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觀測入門 首頁篇 現代業餘的目視派望遠鏡 6-6
首頁篇最後一章啦,真是漫長的寫作路... 老貓這一次將反射望遠鏡做一個總完結篇,將市面上幾個代表性的反射鏡做一個概略介紹..
首先將反射鏡的原型-
牛頓鏡再做一次介紹,讓小貓們再做一次復習.
牛頓鏡是個簡單的望遠鏡光系.因是牛頓這位仁兄發明的.所以取為牛頓鏡.和折射鏡一樣,將光線集中和放大觀察.特點是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待所有光點集中在一起後.利用目鏡將反射鏡焦點放大.
牛頓鏡的主鏡為球面或拋放物面為主的非球面焦點.利用平面鏡將光線在焦點前反射90度往上為一焦點.以利觀測.這種反射鏡,特點是光軸中央是無球面像差的存在.同時光軸調整簡單!適合星野和行星放大觀測及攝影.不過若是應用在攝影上的話,因為週邊的彗像差嚴重!所以最好有一彗像修正鏡的安置.
牛頓鏡的結構:
主鏡:拋物面. 斜鏡:光學平面鏡
現有一種非常流行的
史密特牛頓鏡的複合折反射望遠鏡.
這是在史密特鏡照相機發明15年後,為了要減輕史密特相機其彎曲的像場,並將底片裝在鏡筒內不便的缺點下,所發展的另一種輕量級史密特鏡(LIGHT SCHMIDT).這種史密特牛頓鏡最大好處是可將彗像差修正(僅1/2牛頓鏡的彗像差)並取得廣角視野的像場.另一特點就是史密特鏡的像場彎曲經過球面反射鏡後,不過因為史密特修正板(C.P版)為光線透過方式.所以有色差的產生.影響到高倍行星的觀測或攝影性能...
另外要說的是,這種史密特牛頓鏡,因為修正鏡在前,反射鏡在後.所以主鏡為球面鏡所產生的像差並無修正作用.雖然彗像有作過修正.不過整個像場因為球面鏡引起像差的關係.
在星野攝影上要取得較佳的星點效果(去除球面鏡的眾多像差),可以利用消色差物鏡做為正球面像差再經凹透鏡的負球面像差的修正.取得中央附近整體像場的品質的提昇..(這種史密特牛頓鏡的星野品質是介於使密特相機和牛頓鏡之間).
史密特牛頓鏡結構:
C.P修正板:非球面
主鏡:球面
*.建議多加球面像場修正透鏡(正負球面透鏡組)
馬斯托夫牛頓鏡:這種修正板的牛頓鏡可說是中央像場最佳的牛頓鏡.是在1943年,前蘇聯的D.D.馬斯托夫先生所提出的新光系.中央和周邊像場極佳.適合高倍觀測攝影.週邊像場彗像極低.不過這種大口徑的球面鏡會有一個粉大的問題,其焦點分佈也為球面曲面分佈(即像場彎曲).同時本身的重量和色差.馬斯拖夫的修正板為球面,和主鏡的球面曲度是同一個球面中央點.因距離此點中央點遠近不同,所以曲度會有所變化.經過一連串的計算和經驗得知.此球面修正鏡(多為BK7)的厚度要控制在口徑的1/10就可以達到最佳球面像差和色差的平衡.
在焦比上,因低焦比的曲率會導至色差劣化.所以馬牛鏡有不得低於焦比F3的限制.最好在F6以上才會有因低色差較高品質的像場.其實馬牛鏡也有消色差的設計.但是僅限於大口徑的設計.小口徑的馬牛鏡製作容易,但都是長焦比為多...
馬斯托夫牛頓鏡結構:
修正板:球面
主鏡:球面
現代市面幾款經典鏡:
1.
