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鈺
|
|
« 回覆文章 #7 於: 2015-11-27 13:42:47 » |
|
回想起第一次看日全食就是2009年在杭州... 的確,眼睛真的才是最好的器材,很多東西看的到拍不太出來的... (其實是我當年技術太差了)... 我記得那時候我用一台N家相機配kit鏡最長105mm,也沒赤道儀...過程中一直手動把太陽調回視野中間, 因為沒有看太陽用的濾光片,我只好買兩片ND8加在前面,然後ISO100,光圈縮到最小,快門速度儘量拉高~ 附上一張當時的器材照,以及幾張全食階段的紀錄, 其它的相片如果有興趣可以看這裡 https://www.flickr.com/photos/45594847@N07/albums/72157636708825005找到了當初看完日全食後留下的文字紀錄,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棒的事情是...原本杭州預報會下大雨,早上也是陰天,但是就在初虧之後雲就漸漸散去,食既到生光天是全開的,所以滿天星星, 接著在復圓後雲又聚了起來,下午就下大雨了.... ---以下是文字紀錄--- 電腦螢幕上顯示的預報,冷冷的三個字 "雷陣雨" 我面臨下決心的時刻了...是要留在飯店,放棄一切,還是照計劃去紫金港校區呢? 先下樓看看再說, 6:20左右接到了遲來的morning call,然後我下樓, 結果只有陰天,沒有下雨,所以我決定按照原訂計畫, 隨便吃了早餐之後,大包小包的東西拿好, 攔了計程車(在大陸叫做出租車),直奔紫金港校區, 昨天我已經選定了一根大大的景觀柱旁邊,空曠又可以在影子下面休息 (如果是大太陽的話~) 大約7:00,天亮了! 也就這樣而已, 再看看旁邊的建築物,有四位身穿粉紅色上衣的男生坐在建築物前的階梯上, 即使距離有點遠,還是看得出來他們垂頭喪氣的, 而他們前面柏油路面上已經架好的炮筒,赤道儀,三角架,長鏡頭相機... 也是無奈的看著天... 我在柱子旁擺好東西,把相機架起來,濾鏡拿出來, 打好洞的紙板,寫著"SOV 7/22 09"以及"2009貝H",放在旁邊, 再把日食眼鏡,太陽眼鏡,食況時間表,全食時的星圖...依次放好, 然後...等... 加入那四位垂頭喪氣的行列~ -- 7:20左右 遠遠沿著馬路,一群穿著粉紅色上衣的人走了過來,加入了那四個人,很明顯地,他們是同一卦的... 而且看來是有備而來, 於是,我搬家, 從柱子旁移到建築物前的柏油路上,假裝加入他們... "台北市天文館2009..." 這是粉紅色衣服背後的圖樣, 在這些字的上面,整個背上其是就一張星座圖一樣, 大概是全食時候的星空吧!??? 天文館的人不是都去平湖秋月了嗎? 後來我厚著臉皮跑去和他們搭訕,才知道他們分成兩部份, 因為西湖岸邊空間狹小,所以才跑到這裡來~ (其實會到紫金港這裡來,也是天文館的kenboo之前跟我講的) 天文館人員有條不紊的處理著每個動作, 我身後的一位先生,架起三支腳架,分別是攝影,拍照,以及自己的數位消費機用... 看起來十分專業~ 而帶頭那位一下子要大家對時,一下子提示每個時間的觀測重點, 一下子又再三強調電池,手電筒,記憶卡1...要重覆檢查~~~ 也因為這樣,後來我才沒有手忙腳亂的... 7:50 初虧前30分鐘,一聲驚呼劃破了大家低沉的氣氛~ 太陽出來了!!! 抬頭一看,一點點陽光穿透雲層,有點小刺眼, 並且在我背後照出一點點影子~~~ 而且和剛到的時候相比,最大的差別就是天空變亮了, 雲層雖然很厚,但是至少是件有破洞的毯子, 剛來的時候雲層根本就是沒有破洞的...