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最新文章
2024-06-12 15:55:29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2 3 ... 10
 1 
 於: 今天 12:03:41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美晶片法受惠對象再加一,火箭實驗室獲逾 7.7 億補助  https://technews.tw/2024/06/12/back-rocket-lab-signs-preliminary-terms-to-receive-up-to-23-9m/


美國商務部 11 日表示,為大幅增加運用於衛星與太空船的化合物半導體生產,擬給予美國私人火箭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2,390 萬美元(約新台幣 7 億 7,400 萬元)。

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表示,給予火箭實驗室子公司SolAero Technologies Corp的款項,將有助於創造更強大且更有韌性、供給太空船與衛星電力的太空級太陽能電池供應鏈。

美國商務部還說,這筆錢將使得「未來3年內,火箭實驗室化合物半導體的產量提高50%」。

這2,390萬美元來自於拜登政府公布、規模高達527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與研究補助方案。包括英特爾(Intel)、韓國的三星電子與台灣的台積電,都是這項補助方案的受惠對象。


 2 
 於: 今天 11:08:35 
發表者 曹大貓咪 - 最新文章 由 曹大貓咪
太陽無線電觀測 最重要的 太陽通量指數 solar radio flux and F10.7cm Solar  radio emissions


太陽電波觀測中,有一個基本的太陽活動指標,叫做 太陽通量指數(Solar radio flux). 這是在10.7 cm波長的2800 MHz頻率,太陽無線發出的無線電波. 在太陽無線電觀測中,太陽無線電通量是太陽活動的絕佳指標。

太陽通量指數又稱F10.7,F10.7與太陽光球面上的黑子數量(Sunspot number)以及極短波長的紫外線(UV)都息息相關! 自1947年以來,加拿大天文無線電學家對於太陽的F10.7電波就開始到現在,第一座實驗觀測站首先在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建立。現在業務轉移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Penticton無線電天文台。 為何如此重要? 是因為在所有類型的太空天氣指數中,F10.7通量指數地球地面上可以可靠地測量太陽發出的F10.7無線電通量。

F10.7指數在預測太空天氣方面已被證明非常有價值。同時也是最早的太陽無線電的記錄! 在這漫長的觀測紀錄中,它提供了六個太陽週期的太陽活動曲線.  無線電能量由於它來自太陽的色球層和閃焰(solar flare),這對於太陽閃焰爆發直接影響電離層外, F10.7通量指數的數據可以地修改高層大氣中被日照的極端紫外線(EUV)活動濃度。對於平流層和臭氧的紫外排放也與F10.7指數相關(大氣氣體排放)。


可以參考文獻https://nrc.canada.ca/en/research-development/products-services/technica...

圖2:來自20世紀中葉的黑子數量(紅色曲線)和10.7厘米太陽通量指數(F10.7,藍色曲線)。 *
F10.7值在太陽通量單位(SFU)中,1 SFU等於10 -22 W m -2·Hz -1。觀察到的F10.7在右軸上表示.也可見到此圖顯示有6個太陽活動周期.

最後一圖:老貓的數位雜訊濾波器,是最新一代 Timewave DSP 濾波器。結合了最新的高速 CPU,快速壓制不需要的雜訊。

2024  0612     曹大貓咪            台北市

 3 
 於: 今天 08:30:53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曾拍攝知名地球照片,前太空人 William Anders 意外過世  https://technews.tw/2024/06/11/william-anders-passed-away/

 4 
 於: 今天 08:29:27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200 萬年前太陽穿越冰冷星際雲,或是地球進入冰河時期成因之一
https://technews.tw/2024/06/11/solar-system-sun-heliosphere-local-lynx-of-cold-cloud/


太陽領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公轉,途中偶爾路過一些星際介質,最近研究人員便提出,200 萬年前太陽因曾穿越一片冰冷星際雲,導致地球短暫脫離太陽圈保護、損失來自太陽的熱量,從而進入冰河時期。

地球至少發生過 5 次主要冰河時期。第一次出現在 20 億多年前,最近一次落在約 300 萬年前。進入冰河時期原因很多,包括地球傾斜、地球自轉、板塊構造移動、火山爆發、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如今新研究指出,這種劇烈氣候變化還與太陽在銀河系的位置有關。

從太陽表面吹出的電漿形成稱為「太陽圈(Heliosphere)」的巨大磁性氣狀泡,包裹住整個太陽系,保護我們不受可能改變 DNA 的宇宙高能輻射和銀河射線影響。

然而太陽本身又以橢圓軌道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公轉速度達每秒 220 公里左右,高速奔馳途中勢必經過銀河系其他天體或雲帶。