高橋製作所 Mewlon 210卡式改良反射鏡:
例如業餘目視資深貓們最愛的 21公分口徑.D=210mm F=2415mm 鏡筒長 700mm 鏡筒重量 8kg! 這類卡氏鏡是長焦比(F/11.5).採用主鏡是F/3焦比的非球面的橢圓面鏡,二次鏡是放大約4倍的凸球面鏡.高橋設計此竟時是採用 非修正鏡(no corrector lens)-改良型 多-可漢 Dall-Kirkham 光系. D-K反射鏡發展已近60年,老貓會說到此鏡是目視行星派最喜歡的反射鏡.主要是可由業餘老手自行研磨製作,其特性視野並不寬(可用投影約在30mm以內).但中央視野的球面差卻極低(主要也因焦比長.所以可以用於高倍率放大觀測行星),不過周邊的彗像差和像場彎曲卻不低! 所以用於行星觀測是最理想的天文望遠鏡! 若不採用廣視角的修正鏡去處理,它不失為一款物美價廉的好反射鏡.
不過近期有許多廠商將它發展為修正鏡型(Corrected Dall-Kirkham),將此鏡最大的缺點-周邊彗像降低及像場平坦化! 如此改善後,如高橋將mewlon鏡的CR化將可用視角括展到30mm到40mm左右(產品 減焦鏡CR0.73X.這個減焦鏡最大特點是大幅降低彗像差!),歐美也有粉多廠商推出類似產品來對抗RC鏡.
幾年前,老貓也有機會利用mewlon 210 觀測土星,曾用500倍直逼此鏡最高性能.在500倍下,Dall-Kirkham發揮了中央極低的球面像差優點,竟看得到土星表面特徵反差!同時顏色還是非常漂亮(無失真!).此鏡看雙星解析也非常適合!
Dall- Kirkham 卡氏鏡結構:
主鏡:橢圓面鏡
二次鏡:球面鏡
修正鏡:
2.
VIXEN VMC200L這是日本VIXEN在2000年以後推出相當具代表性的高性能反射鏡之一. 它的光系是的卡氏改良設計.稱為VIXEN 典型馬卡光系(VMC=Vixen original Maksutov Cassegrain).不過是屬修正鏡版本( Corrected Catadiptiric Optic ),它又粉類似SCT(Schmidt Cassegrain Telescope)的型態.VMC主要特點是主鏡和二次鏡都屬球面鏡.
不過二次鏡因有裝置一個修正鏡(近80mm口徑),所以二次鏡的遮敝率直逼40%. VMC 200L的口徑200mm.焦距為1950mm(F/9.7).主鏡和二次鏡都是球面鏡的情況下,那就是會產生嚴重的球面像差! 不過VIXEN在二次鏡後面緊接一個半月型的球面修正透鏡,這個修正凹透鏡將球面像差反轉.這表示在球面像差圖中可以看到所有的色光在入射角低( 接近鏡面中央)的像差為0,隨著入射角越高,其像差曲線反轉為極為接近0的負球面像差. 這代表VMC有不錯的星場品質,特別在中央視野.
能保持這樣的特質,也代表VIXEN的主二次鏡的精度達到相當高的層次,另外VIXEN將反射鏡座的固定也特別安裝一個環狀固定座.將反射鏡面對不同的觀測角度時,能將鏡面內應力的變化降到最低.這樣對於星點的繞射影響也壓制到一個程度.對於低倍率行星的觀測品質(十字光芒變淡)有相當的幫助! 在高倍率下的行星觀測,行星的影像在目視下會有穩定的特徵表現.若在CCD錄影下,其對比的影像頻率(MTF)對於Registax軟體重疊有相當的優質影像表現!
VMC 卡氏鏡結構:
主鏡:高精度球面鏡
二次鏡:球面
修正鏡:有
3.
VIXEN VMC260L
VIXEN在推出200L以後,又再推出大口徑的26公分產品.VIXEN將VMC260在修正鏡部份做了一個粉大的改良.也就是不採用半月型的凹透鏡,而是採用二群二枚的修正鏡,這讓VMC 260L的焦距延長了一些到3000mm.讓焦比為F/11.5.不過這樣的設計將VMC200L的遮敝率由近40%降到33%.VMC260L在高倍率觀測的品質,讓MTF更高(高倍率下,行星目視觀測的反差極佳),同時有了新的修正鏡裝置,VMC260L在球面像差和色差間做了相當完全的修正.