別說陽光了, 整個天空中太陽在那裡都看不出來...到處都一樣的陰沉... 第一次探出頭的太陽很快又縮回雲裡, 不過在這之後太陽變得沒那麼害羞了, 陽光就這麼時有時無出玩弄我們的心情和相機, 因為有雲厚和雲薄的時候曝光量差超大,使用A模式的時候都會過曝, 所以我心一橫,對著太陽的時候從頭到尾都使用M模式~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雲也是好事, 有時候太陽在薄雲裡的時候,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太陽的圓形輪廓, 而不需要使用日食眼鏡, 甚至用相機可以用一般拍攝的條件直接拍, 只要把A模式下測得的快門再調快一點點就行了...完全不會過曝~ 8:10 初虧前十分鐘, 天文館人群的領頭羊大聲報時~ 提醒大家準備, 也差不多這個時候,雲又散得更開了一點, 刺眼的陽光斷斷續續,對對焦造成一些困擾, 有時候要加濾鏡,有時候要拿掉... 不過這是好事多磨,因為接下來的三個小時... 本世紀最壯觀,持續時間最長的全食就要發生了~~~ 雲量漸漸變少,讓拍攝條件漸漸變得穩穩定, 我把相機定在ISO100,快門在1/400到1/8000之間變動, 配合11~36之間的光圈,試著在初虧開始前抓到比較好的狀況, 由於雲的減光效果,光圈36的時候甚至也可以用1/400附近拍到"夠暗"的照片~ 而且這時候天幕的亮度變動已經不大了, 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等,還有祈禱再祈禱~ 初虧前30秒,等最後十秒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倒數!! 天文館的領頭羊又說了~ 我偷偷小聲的問一位看起來也像是leader的男生 "初虧會發生什麼事嗎?" 他也小小聲的回答 "不會發生任何事..." (這時候我覺得好像問了一個很白痴的問題)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零~~~~~~~~~~~~~~~~~~~~~~~~~~~~ 天狗來了 -- 太陽仍然部份被雲遮住,有時有陽光,有時沒陽光 大約初虧後三分鐘,我拿起日食眼鏡看看,開始缺角了, 太陽的上半部缺了一點,方向和Stellarium模擬的完全一樣~ 8:50左右 雲層已經全部變成薄霧,雖然沒有藍天,但是已經完全無法不用濾鏡拍照或觀賞, 我把濾鏡裝好,隨著食分增加,太陽的光度卻沒有稍微減少, 即使是透過濾鏡或日食眼鏡看到至少一半太陽盤面都已經被遮蔽, 地面上還是一樣的熱! 隨著陽光變強, 大家也紛紛把打好洞的紙板拿出來, 看看陽光投影到地上的白色塑膠布上會是什麼樣子? 不過,很遺憾的, 雖然眼睛得很清楚,每個投影都是缺了角的太陽, 但是因為光線還是不夠強烈,投影的亮暗反差很有限, 甚至於拍不太起來, 也許用錄影的會比較適合一點也不一定!? 人眼終究才是最好的相機啊! 完全自動對焦與測光,過亮也會開啟減光模式(瞇眼,伸手遮...) 9:10 食分已經超過60%! 領頭羊又大聲說話了~ "再過十分鐘本影錐接觸,大家可以到前面停車場看遠方天色變暗!!!" 可惜的是天氣不夠晴朗,雲的散射讓這個奇景變得不明顯,自然也沒拍到什麼 不過當我面向正東方,抬頭望向大約20度仰角, 再不斷用閉一眼睜一眼的方式看看兩側, 真的可以感覺到... 