矮星伴星 旁邊有塵埃環? 傾斜5度
軌道的前後 L4 和L5點 都有龐大的特洛伊 小型星群?

原文說:
計算認為其對KIC 8462852光變曲線的變化影響不會超過3%,不可能造成如此顯著的變化。
<== 我覺得原文很明顯是算錯了

因為那個紅矮星的半徑是母星的0.3倍左右 至少可以讓亮度下降9%
0.3*0.3 = 0.09 = 9%
9% 再加上他旁邊可能有的 塵埃環? 下降到15% 甚至22% 沒有問題啊

不知道各位前輩怎麼看小弟的假設?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1 於: 2017-05-30 18:51:52 »

先前不是有發現 比土星環大很多倍可能天體
 J1407b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23661.0

至於 你說紅矮星有塵埃盤 記得先前有天文望遠鏡 使用紅外線研究過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160613.html
 一則目前頗有爭議的理論指稱,這種變暗是源自彗星雲或一顆破碎行星的殘骸,不過這也無法解釋這顆恆星在過去125年之中為何會略為變暗。不論如何,上面這幅主題畫家圖示呈現了一顆行星碎裂後,被拽向NGC 2547-ID8、一顆有這種碰撞紅外光證據的其他恆星。最近針對KIC 8462852所進行的觀測,並未測得密近環繞塵埃盤存在應有的紅外輝光,但卻隱指這個系統可能有個較外圍的塵埃盤。

=>  較外圍的塵埃盤 是有可能 .

御夫座AB(AB Aurigae)是一顆位於御夫座的變星。該恆星因為周圍擁有可能存在行星或棕矮星的塵埃盤而聞名

御夫座Epsilon 
http://tamweb.tam.gov.tw/news/2010/201001/news2010011101.htm

不過 光變化如此怪還很難說 

http://www.skyandtelescope.com/astronomy-news/curious-case-of-kic-8462852-102020155/

KIC 8462852 光變是有週期下的變化 ??

有沒有可能是系外行星雙重凌日 .  就是系外行星很多顆但是 都發生掩母星的凌日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3



« 回覆文章 #52 於: 2017-05-30 19:07:14 »


較外圍的塵埃盤 是有可能 <==就是那個紅矮星 伴星的塵埃環
不是母星的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3 於: 2017-05-30 19:10:28 »


WIKI

supporting this hypothesis includes an M-type red dwarf within 132 billion kilometers (885 AU) of KIC 8462852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4 於: 2017-05-30 19:31:38 »

有無可能  三顆共軌行星都有環 

人類都一直以為 transit是同一顆, 但是現在我們就發現行星間會共振 .
 如果同軌道上出現三顆行星 . 彼此環都不太一樣 會不會比小行星好說明

或是說存在雙行星同一軌道 類似 PLUTO CHARON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5 於: 2017-06-07 06:10:16 »

https://www.reddit.com/r/KIC8462852/

討論  KIC8462852

==

reddit  美國網路討論區Reddit 日前開放新的貼文內嵌功能,以後網路部落客甚至新聞媒體不只可以將熱門話題截圖,而是直接內嵌文到文章了  是一個娛樂、社交及新聞網站,註冊用戶可以將文字或連結在網站上發布,使它基本上成為了一個電子布告欄系統

https://zh.wikipedia.org/zh-tw/Reddit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6 於: 2017-08-11 20:39:08 »

http://www.itelescope.net/sky-alerts/2017/8/10/alert-urgent-tabbys-star-kic-8462852-dimming-again-photometr.html

Location of Tabby's star, other wise known as Boyajian's Star, KIC 8462852and TYC 3162-665-1 as seen from Mayhill, New Mexico. The 12th magnitude star is in Cygnus, approximately between alpha and delta Cygni. The field of view of T05 is indicated, click to embiggen. Photometry is urgently required for "Tabby's Star", (TYC 3162-665-1, KIC 8462852). Originally identified by by Tabetha Boyajian in the Kepler data it is most intriguing because of larger irregular dips in brightness which could not be explained by exoplanets.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7 於: 2017-08-26 12:05:14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36945/alien-megastructure-around-tabbys-star-actually-ringed-gas-giant/
Is the “Alien Megastructure” around Tabby’s Star Actually a Ringed Gas Giant?