所以VIXEN又幫VMC260L設計了一個平坦化減焦鏡,讓焦比降到F/7.15. 這讓VMC 260L可以進行深空的星野攝影或星系間的超新星搜索...
VMC 卡氏鏡結構:
主鏡:高精度球面鏡
二次鏡:球面
修正鏡:有
4.
VIXEN VC200L
VIXEN在推出VMC200L以外,也同時推出高階星野鏡-VC200L,此光系也是修正鏡卡式鏡一種,不過不同的是主鏡採用VISAC(Vixen Sixth-Order Aspheric Cassegrain)高次橢圓非球面.二次鏡是採用球面鏡. 主鏡在研磨後,再用數位化的鍍膜控制厚度技術將主鏡鍍成高次修正的非球面鏡.在目鏡焦點前面再安置一個3群3枚的修正鏡組.
粉好玩的是,小貓們會說這不和高橋的mewlon210鏡一樣嗎? 沒錯的,它和Dall- Kirkham 光系極為類似!(VIXEN並非公佈主鏡非球面資料).不過老貓認為它是屬於Corrected Dall-Kirkham. 所以VIXEN在推廣VC-200L鏡時,主要是強力將VISAC 六次非球面技術運用在主鏡上,還有它是修正鏡的光系.這讓球面像差有5次修正.同時其它如彗像差和像場彎曲等都非常優異(像差曲線接近中央0位置).
VIXEN也設計了一款減焦鏡,讓VC-200L的焦比由F/9降到F/6.5. 不過這款減焦鏡雖增亮了望遠鏡,但也稍降低了其像場品質...
另外老貓也要說的是,雖然其遮敝率不小.約在42.5%(MTF下降).但主鏡在高次非球面修正下,在高倍率觀測行星的性能要求還是可以達到的!
不過這類的反射鏡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有壽命期限.因為VC,VMC都是來自鍍膜取得理想的曲面.但一到氧化後,這種反射鏡完全沒有辦法自行DIY或工廠處理.一定要送回VIXEN重新鍍膜.
*.
高次非球面修正的小秘密(豆知識 參考用):
老貓曾經有說到高次非球面像差修正...什模是高次像差修正ㄋ?簡單地說,我們利用球面鏡來說明.球面的曲率為球面半徑R.一個光束在球面鏡反射到一個焦點.我們先看一個關係...那就是這個光束到達球面鏡表面反射的點和中央法線的高度為H.那利用反射原理可以算出這個H高度
H高度=球面曲率半徑Rxsin(入射角度) .它可以和焦距f關係互為 =fxsin2(入射角度)
在靠近中央法線時,高度趨近於0,所以高度H=曲率半徑Rx(入射角度). 最後導為 F=R/2(焦距=曲率半徑的1/2).
好!在非球面鏡上各光束反射時,每個光束對中央法線的角度關係在理想上應該是 sin 入射角=入射角,我們利用正弦sin 對入射角展開為=sin(入射角)=入射角- (入射角)三次方/6+(入射角)五次方/120 - (入射角)七次方/5040+(入射角)九次方/362880-...相對於.我們微分以1,3,5,7,9次方去展開最後趨於0.才會得到sin入射角=入射角的理想結果
以上的入射角微分,利用1,3,5,7,9等次方展開,我們在像差修正計算上為3次以上次方展開來計算高次方的像差.事實上,利用3次方像差去接近0,就滿足一般的像差修正.若到5次方就是高次方修正了...
在實際的設計上,我們主要是平面成像的像差修正.這就要看入射角的高度,像場的視角半徑,光軸的x,y軸像像差.這些球面像差大小大約和入射角的三次方關係!