右手邊真的比左手邊暗一些~~~ 看來本影錐真的如期到來~ 本影錐接觸之後天幕真的有暗下來一些, 雖然陽光依舊,但是仍然可以感覺到氣溫有點下降, 甚至有點起風~ 而最讓人驚奇的是小鳥居然開始往樹上飛去,停在樹上, 倦鳥歸巢嗎? 回到角架旁, 重新檢查了一下電池和記憶卡,電力和容量都還夠, 看看手錶,時間已經9:25了,十分鐘之內太陽就要完全消失了~ 我把濾鏡先轉鬆一點,以免食既前30秒,預定要拆濾鏡的時候手忙腳亂~ 這時候拍到的太陽已經變成月牙了, 而且,當戴著太陽眼鏡的時候, 趁著雲絲飄過,把眼睛瞇起來的一瞬間, 居然可以看到很亮很亮的太陽也呈現月牙狀~ 我從來沒有想過,居然可以在不用人為減光的情況下, 看到被吃掉的太陽,而且是食分90%以上的太陽, 雖然形狀變了,但是依然是那麼亮~ 9:29 領頭羊說話了 "食既前五分鐘,大家準備好等一下要觀察干涉條,貝利珠和鑽石環!!!" 接著又是一陣手忙腳亂~~~ 準備好拆濾鏡, 周圍已經暗了不少了~~~ 9:33 天色真的變暗了, 太陽剩下最後一絲光線,不過依然明亮,暗下的是天幕~ 這時候我的心情已經激動連呼吸都會喘的感覺~ 再30秒就是食既, 拆掉濾鏡吧!!! 而雖然這時候已經比初虧那時候暗了些,但是其實還算是明亮, 直到鑽石環的出現~ -- 9:34 最後一絲光線化為一團小小的光暈,然後再略為變小一些, 鑽石環真的出現了~~~ 目睹這一刻的當下,我覺得眼眶濕了, 真的是很讓人覺得感動與激動的一刻~ 鑽石環持續時間不長,大約數秒鐘而已, 然後,光暈完全消失,天色也在幾秒鐘之內完全變暗, 就像深沉的黃昏, 昏暗到一些圍觀民眾拿出相機來拍的時候閃光燈此起彼落~ 配合著天色完全變暗,太陽已經完全變成了黑色, 其實這時候距離鑽石環消失,也不過才幾秒鐘的時間, 接著,沿著太陽圓盤的邊緣,一股白色的雲氣亮氣在數秒內漸漸亮起, 最後亮度差不多就像滿月那樣,但是還要再暗一些, 不知道是本來就這樣的亮度,還是因為有些雲的關係?? "日冕出來了~~~" 在大家的驚嘆之中,短短的十幾秒內,看到的景像居然可以有這麼大的變化, 造物主真是太神奇了, 像是住在火星的人,就不可能感受到全食的感覺, 也不會有圓弧形邊緣的偏食~ 情緒沸騰了,有種一口氣在胸口卡住的感覺, 而且久久不能平息~ 我試著用不同的條件去拍下黑心白霧邊的太陽, 但是因為手震的關係,曝光時間超過1/20秒的就有點晃動, 所以只好用調高感光度的方式儘量縮短曝光時間, 看看能不能拍到比較大範圍的日冕, 日冕的亮度還是很亮,在相機上仍然會偶有過曝的狀況, 好在這次全食很長, 有充足的時間讓我在享受奇景的時候,還能試著拍照, 要是去年在新疆或嘉裕關的全食,只有兩分鐘的時間, 對我這樣的超級初學者來說,要能看,又要能拍,應該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吧!!! 在拍了一些照片之後, 我停下了動作, 享受這個景象~ 這種黑是一種在經驗裡找不太到類似狀況可以比擬的黑暗, 因為,一般天黑是太陽下了山,所以整個天幕暗下, 但是全食的黑,和太陽下山的感覺又不一樣, 因為,頭頂上的日冕還是發出了光,略為灑在大地上, 並且透過少少的雲吧!? 把這些微光散出~ 形成一種均勻的黑,不同於落日時西方亮東方暗天頂漸層的樣子~~~ "星星耶~~~ 星星出來了~~~ " 抬頭一看,一顆亮星的星光穿過了薄霧的雲層,抵達我的眼睛, 經過水晶體聚焦,視網膜感光,加上大腦的判讀,我確定...