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附近喝喜酒,沒有去支援.......不過人潮很多,滿成功的....
幾次下來有一些心得...
1.最好大家手邊能分點名片(有會址的那張),很多民眾聽完名稱後回去就忘了,有名片看到時,會上網去查一下.
2.可以多與民眾拍照,然後告知網站有所拍照片,請參與民眾回去後可以上網查.
3.請空手幫忙的鄉親除了拍照外,可能引導一下參觀的民眾,並利用時間點一下使用儀器的禮儀與注意事項,同好鄉親都是自費義務推廣而來,儀器如有損壞,除了認"衰\"外,也不太可能找參觀的民眾賠償,到時會減低鄉親參與的意願.
4.承上述,未來在天文館辦中秋賞月或較大型活動時,人潮可能非常多,有些動線可能要安排一下,必要時可請天文館拿買票排隊用的"活動圍杆"支援,或者要上鏡看前,設一站做"勤前教育\",除講述此次觀測主題重點外,也告知觀測技巧與注意事項,聽完後再讓民眾實際上機看,這也可讓儀器的主人能減少一些負擔,只要專心把最好的畫面呈現出來即可.
5.如果將來順利立案,在經費允許下,可否提撥少部分經費,為大家保一下"意外險\",出勤做公益,人員有損傷總是不太好(不曉得那天有人重錘沒有鎖好,掉下來砸傷民眾,不知事主是否要賠...
![Tongue](//familystar.org.tw/forum/Smileys/classic/tongue.gif)
),雖然這個機率很小,另外如果還有經費,除人的部分,可以再加保產物險,限於儀器的損壞(如同車子),不過,不管是人或物的保險,可能要有經費,並且要有保險公司能承保,尤其儀器損壞的承保細節條文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具體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