所以在5次方像差修正上,在分析各種像差時,就要單獨去分析如"球面像差"就是a1h3次方+a2h5次方."彗像差"=b1h2(像面彎曲)+b2h4次方(像面彎曲).這關係式中的a1,a2,b1,b2在不同光學系統有其不同數值含義.大型RC鏡的像差修正在主鏡,副鏡的雙曲線修正上,因考慮到大口徑的內應力因重力產生的變化.曲率都是7次方高次修正.這也代表這類反射鏡的精度都在1/20波長以上...
但在現有商業販賣的產品中,能作到7次以上高次的像差修正是非常困難稀少.價格也都是天價...
5.
VIXEN R200SS :老貓最後特別把R200SS提出來,讓小貓們了解一下這部牛頓反射鏡...
VIXEN R200SS是VIXEN在1993年推出後,非常暢消的大口徑高亮度攝星和目視兩用鏡.因為它的焦比為F/4.主鏡是高精度的非球面拋物面鏡.因為主鏡厚度僅有19mm.所以主鏡重量約為5.3公斤左右.可用於一般的中小型赤道儀,如GP-D赤道儀等...
口徑大短焦比下,其斜鏡就要非常大.其斜鏡短徑達70mm. 不過兩反射鏡都是青玻璃鏡材( 含鐵故斷面為淡綠色). VIXEN在製作R200SS,是先研磨為球面後,再利用數位鍍膜技術作成高精度的拋物面.這和上面所說的VMC,VC鍍膜方式都大同小異! VIXEN在其反射鏡改為攝星鏡的最大敵人-彗像差消除也非常用心(降低成本).
利用兩群兩枚彗像修正鏡將投影直徑的星點品質大幅提昇.因球面像差在中央視野非常低.所以可用於目視高倍觀測.不過R200SS最大的問題在於斜鏡架過於厚實.所以對於亮星的繞射光芒較為明顯.實際上,R200SS的投影直徑相當大(約直徑有50mm. 短焦比的特點),就算是全幅相機,不過周邊星點修正相當不錯!週邊減光粉小!
所以若在溫度和環境理想下,光軸正確的條件下,老貓極推薦這款物美價廉的R200SS用於(H-II 氫離子)窄頻的星野廣角攝影.
反射鏡面的光測定:在老貓以前看天文指南雜誌時,都會看到一些外來語日文Ronchi test(
?)).這是一般業餘貓們最常使用的望遠鏡光學精度測試方法...這是什麼東西?
要了解它,先對光的特性-干涉做一個初步的了解...
說起光的干涉,光這個東西粉奇怪,在波動學說來說(就是講光是一種波動,另一種學說是說光是一種粒子,因而有所謂的光電效用的應用),光和水一樣會有波動,當手無聊在水面上碰動時,水會產生波動.如果有兩個無聊男同時拍打水面,就會在水面產生兩個漣漪,當兩個波面相遇後就產生干涉啦 ...好像 ...粉無聊的說法...
光也是一樣,但光的干涉比較"龜毛"一點,要有光的穩定干涉就必需有穩定的純光光源(意思就是說比較看得清楚啦).這純光可以是氦氖雷射光源或單色光光源照射的話比較看得清楚...
光的干涉會因兩個光的特性相同,在波面上的波峰和波谷相會產生黑暗紋.鋒相重疊則產生亮紋.若是一普通光源會因相位(色光不同,波長不同,相位並不同在一個固定位置)不一致互相干擾,產生模糊不清,以致干涉紋就看不清啦...所以使用純光在相位相同的雷射光或單光時在看干涉時就會黑白分明.干涉紋的測定是利用兩個光路的光路差產生的明暗條紋.如兩光路差為kx單光波長,產生亮紋.則(k+1/2單光波長)產生暗紋.
現以反射鏡的干涉,在此就不再講干涉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干涉Coherence,MutualCoherence等的分別...我們直接講望遠鏡的干涉檢驗,在測定望遠鏡(反射,折射曲率)的曲率精確,正統的光學廠測定反射鏡是利用Michelson麥克森干涉計和雷射光源去測定反射鏡的干涉紋.