那是顆星星, 而不是日食眼鏡上的雜訊或是鏡片沒擦乾淨~ 它在天頂閃爍著~ 我原本以為是水星,後來日食結束之後重新把資料拿出來看, 結果是錯的,以位置來看,它應該金星,而水星應該是在太陽的另一側才對, 而且仔細想想,太陽仰角50度,星星在天頂90度, 怎麼算都不可能是水星~ 不過,大白天看到金星,又在天頂, 真的是頭一次經驗,也可能是這輩子唯一的經驗了,除非再去看日全食... 雖然視覺震撼度不如全食,但是絕對同樣難得的~ 五分鐘又很短又很長啊~~~ 9:36 "食甚,現在是食甚!!!" 宏亮的聲音傳來,代表著日食已經進行了一半, 不過除非特別看手錶,否則不會感覺到食甚, 因為從食既到生光這段時間裡,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感覺~ 而我直視太陽卻覺得...日冕似乎有在流動??? 試圖拍大範圍日冕的嘗試失敗了, 因為直接拉長快門時間會造成過曝, 過曝也許可以用疊圖處理,將數張不同快門時間的照片疊合, 經過銳化處理就能得到像是天文館展示的那種大範圍日冕, 但是...要是手震了就沒辦法了, 也許,以後要拍長時間的東西,還是要去準備一條快門線才好~~~ 全食的這五分多鐘, 氣溫真的下降了不少,大家都可以明顯感受到涼意, 而且還真的起風了,還蠻強的風勢~ 所有關於全食的現象,之前都覺得只是傳說, 現在才知道全都是真的~~~ 在那個沒有人工照明的時代, 我想一定是會黑到變黑夜,伸手不見五指, 星星全都出現,狂風大起飛砂走石之類的吧!!! 9:39 "生光前30秒,全食要結束了" 聽到這句話,有種可惜的感覺, 這麼特別又美好的景象就要告一段落了... 我回到相機旁邊,深呼吸調整心情準備一下,希望能拍到日全食結束的畫面, 當然啦~ 就是第二次的鑽石環~ 時間倒數, 我又拍了幾張"全食的最後倩影" 然後抬起頭,視線有點離開太陽,看看周圍依然黑暗, 忽然聽到大叫 "貝里珠!!!" 我馬上把視線轉向太陽, 三顆亮白裡透紅的小小光暈,從黑色盤面上透出來, 三顆互相黏在一起成為一小串,像是連體珍珠一樣 那種顏色真的非常奇特,當然,貝里珠比日冕亮多了, 所以這三顆天上珍珠旁的日冕己經消失了, 不過,相對於貝里珠,黑色太陽圓盤的另一側日冕依然清晰可見~ 形成貝里珠和日冕共存的神奇景像, 全食開始的時候沒看到貝里珠, 原本還以為是因為天上有薄雲,大概是看不到貝里珠了, 所以當聽到大叫的時候, 我立刻抬頭,看到了那神奇的小珠串, 在心理沒準備的情況下看到,心情更是好極了~ 我馬上按下快門,想要抓住這一刻, 沒想到就這不到一秒的時間差 (從聽到叫聲到按下快門) 它就消失無蹤了... 相機捕捉到的是一顆大大的鑽戒, 而不是白裡透紅的珍珠項鍊~ 鑽石愈來愈大,亮度愈來愈亮,天幕也開始變亮, 連原本極暗的太陽盤面,也略為增亮一些,變得有點灰色~ 又過了大約一兩秒鐘, 生光後的第一道太陽光,如同初升的曙光, 從鑽石的光暉中射了出來, 就像是是點燃了什麼東西一樣, 整個暗灰的太陽盤面迅速在不到一眨眼的時間內被金色的光束吞沒, 看似完美無暇的太陽再次出現在大家眼前~ 全食結束~~~ 從抬頭看到貝里珠現身,到第一道光線從鑽石射出, 大概只有兩三秒時間, 而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天色已經從昏暗變得光明, 轉變之大之快讓人難以想像, 比起食既的變化更是快得多了~~~ "不要再用眼睛直接看太陽了~~~" 就在第一道太陽光射出的時候,耳邊傳來這樣的大叫~ 太陽恢復光亮後,我馬上拿起日食眼鏡看一下, 減光之下,太陽細得像是從側面看一片削下的彎曲竹片~
|
|
|
已記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