當天體物理學家 Merav Opher 團隊使用複雜電腦模型模擬 200 萬年前太陽在銀河系的位置、以及主要由氫原子組成的本地冷雲帶路徑,便發現太陽當時曾穿越冷雲帶末端一層稠密又冰冷的星際雲(名為 Local Lynx of Cold Cloud)。
銀河系冷雲帶壓縮太陽圈

這些雲將太陽圈壓縮至剩 0.22 個天文單位,即不到地球與太陽距離四分之一,導致地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短暫脫離太陽圈保護、完全暴露在星際介質中(包含鐵和鈽),放射性粒子也因此更輕鬆抵達地球。

這與當前地質證據一致,即同一時期海洋、月球、南極雪、冰芯中的鐵-60、鈽-244 同位素增加,時間點也與冰河時期溫度記錄相符。如果能以相同方式測量同一時期的火星樣本,可能會發現火星在 200~300 萬年前也曾出現類似的鐵同位素峰值。

研究人員表示,來自冰冷星際雲的外部壓力可能持續影響太陽圈上百萬年,直到太陽離開星際雲,太陽圈才恢復正常形狀。

歐洲蓋亞衛星可以精確定位太陽、冷雲系統數百萬年前在銀河系的位置,團隊現在正努力追蹤太陽 700 萬年前處於何處,探討是否又曾因太陽穿越冷星際雲而引起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5 
 於: 今天 08:23:49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2150127572219442&set=pcb.2826154530873934 
张大仙
Stoke Space 完成了Nova 火箭 使用的FFSCC引擎試車。 可提供超過45噸的海平面推力

 6 
 於: 今天 08:22:57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電池的極限:微型黑洞電池  https://technews.tw/2024/06/12/micro-black-hole-battery/

 7 
 於: 2024-06-11 21:15:46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https://www.stokespace.com/stoke-space-completes-first-successful-hotfire-test-of-full-flow-staged-combustion-engine/?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3Yts2l91Gd26VkFZyf_mUrEb-aDDXAcyNIplodEzOrj7BohujL-jk3Lxs_aem_Ab18ZOcGtlUAecdYU8J415qkv_s1A2imHP8H_8THIVeWwbkWhmu55OblJswR3zQJXTRxQiO-xsYhw1n-y6S3XzpH


https://sat.huijiwiki.com/wiki/%E6%B6%B2%E4%BD%93%E7%81%AB%E7%AE%AD%E5%8F%91%E5%8A%A8%E6%9C%BA%E5%BE%AA%E7%8E%AF
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Full flow staged combustion,FFSCC)是分级燃烧循环的一种衍生版本,分别通过一个富燃预燃室和一个富氧预燃室驱动大部分推进剂和大部分氧化剂,剩余少量推进剂通过管道互相交换,分别与另一端的燃料或氧化剂混合并燃烧,以驱动涡轮泵。这种设计下,涡轮的工作温度比分级燃烧循环更低,因而发动机的寿命得到延长,效率也更高。而且燃烧室压可以更大,从而拥有更大的比冲。目前采用这种循环的发动机是正在研制的集成动力验证器。

而截至目前,真正把这种循环的发动机送上天的只有一家公司——SpaceX。


Wiki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88%86%E7%BA%A7%E7%87%83%E7%83%A7%E5%BE%AA%E7%8E%AF

 8 
 於: 2024-06-11 13:02:13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494568490559470&set=a.233354116680990


 9 
 於: 2024-06-11 12:26:32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13P/Olbers

https://starwalk.space/en/news/comet-13p-olbers

http://astro.vanbuitenen.nl/comet/13

 10 
 於: 2024-06-11 12:11:36 
發表者 peter - 最新文章 由 peter
火星赤道附近山頂發現冰霜!暗示特殊水循環過程
https://technews.tw/2024/06/11/mars-water-cycle-frost/


火星 火山顶上探测到了成片的水霜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cience/1434248.htm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planetary scientists has detected patches of water frost sitting atop the Tharsis volcanoes on Mars, which are not only the tallest volcanic mountains on the Red Planet but in the entire solar system.


https://scitechdaily.com/chilling-revelation-frost-on-the-solar-systems-tallest-volcanoes/
塔爾西斯(Tharsis)是火星西半球赤道附近一處遼闊的火山高原

WIKI
塔爾西斯(Tharsis)是火星西半球赤道附近一處遼闊的火山高原[註 1],該地區為太陽系中最大火山所在地,包括統稱為「塔爾西斯山群」的三座大型盾狀火山:阿爾西亞山、帕弗尼斯山和艾斯克雷爾斯山。火星上最高的火山奧林帕斯山,通常也與塔爾西斯地區有關,實際上它位於該高原的西部邊陲。塔爾西斯之名是《聖經》中「他施」(Tarshish)一詞的希臘-拉丁化轉寫,意指世界極西之地[2]。


頁: [1] 2 3 ... 10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