簡單地說就是利用一塊光學平面玻璃TF(Transmission Flat口徑略等於待測的反射鏡口徑),還要一塊標準球面透鏡TS(Transmission Sphere),和一個利用雷射光源組成的人工點光源(面光源效果不佳.雷射光是最佳的點光源).最後就是會產生的半透射和半反射倆個光路的半透光稜鏡,這個稜鏡是兩塊三稜鏡組成的.當雷射光射入這個稜鏡時會產生一半雷射光透射,另一半反射.
反射雷射光路再射向待測透鏡或反射(折射)鏡,再射到標準平面鏡,最後再反射回稜鏡,此時會透過稜鏡到達觀測者的位置.因透射和反射的兩個雷射光路相遇而產生互相干涉.
所以觀測者可以在稜鏡後面看到待測鏡的干涉紋.若是反射鏡或折射鏡的精度達到完美,干涉紋在平面鏡產生的像場不會變.也就是說,平面鏡的平直條紋不會因待測鏡引起條紋變形失真.但若是待測的反射鏡或折射鏡曲度誤差太大,則條紋會變形!(在牛頓環中,我們利用兩塊平面透鏡壓在一起,因為中央有空氣介質,在單光色光照射下,兩塊平面鏡上面就會看到完美的環狀干涉紋路,若是搬開"一點點"兩塊密合的平面鏡,就會因空氣厚度不一產生直條的干涉紋路啦)
這個干涉儀需要一大塊標準平面鏡和標準球面透鏡.這個標準球面透鏡在性能上必需有基準凸球面和同軸心的凹球面.凹球面這一面必需鍍上一層防反射的coating.這種干涉計可以測定折射物鏡,反射鏡和卡氏鏡光系等...
測定反射鏡的波長精度也可以利用干涉紋去測量.一般我們是利用黑條紋中心位置和鏡面邊緣的條紋產生的彎曲程度去測精度.公式是b/a x 波長/2 ( b=干涉黑紋的中央和邊緣彎曲的距離.a=黑條紋和白條紋的長度.波長為光源波長).
在業餘的干涉紋檢查是在較暗房內.利用一塊標準光學平面.一般的抬燈當光源.利用厚紙板穿一個小洞(大小約幾mm)當點光源.這個光源會在一塊呈45度斜度半透明玻璃上透射到待測鏡和平面鏡,再反射回到此斜鏡,最後透射到後面觀測點(眼睛或ccd或相機).在斜鏡和觀測位置中央,再準備一 片光柵底片.這個光柵底片為每mm幾條可透光的柵欄.若是光柵不多的話,其產生的干涉條紋不密,就看不太出鏡面的彎曲條紋.
所以光柵要有適當的柵欄數目,這樣測量感度才會高些 ..觀測者就透過光柵看到平面鏡和待測鏡的干涉條紋.這些測定後產生的條紋如何去判斷鏡面的精度.除了測量干涉條紋的距離外,還可以觀察干涉紋的彎曲情況,如內外彎則表示曲面過度或修正不足.如果是用一般光源(白光).還可以看出色差情況(折射鏡)...消色差和APO的色差情況就粉明顯不同...
*光學廠在測定鏡面誤差時會利用不同色光(黃,綠,藍,紅等)去測定個色光的球面像差精度.這也是一種望遠鏡的性能表現測定.
*在日本雜誌天文指南上看到有產品販賣.標準平面鏡精度為1/8波長.口徑75-250mm可供選擇.光柵底片規格是200條/吋.半透鏡斜鏡是利用太陽觀測稜鏡,內置防雜光管路.光源透過太陽稜鏡目鏡座方向進入.價格約在1萬-8萬台幣之間..