但是 如果行星有環還離 KIC 8462852  0.1 AU ..
離如此近下
還真能有環嗎?Huh?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吳柏賢
正式會員
星團
******
文章: 1333



« 回覆文章 #58 於: 2017-08-26 17:51:49 »

當然有可能

A typical extrasolar "hot Jupiter", HD 209458 b,[4] has a Hill sphere radius of 593,000 k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ll_sphere

而且HD 209458 b 距離母星更近 只有0.045AU
已記錄

If a million computers run SETI@home
We are bound to determine that we're not alone!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237



« 回覆文章 #59 於: 2017-08-29 23:20:52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46107.htm



科學家發現KIC 8462852恒星(也被稱為Tabetha Boyajian),
認為這顆恒星表面可能存在“外星人建筑”,
可能是用于產生能量的“戴森球”,存在著不同尋常的外星人活動。

目前,科學家最新理論對該謎團提出了更通俗的解釋,
這顆恒星閃爍是由于類似土星的環狀行星掠過恒星前方所致。

來自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rxiv》期刊上發表這項研究報告,
他們指出,如果一顆類似土星、存在傾斜環狀結構的行星接近恒星軌道,
將以不規則的方式導致恒星光線昏暗閃爍

專家認為,KIC 8462852恒星現象可能證實其周圍存在一顆早期環狀行星,
該圖表顯示,當環狀行星掠過主恒星時發生的狀況。

當行星掠過恒星前方時,環狀結構將首次阻擋恒星光線,
緊隨其后的是行星本身,之后環狀結構再次阻擋更多的恒星光線。
由于行星傾斜環狀結構每次掠過恒星時都存在不同角度,
因為阻擋恒星光線是一個隨機概率事件。

如果掌握充分的信息,科學家可以建立一個模型,他們認為,
KIC 8462852恒星的閃爍現象可能證明存在一個早期環狀行星,
雖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研究人員指出,在這項研究工作中,
我們分析了一個動態過程,
即Lidov-Kozai機制(LKM),
一顆年輕環狀鄰近行星凌日過程中產生準周期性變化。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
可以推測出環繞KIC 8462852恒星的假設天體自然屬性。

我們推測,如果連續觀測數據證實在凌日觀測中存在著恒星光線閃爍現象,
那么我們可以首次證實這顆恒星周圍存在衛星或者具有新環狀結構的行星。
為了測試該理論,研究小組模擬了一顆環狀行星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恒星視覺強度變化,以及光線彎曲現象。

他們假設環狀行星與KIC 8462852恒星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十分之一,
他們發現在這一距離范圍,恒星引力將牽引行星環狀結構,使其“搖擺不定”。
因此,從地球角度進行觀測會產生光線扭曲現象,并且非常不規則。
這并不是科學家首次認為一顆環狀行星是形成恒星光線閃爍的解釋根源。
關于KIC 8462852恒星光線閃爍現象存在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
這種“閃爍”是由于一種叫做“戴森球”的外星人建筑旋轉所形成的。

今年5月份,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費爾南多·巴列斯特羅斯(Fernando Ballesteros)
在研究同事撰寫研究報告描述一顆包含彗星云的巨大環狀行星,其質量遠大于木星。
研究小組聲稱,科學家觀測的KIC 8462852恒星光線昏暗現象,使這顆恒星亮度降低15%,
可能解釋一顆質量是5倍木星的超大質量環狀行星掠過KIC 8462852恒星前方。
目前,最新研究報告認為,海王星質量大小的行星也可以產生類似的恒星光線閃爍現象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2 3 [4] 5 6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