*.老貓粉久以前有做過.就是在暗房內,放置一塊待測的反射鏡.在反射鏡前面的焦點中央偏左位置放一個紅光雷射(氦氖).此雷射光會打到反射鏡再反射成一個焦點(偏右).在佛科試鏡法中,就在偏右這個位置一片刀片,眼睛在刀片後觀看鏡面陰影.但干涉法則利用一個光柵放在刀片位置前面一點.再投影到白紙上,就可以看到此時會因反射鏡的誤差產生稍彎曲的干涉紋. 老貓在次告訴小貓們,如果我們看到了這彎曲的干涉紋.依經驗法則來看精度,就量黑白間的間隔距離(一個波長的長度),如10mm.彎曲間距則是取彎曲的中央位置到邊緣的位置間的距離.如2mm.簡單的算法就是2/10=0.2=1/5 (波長).這樣的大略可知其鏡面精度的數據...
以目視派反射鏡的精度要球,並不像攝影派的反射鏡來得高.但這有一個要求表: 不同的焦比有不同的精度要求.
F/5 目視派精度要求 鏡面精度=1/10波長
F/7.5 目視派精度要求 鏡面精度=1/7.5波長
F/10 目視派精度要求 鏡面精度=1/5波長
F/15 目視派精度要求 鏡面精度=1/3.75波長
F/20 目視派精度要求 鏡面精度=1/2.5波長
*.攝影派的要求則是兩倍精度於目視派鏡面精度.
說完了小貓們要了解的知識後,就再介紹一下現代職業天文觀測貓們所使用的大望遠鏡...
現代大口徑反射鏡的技術: 最近有許多的大望遠鏡紛紛建立,老貓就稍為講一些這些望遠鏡的一些狀況.在二次大戰後,大望遠鏡應該屬美國巴羅馬山的5公尺反射鏡.但在70年代以後,對於大望遠鏡的圓頂內的一些亂流現象也越來越注重.一般的圓頂不論是室內還是開天窗的溫差引起的對流會影響到大氣擾動.所以使用大尺度大望遠鏡可以降低這些擾動影響,因為大的空間可以減緩這些空氣的擾動,室溫溫度變化也會較為恆定.不過在80年中期,某些大型望遠鏡和圓頂卻走向相反路線,就是將望遠鏡偷輕,望遠鏡室變小.
新的理論是說,如此在打開天窗後,可以更快速達到室內外溫差恆定.智利的ESO(歐洲南方天文台)就是採用新的理論.ESO新的3.5公尺反射鏡.採用新的經緯儀兩軸同步修正追蹤恆星技術.因採用偷輕結構.許多內置裝置都外露在外,如最新的反射鏡主動傾斜補正陣列(油壓電動伺服器陣列分佈,以螺旋分佈在主鏡底部和週邊.在主動技術上,在自調性鏡面技術上更是第一次使用在二次鏡及三次鏡利用恆星擾動分析即時對應鏡面曲面補正,以修正大氣的擾動引起的波前變形.這就是主動光學Active optics和Adative optics自調性光學兩個技術的共同作用.
亞力桑納大學在大口徑的研製上更是應用在8公尺大望遠鏡.這個新的技術是在反射鏡加熱成型的粗胚上,以旋轉方式冷卻成形後的主鏡.這會造成鏡面在高熱的融解液狀態時,因旋轉慢慢形成拋物面.同時在澆鑄鏡面時,是澆入到蜂狀結構的模型中.如此就造成主鏡背部成大部份中空的狀態.在鏡面重量上不但可以大量減輕.同時空氣會在主鏡背面空間流動,如此溫差恆定快速也降低鏡面觀測時空氣擾動的干擾...
另外的亞力桑納州的MMT,就是使用6塊組成一大塊等效口徑的調整技術.使得這座MMT有6倍的集光力和解析能力.這在以前無矩陣伺服同步技術和高速電腦時是做不到的.歐洲發展出的VLT超大望遠鏡是最新一代的代表.它被安裝在置利2600公尺的高山上,計劃中為4部同口徑(8公尺)共同集中為一個光束.還有美國的亞力桑納的最新干涉方式,將兩部8公尺的反射鏡提昇到23公尺的高分解力...
圖一二: mewlon 210反射鏡 橢圓主鏡和結構圖特寫 注意主鏡中央孔徑長長的遮光筒.
圖三: VIXEN VMC和VC兩鏡筒 遮敝率都不小! VMC鏡筒比VC短.